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订阅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24 建筑电气节能
24.1 一般规定 24.2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24.3 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24.4 动力装置的节能设计 24.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24.6 其他
2024-12-6 17:12
24.1 一般规定
24.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24.1.2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设备配置、控制与管理,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24.1.3 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规定的电气产品和节能型电气产品。24.1.4 本标准采用变压器容量指标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一项指标,建筑电气的设计宜符合表24.1.4 中变压器容量指标
2024-12-6 17:12
24.2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24.2.1 供配电系统应满足使用功能和系统可靠性要求,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节能的供配电系统。24.2.2 变电所宜设在负荷中心或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处,缩短供电半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电气设计应合理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减少变压级数,用户用电负荷容量大于250kW 时,宜采用高压供电。 2 负荷中心应按下式计算:式中:(xb,yb,zb )——负
2024-12-6 17:12
24.3 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24.3.1 建筑照明应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器材。24.3.2 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体育建筑中的场地照明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54 目标值的规定。24.3.3 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民用建筑不应选用白炽灯和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一般照明的场所不应选用荧光高压汞灯;
2024-12-6 17:12
24.4 动力装置的节能设计
24.4.1 应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电压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机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8613 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宜采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电动机; 2 额定功率大于200kW 的电动机宜采用高压电动机; 3 恒负荷连续运行,功率在250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宜采用同步电动机; 4 除特殊要求外,不宜采用直流
2024-12-6 17:12
24.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24.5.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分布式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利用控制和信息集成技术。24.5.2 当冷热源、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负荷变化较大或调节阀(风门)阻力损失较大时,各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24.5.3 冷源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 当根据冷量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运行台数时,水泵及冷却塔风机宜采用调速控制; 2
2024-12-6 17:12
24.6 其他
24.6.1 选用交流接触器的吸持功率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18 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宜采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接触器。24.6.2 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宜采用定时控制。条文说明24.6.1《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等级分为3个级别,1级的吸持功率最低,2级为节能评价值,3级是能效限定值,其中3级是
2024-12-6 17:12
25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25.1 一般规定 25.2 光伏发电系统 25.3 导光设备 25.4 能效监管系统
2024-12-6 17:12
25.1 一般规定
25. 1. 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建筑电气绿色设计。25. 1. 2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评价等级划分要求,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确定设计方案。25. 1. 3 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 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的有关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2024-12-6 17:12
25.2 光伏发电系统
25.2.1 本节可适用于通过220V/380V 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民用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25.2.2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综合日照条件、建筑条件,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及便于安装、清洁、维护的要求。25.2.3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力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发电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Ep——年发电量(kWh/a);
2024-12-6 17:12
25.3 导光设备
25.3.1 应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条件、建筑物自身的特点、照明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选择导光设备。25.3.2 在人员工作或停留的地下房间或场所,无天然采光时宜设置导光设备。25.3.3 采用导光设备的区域,应同时采用人工照明及其控制措施。25.3.4 导光设备适用于一般照明,不得作为应急照明使用。25.3.5 导光设备的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确定: 1 应满足建
2024-12-6 17:12
25.4 能效监管系统
25.4.1 能效监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能耗类别和用能设备特点进行设计。25.4.2 建筑的分类和分项能耗数据监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285的有关规定。25.4.3 现场能耗数据采集宜利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既有功能,实现数据共享。25.4.4 能效监管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建筑用能系统的既有功能,不应降低系统技术指标。25.4.
2024-12-6 17:12
26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26.1 一般规定 26.2 园区综合管道 26.3 园区配线设施 26.4 建筑物引入管 26.5 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26.6 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2024-12-6 17:12
26.1 一般规定
26. 1. 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内、外弱电线路布线系统的管道、桥架、导管、线缆敷设和配线设施的设计。26. 1. 2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包括用地红线内园区综合管道、园区配线设施、建筑物引入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和建筑物内配线设施。26. 1. 3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应避免因电磁场、环境温度、外部热源等因素对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传输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线缆自重和建筑物变
2024-12-6 17:12
26.2 园区综合管道
26.2.1 园区内弱电布线系统线缆应首选地下综合管道方式敷设,当遇有特殊敷设要求的场地,可选用地下专用电缆沟等方式敷设。地下综合管道应包括通信专用管道和其他弱电布线系统管道。26.2.2 地下综合管道路由设计应与其他设施的地下管线整体设计相结合,与园区内建筑、道路、桥梁、专用电缆沟等土建设施同步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开有电蚀、化学腐蚀和强烈震动的地段; 2 应避开已有在建
2024-12-6 17:1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5-29 10:24 , Processed in 0.108953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