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订阅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8 渠系建筑物基本规定
8.1 一般规定 8.2 总体布置原则 8.3 结构设计计算基本规定 8.4 地基处理原则
2024-12-4 09:27
8.1 一般规定
8.1.1 渠系建筑物的建设位置和类型应根据灌溉和排水区总体规划和设计要求,按照确保渠道正常运行的原则,结合地形、水文、地质、施工、环保、水保、材料、交通、运行、管理和美观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1.2 渠系建筑物的类型应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地区特殊要求,借鉴成功经验。有特殊要求的渠系建筑物,应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8.1.3 渠系建筑物设计与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的规
2024-12-4 09:27
8.2 总体布置原则
8.2.1 渠系建筑物布置应满足水面衔接、泥沙处理、排泄洪水、环境保护、施工、运行管理的要求,适应交通和群众生活、生产的需要。有通航要求的渠系建筑物应进行专题研究。8.2.2 渠系建筑物宜布置在渠线顺直、水力条件良好的渠段上,在底坡为急坡的渠段上不应改变渠道过水断面形状、尺寸或设置阻水建筑物。8.2.3 渠系建筑物宜避开不良地质渠段。不能避开时,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8.2.4 顺渠向的渡槽
2024-12-4 09:27
8.3 结构设计计算基本规定
8.3.1 渠系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方法、环境保护、安全经济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通过城区、风景旅游区或重要的渠系建筑物,宜采用外形优美、与环境协调的结构形式。8.3.2 渠系建筑物的结构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要求外,尚应根据所在部位的气候、环境和工作条件等情况,分别满足防淤、防堵、抗渗、抗冻、抗侵蚀、抗冲刷等要求。8.3.3 渠系建筑物主要承载受力部位
2024-12-4 09:27
8.4 地基处理原则
8.4.1 当渠系建筑物的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变形、抗渗或抗冲刷等要求时,应采取地基处理加固措施。8.4.2 地基处理方案应结合渠系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情况、施工条件、运行方式和环境保护要求,按基础及上部结构相协调、因地制宜、简便易行、合理可靠的原则,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8.4.3 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不应污染地表水、地下水,不应产生持久强烈的振动或噪声,应保证周围已有的建筑物安全,减少对
2024-12-4 09:27
9 渡槽
9.1 一般规定 9.2 总体布置 9.3 结构形式和构造 9.4 水力设计 9.5 结构设计 9.6 地基与基础
2024-12-4 09:27
9.1 一般规定
9.1.1 渡槽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表9.1.1的规定值。 2 拱式渡槽所用石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 3 砌筑用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9.1.2 应根据渡槽所处的环境条件类别和运用要求,对使用的与工材料提出抗渗、抗冻、抗磨、抗侵蚀要求,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对位于三、四、五类和冻融比较严重的二
2024-12-4 09:27
9.2 总体布置
9.2.1 渡槽应选择技术经济条件最佳的槽址和结构形式,且应控制和减少永久占地、植被破坏、弃渣流失等环境污染。9.2.2 槽址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应使渡槽和引渠长度较短、地质条件良好。 2 槽身轴线宜为直线,且宜与所跨河道或沟道正交。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槽身必须转弯时,弯道半径不宜小于6倍的槽身水面宽度,并应考虑弯道水流的不利影响。大型渡槽宜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3
2024-12-4 09:27
9.3 结构形式和构造
9.3.1 渡槽结构形式应根据渡槽级别、规模、地形、地质、地震、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环境条件、工期造价及运行管理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常用的梁式、拱式、桁架式、拱梁组合式、斜拉式及落地式等结构形式分别适用于下列条件: 1 地形开阔平坦,槽高不大,地质条件较差以及大型渡槽宜首选梁式渡槽。 2 窄深山谷地形,两岸地质条件良好,场地稳定,承载力较好,有施工场地时,
2024-12-4 09:27
9.4 水力设计
9.4.1 水力设计内容应包括选择槽身纵向底坡、确定槽身过水断面尺寸、通过水面衔接计算确定渡槽底部纵向各部高程,具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槽身底坡应为缓坡(排洪渡槽除外),槽内设计流速宜为1.0m/s~2.5m/s。 2 槽身过水断面通过设计流量时矩形断面的超高不应小于槽内水深的1/12加0.05m,U形断面超高不应小于槽身直径的1/10。通过加大流量时槽中水面与无拉杆槽
2024-12-4 09:27
9.5 结构设计
9.5.1 渡槽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抗裂或限裂要求,严寒地区渡槽的抗冻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GB/T 50662的规定。9.5.2 上部输水结构、下部支承结构和基础等结构各成独立单元的渡槽,应根据力的传递关系和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分别进行结构分析。组合拱式渡槽及其他上部槽身与下部支承结构联合受力的渡槽,则应按整体结构进行结构分析。9.5.3
2024-12-4 09:27
9.6 地基与基础
9.6.1 渡槽基础应根据槽址处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条件,结合渡槽结构形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用浅基础、桩基础或沉井基础。9.6.2 渡槽基础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要求。寒冷和严寒地区渡槽的基础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GB/T 50662的规定。9.6.3 渡槽的地基允许承载力应根据地质勘察成果采用野外荷载试验、理论计算和类比法综合
2024-12-4 09:27
10 倒虹吸
10.1 一般规定 10.2 总体布置 10.3 水力设计 10.4 结构设计 10.5 细部结构设计
2024-12-4 09:27
10.1 一般规定
10.1.1 倒虹吸管应根据水头和跨度,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高水头、大跨度的倒虹吸管宜选取沿稳定且坡度合适的原状土两岸坡铺设坡面管道、设桥架管或河底埋管通过河沟、渠道的布置形式。低水头倒虹吸管水平底管的两端可用矩形直井或缓坡池代替坡面管道。对交叉处河水位与渠水位接近的情况还可将河、渠两个开口槽布置为平面中轴线近于正交,槽底槽顶相互嵌套的涵洞式倒虹吸管。10.1.2 倒虹吸管在进、出口
2024-12-4 09:27
10.2 总体布置
10.2.1 倒虹吸管的总体布置方案、管道横断面形式、尺寸和材质,应在总水头损失小于或等于渠道系统给定值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10.2.2 管线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倒虹吸管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宜为直线并与河流、渠沟、道路中心线正交。倒虹吸管宜设在河道较窄、河床及两岸岸坡稳定且坡度较缓处。 2 倒虹吸管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跨越河流、渠沟、道路等具体情况,选用露天式、
2024-12-4 09:2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112117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