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订阅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GB 50288-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8 第3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88-2018,自2018年11月
2024-12-4 09:28
1 总则
1.0.1 为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与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1.0.3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全面搜集分析项目所需资料,进行必要的勘察、观测和实验工作。1.0.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做到因
2024-12-4 09:28
2 术语
2.0.1 灌溉 irrigation 人工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作物或植物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2.0.2 灌溉工程 irrigation projects 为灌溉农田、林地、草地而兴建的水利工程。2.0.3 灌溉系统 irrigation system 灌区引水、输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级渠沟或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2.0.4 灌溉保证率 reliability
2024-12-4 09:28
3 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
3.1 工程等级划分 3.2 灌溉标准 3.3 排水标准 3.4 灌排水质标准条文说明 本次修订本应对灌区规模划分做出规定,但由于目前国家计划设计部门与国家统计、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划分指标不尽相同,故暂不作规定,可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024-12-4 09:28
3.1 工程等级划分
3.1.1 蓄水枢纽工程等级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和《防洪标准》GB 50201确定。3.1.2 引水枢纽工程等级应根据引水设计流量的大小,按表3.1.2确定。3.1.3 提水枢纽工程等级应根据单站装机流量或单站装机功率的大小,按表3.1.3确定。当按单站装机流量和单站装机功率分属两个不同工程等级时,应按较高确定。3.1.4 蓄水、引水和提水枢纽工
2024-12-4 09:28
3.2 灌溉标准
3.2.1 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3.2.2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溉方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按表3.2.2确定。3.2.3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采用经验频率法按下式计算,计算系列年数不应少于30a: 式中:p——灌溉设计保证率(%); m——按设计灌溉用水量供水的年数
2024-12-4 09:28
3.3 排水标准
3.3.1 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根据排水区的自然条件、涝灾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大小等因素,可采用5a~10a。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适当提高标准。3.3.2 设计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应根据排涝面积、地面坡度、植被条件、暴雨特性和暴雨量、河网和湖泊的调蓄情况,以及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等条件,经论证确定。旱作区可采用1d~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d~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可采用
2024-12-4 09:28
3.4 灌排水质标准
3.4.1 以地面水、地下水或再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和《再生水水质标准》SL 368的规定。3.4.2 在作物生育期内,灌溉时的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宜小于10℃。水稻田灌溉水温宜为15℃~35℃。3.4.3 灌区排水和灌区内、外城镇及工矿企业排入灌排渠沟的地表水和污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地表
2024-12-4 09:28
4 总体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总体布置
2024-12-4 09:28
4.1 一般规定
4.1.1 总体设计应符合灌区规划要求,遵循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以水资源总量控制、提高农田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利用率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目标,水土资源合理、高效、持续利用,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1.2 灌区工程设计应确定设计水平年、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工程等级、洪水标准、灌区农田排涝标准、排渍标准,土壤改良和防治盐碱(渍)化的排水标准。4.1.3 灌区自然
2024-12-4 09:28
4.2 总体布置
4.2.1 灌区总体布置应对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及建筑物,承泄区、道路、林带、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管理设施等进行合理布置。4.2.2 灌区水源工程宜靠近灌区,应通过对水源可供水量、水位及水质条件综合分析论证,并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水源工程形式和布置。4.2.3 地表水水源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河道水位满足引水高程,引水流量满足灌溉需水要求时,宜采用无坝引水布置方式。
2024-12-4 09:28
5 水源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蓄水枢纽 5.3 引水枢纽 5.4 泵站 5.5 机井
2024-12-4 09:28
5.1 一般规定
5.1.1 灌溉水源选择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灌溉用水量和水质要求的水源。5.1.2 水源工程的形式可根据水资源条件、灌区规模及综合利用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选用蓄水枢纽、引水枢纽、泵站、机井或不同组合形式的水源工程。
2024-12-4 09:28
5.2 蓄水枢纽
5.2.1 蓄水枢纽工程选址,应从综合利用、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移民占地、环境影响、工程投资、工程效益和运行条件等方面,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5.2.2 蓄水枢纽工程总体布置应满足各建筑物在设计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主要建筑物布置宜紧凑、美观,有利于充分发挥枢纽的综合效益;并应在满足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工程总投资和年运行费较低,施工条件好、工期短,运行管理方便。5.2.3
2024-12-4 09:28
5.3 引水枢纽
5.3.1 引水枢纽工程设计应根据河(湖)水位、河(湖)岸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灌溉对引水高程、引水流量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无坝引水或有坝(闸)引水方式。5.3.2 当河(湖)岸地形较陡、岸坡稳定时,渠首工程宜采用岸边式布置;当河(湖)岸地形较缓或岸坡不稳定时,可采用引渠式布置。5.3.3 渠首工程的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引水设计高程应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且管理运用灵活
2024-12-4 09:28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8 , Processed in 0.117017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