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订阅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etroGB 50157-2013主编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地铁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57-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2024-12-7 09:01
1 总则
1.0.1 为使地铁工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采用常规电机驱动列车的钢轮钢轨地铁新建工程的设计。 1.0.3 地铁应布设在城市客运量大的主要客运通道上。 1.0.4 地铁工程设计,应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并应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 1.0
2024-12-7 09:01
2 术语
2.0.1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2.0.2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ed lifetime 在一般维护条件下,保证工程正常使用的最低时限。 2.0.3 主体结构 main
2024-12-7 09:01
3 运营组织
3.1 一般规定 3.2 运营规模 3.3 运营模式 3.4 运营配线 3.5 运营管理
2024-12-7 09:01
3.1 一般规定
3.1.1 地铁运营组织设计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预测客流量和乘客出行需求,形成系统的运营概念,明确运营需求,确定系统的运营规模、运营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 3.1.2 地铁线路的客流预测,应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基础,结合各条线路的建设时序和沿线城市发展状况,预测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客流数据,并应进行客流变化风险分析。 3.1.3 地铁运营规模应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
2024-12-7 09:01
3.2 运营规模
3.2.1 地铁设计运输能力应在分析预测客流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沿线规划性质和乘客出行特征、客流断面分布特征、客流变化风险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并应满足相应设计年限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要。 3.2.2 系统设计能力应满足相应年限设计运输能力的需要,系统设计远期最大能力应满足行车密度不小于30对/h的要求。 3.2.3 地铁新线车辆配属数量应根据运能与运量的匹配要求,以及检修车辆和备用车辆的数
2024-12-7 09:01
3.3 运营模式
3.3.1 地铁在正线上应采用双线、右侧行车制。南北向线路应以由南向北为上行方向,由北向南为下行方向;东西向线路应以由西向东为上行方向,由东向西为下行方向;环形线路应以列车在外侧轨道线的运行方向为上行方向,内侧轨道线的运行方向应为下行。 3.3.2 地铁列车必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3.3.3 地铁列车除无人驾驶模式外,应至少配置一名司机驾驶或监控列车运行。 3.3.4 在客流断面变化较大
2024-12-7 09:01
3.4 运营配线
3.4.1 线路的终点站或区段折返站应设置折返线或折返渡线。 3.4.2 当两个具备临时停车条件的车站相距过远时,应根据运营需求和工程条件设置停车线。 3.4.3 在线路与其他正线或支线共线运行的接轨站,配线宜设置进站共轨运行方向的平行进路。 3.4.4 两条线路之间的联络线应结合车站配线或渡线,与线路的上、下行正线连通。 3.4.5 列车从支线或车辆基地出入线进入正线前应具备一度停车条件,经过核
2024-12-7 09:01
3.5 运营管理
3.5.1 运营管理机构的设置,应结合地铁网络运营管理功能要求,满足线路运营管理任务的需要,并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人员安排和组织机构设置,实现系统的安全、高效、节能运营。 3.5.2 运营管理资源应根据线网规划和各线条件合理配置,并应满足运营管理和维修保障的资源共享要求。 3.5.3 地铁设备、设施的标识系统应根据现场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物资管理的需要建立,地铁运营管理系统应满足对设备设
2024-12-7 09:01
4 车辆
4.1 一般规定 4.2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4.3 车体 4.4 转向架 4.5 电气系统 4.6 制动系统 4.7 安全与应急设施
2024-12-7 09:01
4.1 一般规定
4.1.1 地铁车辆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28的有关规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和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 14894的有关规定。4.1.2 车辆应确保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对人员和车辆救助的条件。4.1.3 车辆及其内部设施应使用不燃材
2024-12-7 09:01
4.2 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4.2.1 车辆型式应按下列规定分类: 1 动车可细分为带司机室动车(Mc)、无司机室动车(M); 2 拖车可细分为带司机室拖车(Tc)、无司机室拖车(T)。4.2.2 列车编组可由不同型式的车辆根据客流预测、设计运输能力、线路条件、环境条件及运营组织等要素确定。4.2.3 列车的动拖比应根据起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平均速度、旅行速度、故障运行能力、维修费、耗电量、车辆的购置费
2024-12-7 09:01
4.3 车体
4.3.1 车体应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和整体承载结构。在使用期限内承受正常载荷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损伤,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满足修理和纠正脱轨的要求。在最大垂直载荷作用下,车体静挠度不应超过两转向架支承点之间距离的1‰。4.3.2 用户和制造商在合同中无规定时,车体的试验用纵向静载荷可采用下列数值: 1 A型车不低于0.8MN; 2 B型车不低于0.49MN。
2024-12-7 09:01
4.4 转向架
4.4.1 车辆宜采用无摇枕两系悬挂两轴转向架。 4.4.2 转向架性能、主要尺寸应与车体、线路相互匹配,并应保证其相关部件在允许磨耗限度内,能确保列车以最高允许速度安全平稳运行。即使在悬挂或减振系统损坏时,也应能确保车辆在线路上安全地运行到终点。 4.4.3 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T 5599的有关规定。 4.4.4 车轮采用整体碾钢
2024-12-7 09:01
4.5 电气系统
4.5.1 电传动系统宜采用变频调压的交流传动系统;牵引电机宜采用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的方式。 4.5.2 电(气)传动系统应具有牵引和再生制动的基本功能。 4.5.3 电力变流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GB/T 25122.1的有关规定,牵引电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 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 25123.2
2024-12-7 09:01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0 , Processed in 0.24764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