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2021
订阅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2021

8 污泥处理和处置
8.1 一般规定 8.2 污泥浓缩 8.3 污泥消化 8.4 污泥好氧发酵 8.5 污泥机械脱水 8.6 污泥石灰稳定 8.7 污泥干化 8.8 污泥焚烧 8.9 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 8.10 污泥输送和贮存 8.11 除臭
2024-12-6 09:43
8.1 一般规定
8.1.1 污泥处理工艺应根据污泥性质、处理后的泥质标准、当地经济条件、污泥处置出路、占地面积等因素合理选择,包括浓缩、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好氧发酵、脱水、石灰稳定、干化和焚烧等。 8.1.2 污泥的处置方式应根据污泥特性、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最终出路等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利用和填埋等。 8.1.3 污泥处理处置应从工艺全流程角度确定各工艺段的处理工艺。 8.1.4 污水厂污泥产量可
2024-12-6 09:43
8.2 污泥浓缩
8.2.1 浓缩剩余污泥时,重力式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kg/(m²·d)~60kg/(m²·d); 2 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 3 由生物反应池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为99.2%~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为97.0%~98.0%; 4 有效水深宜为4m;
2024-12-6 09:43
8.3 污泥消化
Ⅰ 一般规定 8.3.1 应根据污泥性质、环境要求、工程条件和污泥处置方式,选择经济适用、管理方便的污泥消化工艺。 8.3.2 污泥经消化处理后,其挥发性固体去除率宜大于40%。Ⅱ污泥厌氧消化 8.3.3 有初次沉淀池系统的污水厂,剩余污泥宜和初沉污泥合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当有条件时,污泥可和餐厨垃圾等进行协同处理。 8.3.4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按消化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消化;按消化温度可分为中
2024-12-6 09:43
8.4 污泥好氧发酵
Ⅰ 一般规定 8.4.1 采用好氧发酵的污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含水率不宜高于80%; 2 有机物含量不宜低于40%; 3 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的规定。 8.4.2 污泥好氧发酵系统应包括混料、发酵、供氧、除臭等设施。 8.4.3 污泥好氧发酵工艺可根据物料发酵分段、翻堆方式、供氧方式和反应器类型进行分类,工艺分类和类型宜
2024-12-6 09:42
8.5 污泥机械脱水
Ⅰ 一般规定 8.5.1 污泥机械脱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泥脱水机械的类型应按污泥的脱水性质和脱水泥饼含水率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 2 机械脱水间的布置应按本标准第6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考虑泥饼运输设施和通道。 3 脱水后的污泥应卸入污泥外运设备,或设污泥料仓贮存;当污泥输送至外运设备时,应避免污泥洒落地面,污泥料仓的容量应根据污泥出路和运输条件等确定。
2024-12-6 09:42
8.6 污泥石灰稳定
8.6.1 石灰稳定工艺由脱水污泥给料单元、石灰计量投加单元、混合反应单元、污泥出料输送单元和气体净化单元等组成。进入石灰稳定系统的污泥含水率宜为60%~80%,且不应含有粒径大于50mm的杂质。 8.6.2 石灰稳定工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石灰稳定设施应密闭,配套除尘、除臭设施设备; 2 石灰储料筒仓顶端应设有粉尘收集过滤装置和物位测量装置,且应安装过压保护; 3
2024-12-6 09:42
8.7 污泥干化
8.7.1 污泥干化宜采用热干化,在特定的地区,污泥干化可采用干化场。 8.7.2 污泥热干化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充分考虑热源和进泥性质波动等因素; 2 应充分利用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源; 3 热干化出泥应避开污泥的黏滞区; 4 热干化系统内的氧含量小于3%时,必须采用纯度较高的惰性气体。 8.7.3 污泥热干化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热干化的实际需要确定。污泥
2024-12-6 09:42
8.8 污泥焚烧
8.8.1 污泥焚烧系统的设计应对污泥进行特性分析。 8.8.2 污泥焚烧宜采用流化床工艺。 8.8.3 污泥焚烧区域空间应满足污泥焚烧产生烟气在850℃以上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小于2s。 8.8.4 污泥焚烧设施的设计年运行时间不应小于7200h。 8.8.5 污泥焚烧必须设置烟气净化处理设施,且烟气处理后的排放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烟气净化系统必须设置袋式除尘器。 8.8.6 污泥焚烧的炉
2024-12-6 09:42
8.9 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
8.9.1 污泥的最终处置应考虑综合利用。 8.9.2 污泥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应因地制宜。污泥的土地利用应严格控制污泥中和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园林绿化利用和农用污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处理不达标的污泥不得进入耕地。 8.9.3 用于建材的污泥应根据实际产品要求、工艺情况和污泥掺入量,对污泥中的硫、氯、磷和重金属等的含量设置最高限值。 8.9.4 污泥和生活垃圾混合填埋,污
2024-12-6 09:42
8.10 污泥输送和贮存
8.10.1 污泥输送方式应根据污泥特性选择,应能满足耐用、防尘和防臭气外逸的要求,并应根据输送位置、距离、输送量和输送污泥含水率等合理选择输送设备。 8.10.2 脱水污泥的输送宜采用螺旋输送机、管道输送和皮带输送机三种形式。干化污泥输送宜采用螺旋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和皮带输送机等形式。 8.10.3 螺旋输送机输送脱水污泥,其倾角宜小于30°,且宜采用无轴螺旋输送机。黏稠度高
2024-12-6 09:42
8.11 除臭
Ⅰ 一般规定 8.11.1 排水工程设计时,宜采用臭气散发量少的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并应通过臭气源隔断、防止腐败和设备清洗等措施,对臭气源头进行控制。 8.11.2 污水厂除臭系统宜由臭气源封闭加罩或加盖、臭气收集、臭气处理和处理后排放等部分组成。 8.11.3 污水除臭系统应进行源强和组分分析,根据臭气发散量、浓度和臭气成分选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周边环境要求高的场合宜采用多种处理工艺组合。
2024-12-6 09:42
9 检测和控制
9.1 一般规定 9.2 检测 9.3 自动化 9.4 信息化 9.5 智能化 9.6 智慧排水系统
2024-12-6 09:42
9.1 一般规定
9.1.1 排水工程运行应设置检测系统、自动化系统,宜设置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系统。城镇或地区排水网络宜建立智慧排水系统。 9.1.2 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和环保监督要求确定检测和控制的内容。 9.1.3 检测和控制系统应保证排水工程的安全可靠、便于运行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科学管理和智慧化水平。 9.1.4 检测和控制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和规划的要求。条文说明9.
2024-12-6 09:42
9.2 检测
9.2.1 污水厂进出水应按国家现行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关检测仪表。 9.2.2 下列位置应设相关监测仪表和报警装置: 1 排水泵站:硫化氢(H2S)浓度; 2 厌氧消化区域:甲烷(CH4)、硫化氢(H2S)浓度; 3 加氯间:氯气(Cl2)浓度; 4 地下式泵房、地下式雨水调蓄池和地下式污水厂箱体:硫化氢(H2S)、甲烷(CH4)浓度; 5
2024-12-6 09:4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17 , Processed in 0.102949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