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
订阅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

7 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
7.1 面积指标 7.2 净高
2024-12-6 16:06
7.1 面积指标
7.1.1 主要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应符合表7.1.1的规定。表7.1.1 主要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每座) 注:1 表中指标是按完全小学每班45人、各类中学每班50人排布测定的每个学生所需使用面积;如果班级人数定额不同时需进行调整,但学生的全部座位均必须在“黑板可视线”范围以内; 2 体育建筑设施、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心理咨询室未列
2024-12-6 16:06
7.2 净高
7.2.1 中小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7.2.1的规定。表7.2.1 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m)7.2.2 风雨操场的净高应取决于场地的运动内容。各类体育场地最小净高应符合表7.2.2的规定。表7.2.2 各类体育场地的最小净高(m) 注:田径场地可减少部分项目降低净高。 条文说明7.2.1 净高指楼、地面完成面至结构梁底或板下突出物间的垂直距离。当室内顶棚或风道(管道)
2024-12-6 16:06
8 安全、通行与疏散
8.1 建筑环境安全 8.2 疏散通行宽度 8.3 校园出入口 8.4 校园道路 8.5 建筑物出入口 8.6 走道 8.7 楼梯 8.8 教室疏散
2024-12-6 16:06
8.1 建筑环境安全
8.1.1 中小学校应装设周界视频监控、报警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应接入当地的公安机关监控平台。中小学校安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有关规定。8.1.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8.1.3 学校设计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2024-12-6 16:06
8.2 疏散通行宽度
8.2.1 中小学校内,每股人流的宽度应按0.60m计算。8.2.2 中小学校建筑的疏散通道宽度最少应为2股人流,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疏散通道宽度。8.2.3 中小学校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等处每100人的净宽度应按表8.2.3计算。同时,教学用房的内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40m,单侧走道及外廊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80m。表8.2.3 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
2024-12-6 16:06
8.3 校园出入口
8.3.1 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要,出入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机动车专用出入口。8.3.2 中小学校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场地。 条文说明8.3.1 对于中小学校,校门应分两处设置。学校正门,一方面要防止早晨急于奔赴学校或下午放学时涌出学校的学生与过路的车辆发生冲撞
2024-12-6 16:06
8.4 校园道路
8.4.1 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及走道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确、通畅的路网。8.4.2 中小学校校园应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8.4.3 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0.70m,每一路段的宽度应按该段道路通达的建筑物容纳人数之和计算,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8.4.4 校园道路及广场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
2024-12-6 16:06
8.5 建筑物出入口
8.5.1 校园内除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外,每栋建筑应设置2个出入口。非完全小学内,单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且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低层建筑可只设1个出入口。8.5.2 教学用房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宜设门厅。8.5.3 教学用建筑物出入口净通行宽度不得小于1.40m,门内与门外各1.50m范围内不宜设置台阶。8.5.4 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用建筑物出入口应设挡
2024-12-6 16:06
8.6 走道
8.6.1 教学用建筑的走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在该走道上各教学用房疏散的总人数,按照本规范表8.2.3的规定计算走道的疏散宽度; 2 走道疏散宽度内不得有壁柱、消火栓、教室开启的门窗扇等设施。8.6.2 中小学校的建筑物内,当走道有高差变化应设置台阶时,台阶处应有天然采光或照明,踏步级数不得少于3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当高差不足3级踏步时,应设置坡道。坡道的坡度
2024-12-6 16:06
8.7 楼梯
8.7.1 中小学校建筑中疏散楼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8.7.2 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0m,并应按0.60m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8.7.3 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
2024-12-6 16:06
8.8 教室疏散
8.8.1 每间教学用房的疏散门均不应少于2个,疏散门的宽度应通过计算;同时,每樘疏散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教室处于袋形走道尽端时,若教室内任一处距教室门不超过15.00m,且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小于1.50m时,可设1个门。8.8.2 普通教室及不同课程的专用教室对教室内桌椅间的疏散走道宽度要求不同,教室内疏散走道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对各教室设计的规定。 条文说明8.8.1 《原规
2024-12-6 16:06
9 室内环境
9.1 空气质量 9.2 采光 9.3 照明 9.4 噪声控制
2024-12-6 16:06
9.1 空气质量
9.1.1 中小学校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9.1.2 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有关规定。9.1.3 当采用换气次数确定室内通风量时,各主要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应符合表9.1.3的规定。表9.1.3 各主要房间的最小换气次数
2024-12-6 16:06
9.2 采光
9.2.1 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不得低于表9.2.1的规定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有关规定。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其采光窗洞口面积应按不低于表9.2.1窗地面积比的规定估算。表9.2.1 教学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和窗地面积比 注:表中所列采光系数值适用于我国Ⅲ类光气候区,其他光气候区应将表中的采光系数值乘以相应的光气候系数。
2024-12-6 16:0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098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