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订阅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51348-2019

14.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4.4.1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出入权限、出入时间段、通行流量等因素,确定系统设备配置; 2 重要通道、重要部位宜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3 系统应具有对强行开门、长时间不关门、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非正常情况,实时报警功能; 4 系统从识读至执行机构动作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s;现场事件信息传送至出入口管理主机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2024-12-6 17:14
14.5 电子巡查系统
14.5.1 电子巡查系统可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或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对实时巡查要求高的建筑物,宜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其他可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14.5.2 巡查站点应设置在建筑物出入口、楼梯前室、电梯前室、停车库(场)、重要部位附近、主要通道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地方。 14.5.3 巡查站点识读器的安装位置宜隐蔽,安装高度距地宜为1.4m。 14.5.4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宜独立设置,也
2024-12-6 17:14
14.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1 有车辆进出控制及收费管理要求的停车库(场)宜设置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2 系统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下列功能: 1 入口处车辆统计与车位显示、出口处收费显示; 2 出入口电动栏杆机(道闸)自动控制; 3 车辆出入检测与读卡识别; 4 自动计时、计费与收费; 5 出入口及场内通道行车指示; 6 车位引导与调度控制;
2024-12-6 17:14
14.7 楼宇对讲系统
14.7.1 楼宇对讲系统宜由访客呼叫机、用户接收机、管理机、电源等组成。 14.7.2 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别墅宜选用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多幢别墅统一物业管理时,宜选用数字联网式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2 住宅小区和单元式公寓应选用联网式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3 有楼宇对讲需求的其他民用建筑宜设置楼宇对讲系统; 4 管理机可监控访客呼叫机并可与用户接
2024-12-6 17:14
14.8 传输线路
14.8.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线缆可穿导管敷设,亦可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共用电缆槽盒布线。传输线路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条件和容易遭受损坏或人为破坏等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4.8.2 传输线路布线设计还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第26章的相关规定。条文说明14.8.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传输线路关键在于安全,隐蔽、防火、防破坏、抗干扰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输线路设计还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第
2024-12-6 17:14
14.9 安防监控中心
14.9.1 设有集中监控要求的建筑应设置安防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应配置接收、显示、记录、控制、管理等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 14.9.2 安防监控中心的使用面积应与安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不宜小于20㎡ 。 与消防控制室或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时,其专用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12㎡。 14.9.3 安防监控中心接收、记录、电源装置等硬件设备宜安装在独立设备间内,并宜采取散热和降噪措施。 14.9.4 安防监
2024-12-6 17:14
14.10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14.10.1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包括集成系统和安防综合管理平台设计,系统集成方式和集成范围,应根据建设单位需求、系统规模及安全管理规定等确定。 14.10.2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宜由集成系统网络、集成系统平台(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软件)、集成互为关联各类信息的通信接口等构成。 14.10.3 入侵报警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当发生报警时,联动装置应能启动摄像、录音、辅助照明等装置,并自动进入实时
2024-12-6 17:14
14.11 应急响应系统
14.11.1 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宜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数据库资源共享的应急响应系统。 14.11.2 应急响应系统应能对所管理范围内的火灾、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实时报警与分级响应,及时掌握事件情况向上级报告,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实行现场指挥调度、事件紧急处置、组织疏散及接收上级指令等。 14.11.3 应急响应系统宜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可视化
2024-12-6 17:14
15 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1 一般规定 15.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 15.3 有线电视系统接入 15.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5 自设前端 15.6 HFC接入分配网 15.7 IP接入分配网 15.8 传输线路选择
2024-12-6 17:14
15.1 一般规定
15.1.1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与该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相适应。 15.1.2 有线电视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系统应按双向、交互、多业务网络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满足三网融合的技术要求。 15.1.3 自设卫星电视接收信号、自设节目源信号宜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传输。 15.1.4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
2024-12-6 17:14
15.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
15.2.1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应由自设前端或分配网络的接入点开始设计,并应明确下列主要技术条件和要求: 1 系统的组网形式; 2 有线电视信号接入点接口的技术参数; 3 用户终端的分布位置、数量及功能需求。 15.2.2 自设前端的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宜将当地有线电视信号接至自设前端,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5.2.1条规定外,还应明确下列主要条件和技术要求:
2024-12-6 17:14
15.3 有线电视系统接入
15.3.1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的接入点宜有标识,接入点位置宜便于系统接入和系统维护管理。 15.3.2 HFC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下行信号宜引自分前端、总前端或自设前端;IP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下行信号宜引自汇聚节点、核心节点或自设前端;上行信号引自用户终端。 15.3.3 有线电视系统的自设前端设备宜设置在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内。 15.3.4 光交接箱宜设置在建设用地红线内。 15.3.5 H
2024-12-6 17:14
15.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4.1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宜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功率分配器和卫星接收机组成。 15.4.2 用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接收站天线,其主要电性能宜符合表15.4.2 的规定。15.4.3 C频段、Ku频段高频头的主要技术参数,宜符合表15.4.3 的规定。15.4.4 卫星电视接收机应选用高灵敏、低噪声的设备。 15.4.5 卫星电视接收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择在周
2024-12-6 17:14
15.5 自设前端
15.5.1 自设前端设备应根据节目源种类、传输方式及功能需求设置,并应与当地有线电视城域网协调。 15.5.2 自设前端设施宜设在用户区域的中心部位,且宜靠近信号源。 15.5.3 自设前端系统的载噪比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 50200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中规定的相应基本模式的指标分配要求。 15.5.4 自设前端系统不宜采用带放大器的
2024-12-6 17:14
15.6 HFC 接入分配网
15.6.1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可采用HFC接入分配网,系统的接入点至光节点应采用光信号传输,光节点至用户终端可采用电信号传输。 15.6.2 HFC接入分配网宜采用光纤到楼(层)( FTTB),同轴电缆到用户终端的传输和分配方式。 15.6.3 HFC接入分配网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上行和下行传输通道主要技术参数:载噪比C/N、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C/CSO 、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三项指标
2024-12-6 17:1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4 , Processed in 0.09876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