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订阅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21.4 硬件设备配置
21.4.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应选择具备高可靠性、容错性、可维护性的工业级控制设备;事故通风与排烟系统设备的监控应采取冗余措施。 21.4.2 中央级硬件设备应按下列要求配置: 1 应配置两台操作工作站,并列运行或采用冗余热备技术; 2 可配置一台维护工作站,应能监视全线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3 可配置两台冗余服务器; 4 应至少配置一台事件信息打印机
2024-12-7 08:57
21.5 软件基本要求
21.5.1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软件系统应在成熟、可靠、开放的监控系统软件平台的基础上,按运营需求开发应用软件。 21.5.2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通用的开放性接口。 21.5.3 系统软件应符合当前计算机软件、通信、自动化等技术发展趋势。 21.5.4 数据组织和展现方式应满足地铁系统监控的特点,应采用面向对象(设备)的大容量分布式实时数据库,数据应采用层次化模型结构。 21.5.5 数据流的控
2024-12-7 08:57
21.6 系统网络结构与功能
21.6.1 网络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央级与车站级之间的传输网络可由通信传输系统提供,或独立组建工业以太网; 2 应满足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的实时性要求; 3 应具备减少故障波及面,单点故障不应影响网络正常通信的功能; 4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21.6.2 系统网络应建立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应具备可用性、完整性和保
2024-12-7 08:57
21.7 布线及接地
21.7.1 地下车站及区间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采用的电缆应符合本规范第15.4.1条的规定。 21.7.2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管线布置应具有安全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21.7.3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220/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2024-12-7 08:57
22 乘客信息系统
22.1 一般规定 22.2 系统功能 22.3 系统构成及设备配置 22.4 系统接口 22.5 供电与接地 22.6 布线
2024-12-7 08:57
22.1 一般规定
22.1.1 地铁应设置乘客信息系统(PIS),并应保证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22.1.2 乘客信息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简洁实用。 22.1.3 乘客信息系统应具有完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应通过系统外部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及将获得的数据经系统处理后,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 22.1.4 乘客信息系统终端显示设备宜采用平板显示器、多媒
2024-12-7 08:57
22.2 系统功能
22.2.1 乘客信息系统宜具有乘客被动式多媒体导乘信息获取和主动式多媒体咨询、查询的服务功能。 22.2.2 乘客信息系统应具备全数字传输功能,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宜采用全数字的方式。 22.2.3 乘客信息系统应支持文字、图片、视频信息等媒体格式。 22.2.4 乘客信息系统对于预制信息应具备根据节目列表定时自动播出功能;对于来自外部接口直播的视频信息,应具备自动延时缓存播出的功能。 22.2
2024-12-7 08:57
22.3 系统构成及设备配置
22.3.1 乘客信息系统宜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车载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广告管理子系统等子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控制功能宜分为信息源、中心播出控制层、车站/车载播出控制层和车站/车载播出设备等层次。 22.3.2 中心子系统宜配备中心服务器、视频流服务器、咨讯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网管工作站、播出控制工作站、音视频切换矩阵、视频编码器/解码器、播出版式预览装置等设备。 22.3.3 车站子
2024-12-7 08:57
22.4 系统接口
22.4.1 乘客信息系统宜设置与时钟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地铁内部专业接口,并宜设置与数字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等外部信息源接口。 22.4.2 乘客信息系统与时钟系统接口,接收时钟信息用于本系统的时钟应同步,并应在终端显示设备上为乘客提供标准时间信息。时间信息显示方式可为数字式或模拟指针式。 22.4.3 乘客信息系统与信号系统接口,应具备接收ATS或综合监控系统信息提供列车到站时间
2024-12-7 08:57
22.5 供电与接地
22.5.1 乘客信息系统负荷等级宜为二级负荷。 22.5.2 乘客信息系统应采用综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条文说明22.5.1 根据各城市PIS功能定位,如PIS参与消防联动时,负荷等级应为一级负荷并配置UPS电源,后备时间为1h。22.5.2 根据各城市地铁建设的经验,目前普遍采用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因此,本条明确规定乘客信息系统应采用综合接地,其接地电阻以小于1欧姆为宜。
2024-12-7 08:57
22.6 布线
22.6.1 乘客信息系统的数据线与电源线不应共用电缆,并不应敷设在同一根金属套管内。 22.6.2 乘客信息系统布线应计及对周围环境电磁干扰的影响。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应保持系统中屏蔽层的连续性,其电缆屏蔽层宜采用一点接地。 22.6.3 数据线应采用无卤、低烟的阻燃屏蔽电缆。条文说明22.6.1 本条规定是为避免数据线与电源线相互间干扰,产生误差或失效。22.6.3 考虑电磁干扰对PIS的影响
2024-12-7 08:57
23 门禁
23.1 一般规定 23.2 安全等级和监控对象 23.3 系统构成 23.4 系统功能 23.5 设备安装要求 23.6 系统接口
2024-12-7 08:57
23.1 一般规定
23.1.1 地铁涉及安全的重要设施的通道门、系统和设备用房门及管理用房门应设门禁。 23.1.2 门禁系统应具有出入口监控和安全管理等功能,也可根据运营管理的需要设置其他功能。 23.1.3 门禁系统构成、设备配置和布置,应与运营管理模式相适应。 23.1.4 线网内门禁系统宜实现统一授权管理,并应遵循统一的系统标准。 23.1.5 门禁系统应按集中管理、分级控制的方式设计。应统一管理合法持卡人
2024-12-7 08:57
23.2 安全等级和监控对象
23.2.1 系统设计应明确监控管理的对象和安全等级。 23.2.2 各安全等级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应设双向读卡器,进门侧应设密码键盘或其他识别装置,并应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监控; 2 二级应设双向读卡器,进门侧应设密码键盘或其他识别装置; 3 三级应设双向读卡器或设单向读卡器,进门侧应设密码键盘或其他识别装置; 4 四级应设单向读卡器; 23.2.3
2024-12-7 08:57
23.3 系统构成
23.3.1 门禁系统宜由线网中央级系统、线路中央级系统、车站级系统、现场级系统和终端设备、传输网络和电源及门禁卡等组成。 23.3.2 线网中央级系统宜由服务器、监控管理工作站、授权工作站、授权读卡器、打印机、局域网设备及不间断电源等组成。 23.3.3 线路中央级系统宜由服务器、监控管理工作站、授权工作站、授权读卡器、打印机、局域网设备及不间断电源等组成。 23.3.4 车站级系统宜由车站工作
2024-12-7 08:5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2 , Processed in 0.10371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