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订阅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50288-2018

10.3 水力设计
10.3.1 水力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管道的根(孔)数和过水断面尺寸; 2 确定进、出口段的布置形式、尺寸和各部位高程; 3 计算水头损失,校核管道过水能力和计算上、下游水面衔接。10.3.2 倒虹吸管初拟管内平均流速宜取1.5m/s~2.5m/s。具体管内流速应根据渠道规划允许的水头损失值和通过最小流量时的管内最小流速确定,管内最小流速应大于管内不淤允许流速
2024-12-4 09:27
10.4 结构设计
10.4.1 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各部结构形式及其主要尺寸; 2 进行荷载计算及确定荷载组合; 3 稳定计算; 4 强度计算及抗裂验算; 5 细部结构设计。10.4.2 根据各种荷载实际上同时出现的可能性,管身和镇墩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分别按表10.4.2-1和表10.4.2-2计算,尚应考虑其他可能出现的不利荷载组合。10.4.3 管道较长
2024-12-4 09:27
10.5 细部结构设计
10.5.1 倒虹吸管管道外部应采取防护措施。钢筋混凝土管道应采取覆土填埋、包裹保温层和加强施工保护等措施,玻璃钢夹砂管应采取防止紫外线辐射的抗老化措施,钢管应加强表面抗氧化和防腐蚀措施,露天钢管且应借助间断式管座脱离地面布置。10.5.2 现浇钢筋混凝土管分节形成的伸缩沉陷缝内应设置止水,中、高水头的伸缩沉陷缝内应同时设置两种不同形式且便于更换的止水。10.5.3 钢管的分节长度和节间止水
2024-12-4 09:27
11 涵洞
11.1 一般规定 11.2 总体布置 11.3 水力设计 11.4 结构设计
2024-12-4 09:27
11.1 一般规定
11.1.1 同一座涵洞宜采用同一断面形式。在满足过流能力条件下其横断面应优先选用单孔断面,当流量较大或涵洞高度受限时可选用相同的多孔断面。11.1.2 涵洞设计除本身的进、出口、洞身及消能防冲设施设计外,尚应包括沟(溪)道上、下游整治、道路连接、进、出口外沟床防冲加固处理、进、出口顶部渠(路)堤边坡的铺砌加固和环境改善等工程设计内容。条文说明11.1.1 渠道穿越道路、圩堤、高地时宜选用渠
2024-12-4 09:27
11.2 总体布置
11.2.1 涵洞轴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涵洞轴线宜为直线,其走向应有利于选择涵洞流态和形式、涵洞进、出口水流平顺或交通通畅。 2 渠涵轴线应与渠道中心线一致,其进、出口水面应与渠道水面平顺衔接,符合渠道设计及运用要求。 3 渠下涵的轴线宜与渠道正交,连接山区沟(溪)或等级道路的涵洞轴线宜与水流或路线方向一致。11.2.2 渠涵的洞身段纵坡不应小于该段渠道的纵坡,
2024-12-4 09:27
11.3 水力设计
11.3.1 水力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过流能力计算; 2 过涵水面曲线计算; 3 出口防冲或消能设计。11.3.2 涵洞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灌溉渠道上的渠涵应按渠道设计流量设计、加大流量校核; 2 排水沟道上的渠涵应按沟道设计流量设计; 3 渠下排水涵洞应按所在沟(溪)的断面设计洪峰流量设计。11.3.3 涵洞流态判别及过流能力
2024-12-4 09:27
11.4 结构设计
11.4.1 涵洞结构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各部结构形式及其主要尺寸; 2 进行荷载计算及确定荷载组合; 3 稳定计算; 4 强度计算及抗裂验算; 5 细部结构设计。11.4.2 涵洞设计荷载组合应符合表11.4.2的规定,按荷载的基本组合设计,偶然组合校核,尚应考虑其他可能的不利组合。11.4.3 涵洞内力计算应根据设计实践经验或者工程类比法
2024-12-4 09:27
12 跌水与陡坡
12.1 一般规定12.2 总体布置12.3 水力设计12.4 结构设计
2024-12-4 09:27
12.1 一般规定
12.1.1 组成跌水与陡坡的进口连接控制段、跌墙(或陡槽段)、消力池和出口连接整流段等四个基本段,各段可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分别满足抗冲耐磨、抗渗、抗冻要求。下游为耐冲河沟时,其后两段可用挑流消能段取代。12.1.2 跌水与陡坡宜采用明流开敞式布置。12.1.3 跌差小于5m、要求消能效果较好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差大于或等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或符合斜坡地形的陡坡。 斜管式跌水或直落
2024-12-4 09:27
12.2 总体布置
12.2.1 跌水与陡坡的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 符合渠道设计功能,水力条件良好; 2 与上、下游渠(河沟)道水面平顺衔接; 3 通过不同流量时上游灌溉渠道内均不应产生过大的壅水或降水; 4 陡坡陡槽内表面宜采取加糙措施; 5 具备完善的防渗和排水系统; 6 消能充分,出流平稳; 7 渠外跌水与陡坡的下泄水流应有合理出路。12.2.2
2024-12-4 09:27
12.3 水力设计
12.3.1 水力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过流能力计算; 2 陡槽段水面曲线推求; 3 陡槽段掺气水深计算; 4 水跃及消能计算。12.3.2 跌水或陡坡的过水能力应按照确定的跌口断面采用宽顶堰公式计算,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N的规定。多级跌水(多级陡坡)的过流能力由其中最小一级的过流能力控制。12.3.3 陡坡陡槽段应以跌口末端(陡槽起点)为控制断面,取其
2024-12-4 09:27
12.4 结构设计
12.4.1 陡坡与跌水应采用抗冲耐磨材料。材料的最低设计强度等级应为:C20混凝土,M7.5、MU30水泥砂浆砌石。12.4.2 跌水墙和消力池边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并进行强度、稳定和地基承载力验算。12.4.3 陡槽段的底板和边墙应能在自重、静水压力、水流脉动压力及拖曳力、扬压力、土的冻胀力和施工等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12.4.4 消力池底板的设计厚度应考虑自重、静水压力、跌水水舌冲击力
2024-12-4 09:27
13 排洪建筑物
13.1 —般规定 13.2 总体布置 13.3 水力设计
2024-12-4 09:27
13.1 —般规定
13.1.1 渠道排洪建筑物应分为入渠、非入渠及平交排洪建筑物三类。应根据洪水流量、地形、地质条件、渠道级别和运行方式合理选用。13.1.2 入渠排洪建筑物应包括引洪入渠口、排泄已入渠洪水的排洪闸、溢洪侧堰、虹吸溢流堰等。 非入渠排洪建筑物应包括跨越渠顶的排洪渡槽(桥)和穿越渠底填方体的排洪涵洞、排洪倒虹吸管等。 平交排洪建筑物应包括在水面高程接近的河、渠交叉口一至四个方向上所设的
2024-12-4 09:2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10397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