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2015
订阅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350-2015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of oilfieldGB 50350-2015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日期:2016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0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田
2024-12-4 13:56
1 总则
1.0.1 为了在油气集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运行、管理及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田、滩海陆采油田和海上油田陆岸终端油气集输工程设计。1.0.3 油田油气集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1 本条说明
2024-12-4 13:56
2 术语
2.0.1 油气集输 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在油气田内,将油气井采出的油、气、水等加以汇集、处理和输送的全过程。2.0.2 轻质原油 light crude 在20℃时,密度小于或等于0.8650g/cm3的原油。2.0.3 中质原油 middle crude 在20℃时,密度大于0.8650g/cm3小于或等于0.
2024-12-4 13:56
3 基本规定
3.0.1 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依据批准的油田开发方案和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进行。3.0.2 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与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紧密结合,根据油田开发分阶段的具体要求,统一论证,综合优化,总体规划,分期实施。3.0.3 油气集输工程总体布局应根据油田开发方式、生产井分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并应统筹考虑注入、采出水处理、给排水及消防、供配电、通信、道路等公用工程
2024-12-4 13:56
4 油气收集
4.1 一般规定 4.2 采油井场 4.3 原油泵输 4.4 天然气增压 4.5 原油加热及换热
2024-12-4 13:56
4.1 一般规定
4.1.1 油气集输设计应根据技术经济对比情况确定布站方式,可在一级布站、二级布站或三级布站方式中优选,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用半级布站方式。4.1.2 计量站、接转站、放水站和脱水站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SY/T 0049的规定。计量站管辖油井数宜为8口~30口,集油阀组间管辖油井数不宜超过50口。4.1.3 稠油油田油气集输分井计量装置宜依托采油井场集中设
2024-12-4 13:56
4.2 采油井场
4.2.1 采油井场工艺流程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满足试运、生产(包括井口取样、油井清蜡及加药等)、井下作业与测试、关井及出油管道吹扫等操作要求。不同类型油井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更换自喷井、气举井油嘴; 2)稳定气举井的气举压力; 3)套管气回收利用; 4)水力活塞泵井的反冲提泵。 2 应满足油压、回压、出油温度
2024-12-4 13:56
4.3 原油泵输
4.3.1 输油泵的类型应根据所输介质的组成和性质及工艺要求确定。4.3.2 含水原油和净化原油输送宜采用离心泵。离心泵的总流量应按设计液量确定,扬程宜为输油系统计算总水头的1.05倍~1.20倍,应按泵特性曲线的高效区选择油泵。所选泵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离心泵效率》GB/T 13007规定的数值。4.3.3 油、气、水混输时,宜采用螺杆泵。对于气液流量大的工况宜选用双螺杆混输泵,对
2024-12-4 13:56
4.4 天然气增压
4.4.1 天然气增压的压缩机应允许气体组成、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进气量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在满足工艺条件下,宜符合下列规定: 1 下述情况宜选用往复式压缩机: 1)气源不稳定或气量较小的天然气增压; 2)高压注气和高压气举; 3)要求压比较大的天然气增压。 2 当气源较稳定,且气量较大时,宜选用适合油气田应用的离心式压缩机。 3
2024-12-4 13:56
4.5 原油加热及换热
4.5.1 当原油温度不能满足原油集输条件或处理工艺要求时,应对原油进行加热;在油气收集过程中,需要进行掺液集输和热洗清蜡时,应对回掺介质和热洗液进行加热。4.5.2 原油加热的热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首先采用热电结合或热动结合的余热。当没有余热可利用时,可采用直燃加热炉供热、直燃锅炉产生的蒸汽和热水供热、热媒炉供热或电加热。4.5.3 原油加热炉的选型应满足热负荷和工艺要求,并应通过技术经济
2024-12-4 13:56
5 原油处理
5.1 油气分离 5.2 原油除砂 5.3 原油脱水 5.4 原油稳定 5.5 油罐烃蒸气回收
2024-12-4 13:56
5.1 油气分离
5.1.1 油气分离的级数和各级分离压力应根据油气集输系统压力和油气全组分综合分析确定,分离级数可为2级~4级。5.1.2 油气分离宜采用重力沉降分离器。重力分离器型式选择应根据分离介质的液量及相数确定,且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液量较少,液体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短时,宜选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2 当液量较多,液体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长时,宜选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3
2024-12-4 13:56
5.2 原油除砂
5.2.1 除砂工艺应根据容器类型和原油含砂情况合理选择,常压油罐宜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清砂,压力容器宜采用不停产水力冲砂,有条件的站场可采用旋流除砂工艺。5.2.2 当采用水力冲砂时,喷嘴喷射速度宜为5m/s~10m/s,每个喷嘴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8m3/h。5.2.3 冲砂泵流量应按同时工作的喷嘴喷水量确定,扬程应大于冲砂泵至最远喷嘴的沿程压力降、压力容器操作压力与喷嘴压降之和。5.2.
2024-12-4 13:56
5.3 原油脱水
5.3.1 原油脱水工艺应根据原油性质、含水率、乳状液的乳化程度及采出液中三次采油驱油剂的类型和含量、破乳剂性能,通过试验和经济对比确定。5.3.2 原油脱水工艺宜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脱水等方式或不同方式的组合。5.3.3 在确定原油脱水工艺流程时,化学沉降脱水宜与管道破乳相配合。当采用热化学和电化学两段脱水工艺时,可采用二段电脱水的污水回掺技术。5.3.4 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宜采用
2024-12-4 13:56
5.4 原油稳定
5.4.1 油田内部原油应通过技术经济评价确定是否进行稳定处理。当油田内部原油蒸发损耗低于0.2%时,可不进行原油稳定。5.4.2 原油稳定装置前的原油集输工艺流程应密闭。5.4.3 原油稳定宜与原油脱水、原油外输统筹设计,合理利用能量。5.4.4 原油稳定的深度应根据原油中轻组分含量、稳定原油的储存和外输条件确定。稳定原油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设计值不宜高于当地大气压的0.7倍。
2024-12-4 13:56
12345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28 , Processed in 0.09924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