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订阅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20.2 信息接入系统
20.2.1 信息接入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便于宽带业务接入。20.2.2 信息接入系统可分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20.2.3 有线接入网应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无线接入网宜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方式。20.2.4 有线接入网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时,应将配线光缆接入至用户接入点处的光纤配线设备上。用户接入点应能对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进行互连和配线管理,并可在用户接入点处设置光分路器。20.2
2024-12-6 17:13
20.3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20.3.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可按业务使用需求分为用户电话交换机系统、调度交换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20.3.2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在民用建筑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宜由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 2 用户电话交换机可分为用户交换机(PBX)、ISDN用户交换机(ISPBX)、IP用户交换机(IPPBX)、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等;
2024-12-6 17:13
20.4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20.4.1 数字无线对讲系统宜采用 1 台或多台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进行通信组网或可采用多个手持台(数字手持对讲机)进行单频通信组网。 20.4.2 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可由固定数字中继信道主机、合路器、分路器、宽带双工器、干线放大器、功率分配器、耦合分支器、射频同轴电缆或光缆、近端光信号发射器/远端光接收射频放大器、室内或室外天线、数字对讲机等组成 。 20.4.3
2024-12-6 17:13
20.5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20.5.1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满足室内移动通信用户语音及数据通信业务需求。20.5.2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设置在民用建筑内,对移动通信信号遮挡损耗较强或通信信号盲区的场所。20.5.3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由信号源和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信号源可分为宏蜂窝或微蜂窝等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 2 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可为合路设备、有源/无源宽带信号设备、天线及
2024-12-6 17:13
20.6 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
20.6.1 民用建筑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设置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20.6.2 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可由通信卫星转发器、主站、终端站和系统网管设施组成。20.6.3 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的控制、监测、卫星通信的信道分配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应符合地面枢纽中心站的要求。20.6.4 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和混合网。20.6.5 单点对单点或单点对多点之间的通信网络应
2024-12-6 17:13
20.7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0.7.1 民用建筑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0.7.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宜由中心站(基站)、点或多点方向的终端站(外围站)和系统网管设施等组成,并可在视距阻挡或距离较远处加设中继站 。 20.7.3 应按照单点对单点或单点对多点方式或按信息通信用户实际需求,构建无线电链状网、星状网或树状网;并可作为用户近距离信息通信专用或生产业务的备用网。 20.7.4 系统中心站(基站)主机设
2024-12-6 17:13
20.8 会议系统
Ⅰ会议电视系统20.8.1 会议电视系统应满足本地会场与远端会场交互式实时通信的要求,可按用户使用需求构建双方或多方会议电视系统。20.8.2 会议电视系统可分为以下系统: 1 个人终端型会议电视系统; 2 小型会议电视系统; 3 中型会议电视系统; 4 大型及特大型会议电视系统; 5 远程呈现会议电视系统。20.8.3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组成宜符合下列要求: 1
2024-12-6 17:13
20.9 多媒体教学系统
20.9.1 多媒体教学环境可按教学模式分为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多媒体普通教室教学系统、多媒体阶梯教室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和交互式视频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等。 20.9.2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授课设备和学员学习设备的功能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I 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 20.9.3 语言实验教室中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宜由教师主控单元、学员单元、系统操作及教学应
2024-12-6 17:13
21 综合布线系统
21 综合布线系统21.2 系统设计21.3 系统配置21.4 系统指标21.5 设备间及电信间21.6 工作区设备21.7 线缆选择和敷设21. 8 接地
2024-12-6 17:13
21.1 一般规定
21.1.1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环境、功能、应用网络、用户近期业务需求及中远期发展,确定系统等级和进行系统配置。 21.1.2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满足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息传输的要求。 21.1.3 综合布线系统中同一信道及链路中选用的线缆、连接器件、跳线等级和类别必须保持一致,并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 21.1.4 综合布线系统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
2024-12-6 17:13
21.2 系统设计
2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21.2.1): 1 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也可不设置集合点; 2 建筑物配线设备(BD)之间、建筑物楼层配线设备(FD) 之间可以设置主干线缆互通; 3 FD 可以经过主干线缆连至建筑群配线设备(CD) ,信息插座(TO) 也可以经过水平线缆连至 BD; 4 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
2024-12-6 17:13
21.3 系统配置
21.3.1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与产品类别的选用应综合建筑物的功能、应用网络、业务的类型及发展、性能价格、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表 21.3.1 和下列规定:表 21.3.1 布线系统等级与类别的选用 1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 850nm 和1300nm的多模光纤(OM1 ,OM2,OM3,OM4 );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OS1), 1310nm 、
2024-12-6 17:13
21.4 系统指标
21.4.1 综合布线系统对绞电缆布线信道器件的标称阻抗,对D级、E级、F级为 100Ω,A级、B级、C级可为100Ω或120Ω。对绞电缆基本电气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插入损耗运用在阻抗失配与高频时体现其特性; 2 信道每个线对中的两个导体之间的直流 (DC)环路电阻不平衡度对所有类别不应超过 3%; 3 电缆在所有的温度下应用时,
2024-12-6 17:13
21.5 设备间及电信间
21.5.1 设备间应根据主干线缆的传输距离、敷设路由和数量,设置在靠近用户密度中心和主干线缆竖井位置。 21.5.2 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且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²,设备间的宽度不宜小于 2.5m。设备间使用面积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系统信息插座大于6000个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每增加1000个信息点,宜增加 2m² ; 2 设备间安装
2024-12-6 17:13
21.6 工作区设备
21.6.1 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暗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满足防水和抗压要求; 2 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 0.3m; 3 设置工作台的场所,信息插座宜安装在工作台面以上 。 21.6.2 信息插座模块宜采用标准 86 系列面板,光纤模块安装底盒深度不应小于 60mm。 21.6.3 集合点 (CP)箱、多用户信息插座箱、用户单元
2024-12-6 17:1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5:20 , Processed in 0.251304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