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棉纺织工厂设计标准 GB/T50481-2019
订阅

棉纺织工厂设计标准 GB/T50481-2019

11 供暖通风与空调滤尘
11.1 一般规定 11.2 供暖 11.3 通风 11.4 空调 11.5 滤尘
2024-12-6 15:03
11.1 一般规定
11.1.1 供暖通风与空调滤尘设计应满足生产和安全卫生要求,并应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原则。11.1.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根据工厂所在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11.1.3 车间内空气设计参数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可按本标准附录G中的规定采用。11.1.4
2024-12-6 15:03
11.2 供暖
11.2.1 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面供暖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阻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的有关规定; 2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保证建筑物内表面不结露; 3 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耗热量和得热量确定; 4 工艺设备散热量宜按不低于80%生产负荷计算。11.2.2 供
2024-12-6 15:03
11.3 通风
11.3.1 生产车间通风宜采用空调系统通风,厂区辅助用房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11.3.2 车间通风区域的通风量应满足工艺和卫生要求,并应进行风量平衡及热平衡计算,车间宜维持5Pa~10Pa的正压。11.3.3 天窗通风的浆纱车间、调浆间,应采取预防冬季天窗结露、滴水的措施。11.3.4 送风机的选用设计工况效率不应低于风机最高效率的90%。11.3.5 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风机不宜并联安装
2024-12-6 15:03
11.4 空调
11.4.1 空调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区域以工艺设备发热量为主时,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宜采用逐时计算法,并应取计算综合最大值。 2 机器发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N·n·k1·k2·k3·a (11.4.1) 式中: Q—机器发热量(kW); N&md
2024-12-6 15:03
11.5 滤尘
11.5.1 滤尘系统设计应满足生产工艺、安全和卫生要求。11.5.2 清花、络筒和废棉处理车间的空气含尘浓度不应大于1mg/m³。11.5.3 滤尘器应根据尘杂种类、滤尘风量和滤尘量进行选型和选择滤料。11.5.4 滤尘器应采用不产生火花,连续过滤、集尘、压实和排除的组合式滤尘设备,不应采用沉降室滤尘。11.5.5 滤尘器宜按生产线设置。滤尘机房宜与空调室相邻布置。11.5.6 滤尘管
2024-12-6 15:03
12 动力
12.1 空压 12.2 制冷 12.3 供热
2024-12-6 15:03
12.1 空压
12.1.1 压缩空气站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压缩空气的品质、压力及负荷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空气压缩机选型、单台供气量、台数和供配气系统。12.1.2 空气压缩机供气总量不宜小于工艺设备耗气量的120%。12.1.3 压缩空气管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喷气织机供气管网宜呈环状布置,可采用地下管沟敷设;其他供气管网可枝状布置。 2 主供气管道应向冷凝水排水口倾斜,其坡度不宜小于0.00
2024-12-6 15:03
12.2 制冷
12.2.1 制冷站宜设在车间附房内,应满足防噪、防震要求。12.2.2 冷源形式应根据工厂建设规模、使用特征、冷负荷,以及工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结构,政策,价格及环保政策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确定。12.2.3 冷水机组的选择应满足空气调节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和节能要求。纺纱车间空调宜采用高温冷水机组,机组出水温度应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机组的供回水温差宜加大。12.2.4 空
2024-12-6 15:03
12.3 供热
12.3.1 企业热源的选择,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有限采用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房,其他企业锅炉房或热电联产的余热,当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宜自设锅炉房。12.3.2 热负荷应根据工艺、空调与供暖通风及生活所需的最大热负荷、管网损失和同时使用系数等因素经计算确定。12.3.3 蒸汽参数应符合生产、生活要求;蒸汽凝结水应回收利用,凝结水的回收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高温蒸汽凝结水宜利用其二次蒸汽能量。
2024-12-6 15:03
13 节能环保
13.0.1 棉纺织工厂设计时应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并应遵循以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 1 应合理采用工艺、建筑、结构、设备一体化设计。 2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应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生循环材料使用量宜占所用相应建筑材料总量的10%以上。 3 有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余(废)热,应设置热回收
2024-12-6 15:03
附录A 厂区道路技术指标及与相邻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A.0.1 厂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A.0.1的规定。表A.0.1 厂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A.0.2 厂区道路边缘与相邻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A.0.2的规定。表A.0.2 厂区道路边缘与相邻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2024-12-6 15:03
附录B棉纺织主要工艺流程
B.0.1 环锭纺工艺流程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 环锭纺工艺流程注:1 “●”为推荐采用,“○”为选择采用。 2 精梳准备可根据需要,也可采用条卷一一并卷或预并一一条卷工艺。 3 精梳后采用一道并条时,并条机需配自调匀整装置。B.0.2 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工艺流程应符合表B.0.2的规定。表B.0.2 转杯纺和
2024-12-6 15:03
附录C 主要设备排列间距表
表C 主要设备排列间距续表 C续表 C续表 C续表 C注:1 表中赛络纺细纱机采用集体落纱时,应在“集体落纱细纱机”和“增加吊锭式赛络纺细纱机”的车弄中取大值。 2 采用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经浆联合机等设备组合时,应根据设备的整体情况和传动、运输方式具体排列。 3 采用布卷收卷机(机外大卷取装置)的无梭织机,应根据布卷卷取
2024-12-6 15:03
附录D 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及面积
D.0.1 纺部、加工部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及面积应符合表D.0.1的规定。表D.0.1 纺部、加工部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及面积注:纺部、加工部的主要生产辅助设施面积宜根据企业规模进行调整或合并。D.0.2 织部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及面积应符合表D.0.2的规定。表D.0.2 织部主要生产辅助设施及面积注:织部的主要生产辅助设施面积宜根据企业规模进行调整或合并。
2024-12-6 15:0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83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