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订阅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21.7 线缆选择和敷设
21.7.1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用户对电磁兼容性要求、带宽要求采用相应的线缆和配线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 3V/m 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或光缆布线系统; 2 用户对防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露有较高要求或对网络有安全保密的需要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或光缆布线系统; 3 采用非屏蔽布线无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线缆的间距要求时,应
2024-12-6 17:13
21.8 接地
21.8.1 当线缆从建筑物外部进入建筑物时,电缆、光缆的金属护套、金属构件及金属保护导管应接地。 21.8.2 进线间、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箱(板)。每个配线柜(架)应采用两根不等长、其截面积不小于 6mm2 的绝缘铜导线敷设至等电位接地端子箱(板)。 21.8.3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当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
2024-12-6 17:13
22 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22.1 一般规定 22.2 电磁环境卫生 22.3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防治 22.4 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22.5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2024-12-6 17:13
22.1 一般规定
22.1.1 建筑规划及选址应调查分析周边的电磁环境,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应降低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 22.1.2 当建筑物内局部或全部区域电磁环境超过本标准第22.2 节规定的控制限值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2.1.3 110kV 及以上变电所不应贴邻幼儿园教室与卧室、学校教室与宿舍、医院病房、老年人居住设施建筑、住宅等人员长期居留场所,当贴邻且超过表 22.2. 2 的限值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024-12-6 17:13
22.2 电磁环境卫生
22.2.1 建筑物与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电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等不应超过表 22.2. 2的规定 。 22.2.2 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不应超过表 22.2. 2 的规定。表 22.2.2 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注: 1 频率 f 的单位为所在行中第一栏的单位; 2 0.1MHz~300GHz 频率,场量参数是任意连续 6min 内的方均
2024-12-6 17:13
22.3 供配电系统的谐波防治
22.3.1 公共电网的电能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表 22. 3. 1-1 的规定;表 22. 3. 1-1 公共连接点谐波电流允许值 2 当公共连接点处的最小短路容量与基准短路容量不同时,谐波电流允许值应进行换算; 3 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宜按此用户在该点的协议容量与其公共连接
2024-12-6 17:12
22.4 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22.4.1 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电磁环境、系统的电磁敏感度、系统的电磁骚扰与周边其他系统的电磁敏感度等因素设计,并应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 22.4.2 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的建筑物防雷,应符合本标准第 11章的规定。 22.4.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电源的进线处,应设置限压型电涌保护器。保护器的残压与电抗电压之和不应大于被保护设备耐压水平的 80% 。 22.4.4 户外信号传输电缆的金属外
2024-12-6 17:12
22.5 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22.5.1 电子信息系统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各系统中最小电阻值的要求。电子信息设备机柜应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箱做等电位联结,并符合本标准第 23 章的要求。 22.5.2 根据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可采用星形网络、多个网状连接的星形网络或公共网状连接的星形网络等接地形式。 22.5.3 通信设备的专用接地导体与临近的防雷引下线之间宜设适配的电涌保护器。
2024-12-6 17:12
23 智能化系统机房
23.1 一般规定 23.2 机房设置 23.3 机房设计与布置 23.4 环境条件和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23.5 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23.6 消防与安全
2024-12-6 17:12
23.1 一般规定
23.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所设置的智能化系统机房设计,不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高风险对象的安防监控中心和涉密信息机房的专项设计。23.1.2 本章智能化系统机房宜包括民用建筑所设置的进线间(信息接入机房)、信息网络机房、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智能化总控室、公共广播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等。23.1.3 各类机房的设置应满
2024-12-6 17:12
23.2 机房设置
23.2.1 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宜设在建筑物首层及以上各层,当有多层地下层时,也可设在地下一层; 2 机房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或其他潮湿、易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与其贴邻; 3 机房应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的场所,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消声和隔声措施; 4 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场干扰场所,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23.2.2 机房的设置
2024-12-6 17:12
23.3 机房设计与布置
23.3.1 机房宜采用矩形平面布局。23.3.2 与机房内智能化系统无关的管道不应穿越机房。23.3.3 机房的空调系统如采用整体式空调机组并设置在机房内时,空调机组周围宜设漏水报警装置,并应对加湿进水管及冷冻水管采取排水措施。23.3.4 大型公共建筑的信息网络机房、智能化系统总控室、安防监控中心等宜设置机房综合管理系统和机房安全系统。23.3.5 信息网络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
2024-12-6 17:12
23.4 环境条件和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23.4.1 机房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机房,其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或动态状况下测试,每立方米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悬浮粒子数,应小于1.76×107粒; 2 机房内的噪声,在系统停机状况下,在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5dB(A); 3 机房的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应满足本标准表22.2.2的规定;当机房的电磁环境不符合智能化系统的
2024-12-6 17:12
23.5 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23.5.1 机房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设备供电电源的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3.2节的规定。 2 信息网络机房、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智能化总控室、公共广播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等宜设置专用配电箱。 当消防控制室与安防监控中心合用机房,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有联动时,供电电源可合用配电箱。 3 各
2024-12-6 17:12
23.6 消防与安全
23.6.1 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3.6.2 弱电间墙体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的不燃烧体,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23.6.3 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23.6.4 设在首层的机房的外门、外窗应采取安全措施。23.6.5 根据机房的重要性,可设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或警卫室。条文说明 由于机房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机房设计应考虑
2024-12-6 17:1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5:10 , Processed in 0.275024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