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炼钢工程设计规范 GB50439-2015
订阅

炼钢工程设计规范 GB50439-2015

6.1 工艺设计
6.1.1 新建超高功率电炉宜包含下列配套技术: 1 偏心炉底出钢及留钢留渣操作技术; 2 管式水冷炉壁和水冷炉盖; 3 水冷铜钢复合或铝合金导电横臂; 4 炉壁集束射流氧枪与喷碳枪; 5 泡沫渣埋弧冶炼技术; 6 电炉与钢包机械化加料系统; 7 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8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9 机械化拆炉与修炉设施; 10 电炉余
2024-12-4 09:41
6.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6.2.1 入炉废钢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废钢铁》GB 4223的有关规定。6.2.2 废钢的堆密度不应小于0.7t/m3,轻、中、重废钢应合理搭配,单块废钢的尺寸和重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废钢铁》GB 4223的有关规定。6.2.3 对入厂废钢进行分拣,剔除有色金属、有机物、密闭容器、爆炸物等,应根据废钢来源和质量情况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废钢堆场面积应满足1个月~2个月废钢用量。6.2.
2024-12-4 09:41
6.3 工艺设备
6.3.1 电炉的容量系列应为:20t、30t、50t、60t、70t、90t、100t、120t、150t、180t、200t、220t、250t、300t、320t、350t。新建电炉炼钢车间宜选用系列规定的容量,且不应小于70t。6.3.2 电炉容量与炉壳直径、变压器额定功率的配置关系宜符合表6.3.2的规定。表6.3.2 电炉容量与炉壳直径、变压器额定功率的配置关系6.3.3 电炉宜采用全
2024-12-4 09:40
6.4 电炉车间布置与厂房
6.4.1 电炉炼钢车间的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炉炼钢车间主厂房宜采用依次由炉子跨、加料跨、炉外精炼和(或)钢包转运跨多跨并列毗连的布置形式。炉子跨与加料跨也可采用与精炼以后各跨垂直布置的形式,也可采用电炉和炉外精炼同跨布置与连铸浇注跨并列毗连的布置形式。 2 炉容量小于50t的电炉车间,可不设加料跨,可在炉旁设简易加料设施。6.4.2 电炉炼钢车间主厂房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
2024-12-4 09:40
7 炉外精炼
7.1 工艺设计 7.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7.3 工艺设备 7.4 工艺布置
2024-12-4 09:40
7.1 工艺设计
7.1.1 炉外精炼装置的设计,应从优化炼钢-连铸总体生产工艺、满足产品品种质量要求出发,结合投资费用、生产成本、介质供应条件等因素,从下列炉外精炼工艺方式中选用一种或数种与初炼炉和连铸机组成完整的生产作业线: 1 钢包吹氩; 2 LF; 3 CAS/CAS-OB; 4 AOD; 5 VD; 6 VOD; 7 RH; 8 RH-TB; 9 WF
2024-12-4 09:40
7.2 原材料准备及供应
7.2.1 炉外精炼用铁合金成分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高品位铁合金,特殊情况下应采用90%硅铁和金属锰; 2 精炼超低碳钢时,对最后调整成分用的铁合金应严格限制碳含量; 3 铁合金的粒度,非真空精炼应为5mm~50mm,真空精炼应为5mm~30mm; 4 铁合金在储存运输中应防止混料,并应防雨和防潮湿。7.2.2 造渣用石灰应为新鲜的冶
2024-12-4 09:40
7.3 工艺设备
7.3.1 精炼用钢包的内型,其钢水部分的直径与高度比应为0.9~1.1,钢液面以上的自由空间高度应根据不同精炼方法,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单独用于RH应为400mm~600mm; 2 单独用于LF应为500mm~600mm; 3 用于VD应为800mm~1000mm; 4 用于VOD应为1200mm以上。7.3.2 LF精炼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备的变压器单位
2024-12-4 09:40
7.4 工艺布置
7.4.1 炉外精炼装置在车间中的平面位置应满足与炼钢炉、连铸机的配合关系,并宜设在精炼和(或)钢包转运跨内的出钢线与连铸机大包回转台之间的区域内。7.4.2 炉外精炼装置宜离线布置,可采用高架式或坑式。新建炼钢车间宜采用高架式布置。7.4.3 真空精炼装置的真空泵与加料系统,宜布置于转炉车间的炉子跨或电炉车间的加料跨,也可在邻近主厂房处设单独的真空泵房,真空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40m。7.4.4
2024-12-4 09:40
8 炉渣处理
8.1 总体工艺设计 8.2 转炉渣 8.3 电炉渣 8.4 精炼渣和铸余渣 8.5 铁水预处理渣 8.6 不锈钢渣 8.7 工艺设备 8.8 工艺布置
2024-12-4 09:40
8.1 总体工艺设计
8.1.1 炉渣处理可采用下列工艺方法:热闷法、热泼法、滚筒法、风淬法、水淬法、浅盘法、格栅法、浸泡法、空冷和喷淋法。8.1.2 渣处理宜采用全程渣不落地工艺,提高环保水平和处理效率。8.1.3 渣处理工艺应控制渣中游离氧化钙含量,满足后续不同使用要求,处理后渣的粒度不宜大于100mm。8.1.4 渣处理装置的能力应满足每小时最大产渣量的要求。8.1.5 渣处理车间应设置事故渣处理设施。8.1.6
2024-12-4 09:40
8.2 转炉渣
8.2.1 转炉宜采用炉下渣罐车运往炉渣间的出渣方式,当采用抱罐汽车运输炉下渣罐时,应按固定路线运输。8.2.2 转炉炉渣、双联法脱磷渣和脱碳渣宜分类进行处理。炉渣需进一步加工时,应另设炉渣加工间。8.2.3 转炉渣处理宜采用热闷法、热泼法、滚筒法或浅盘法。
2024-12-4 09:40
8.3 电炉渣
8.3.1 电炉渣可采用炉下渣罐车,也可采用抱罐汽车将液渣运至炉渣间处理。8.3.2 电炉渣处理工艺方法宜采用热泼法、滚筒法或热闷法,也可采用风淬法。
2024-12-4 09:40
8.4 精炼渣和铸余渣
8.4.1 精炼渣或铸余渣处理可通过抱罐车将铸余渣运至渣处理间,在采用环保条件好的处理工艺时,也可就近设置,直接利用钢水接受跨行车吊运。8.4.2 精炼渣或铸余渣处理宜采用格栅法、热泼法或热闷法。
2024-12-4 09:40
8.5 铁水预处理渣
8.5.1 铁水预处理渣宜采用抱罐车运至渣处理间,也可采用渣罐运输车运至炉渣间。8.5.2 铁水预处理渣的处理工艺宜采用浸泡法、热泼法或热闷法。
2024-12-4 09:4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3 , Processed in 0.11251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