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310-2013
订阅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310-2013

11.3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11.3.1 高等学校应设置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中等和初等教育学校宜设置数字化图书馆系统。11.3.2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应支持信息的采集、检索、发布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11.3.3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应能向用户提供书目信息、全文、音视频信息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检索,并宜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服务。11.3.4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宜含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11.3.
2024-12-6 10:43
11.4 学校门户网站
11.4.1 高等和中等教育学校宜设置门户网站系统,初等教育学校可设置门户网站系统。11.4.2 学校门户网站宜包含电子邮件、计数器、BBS、招生信息、新闻发布系统、人才交流等应用模块。11.4.3 学校门户网站应具有防止恶意攻击的安全措施,并应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权限。条文说明11.4.1 门户网站是一个应用框架,将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
2024-12-6 10:43
11.5 智能卡应用系统
11.5.1 高等和中等教育学校的图书馆、食堂、浴室、宿舍、学生超市、体育馆等宜设置校园智能卡应用系统。11.5.2 校园智能卡应用系统宜具有身份识别、出入口控制、图书借阅、考勤签到、车辆管理和消费等功能,并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智能卡的设计。不同场所使用的智能卡的功能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办公楼和教学楼可设置身份识别、出入口控制、考勤签到管理系统; 2 图书馆可设置身份识别、图
2024-12-6 10:43
11.6 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
11.6.1 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应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并应满足网络审计的要求。 11.6.2 校园网安全管理对象应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传输介质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安全等。 11.6.3 校园网安全管理系统应具有防范内部及外界威胁风险的功能,并可采取下列安全防范措施: 1 采取传导防护、辐射防护、电磁兼容环境防护等物理安全措施; 2
2024-12-6 10:43
12 校园公共安全系统
12.1 一般规定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2.4 应急响应系统
2024-12-6 10:43
12.1 一般规定
12.1.1 校园公共安全系统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公共安全管理要求及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并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维护方便。12.1.2 校园公共安全系统宜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关于学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配置规定,选择配置相关的系统。12.1.3 当校园设有应急响应
2024-12-6 10:43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2.1 教育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12.2.2 当教育建筑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下列场所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体育馆、大空间实验室、会堂、大厅等无遮挡或不具备分隔条件的高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选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等; 2 在需要监测电气设施与设备
2024-12-6 10:42
12.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2.3.1 教育建筑应根据其风险等级确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防护级别。12.3.2 教育建筑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按纵深防护的原则,确定防护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范围,并宜包括下列设防区域或部位: 1 周界:建筑物周界、建筑物地面层和顶层的外墙、广场等; 2 出入口:校园出入口、建筑物出入口、重要区域或部位的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等; 3 通道:建筑物内主要通道、门
2024-12-6 10:42
12.4 应急响应系统
12.4.1 校园应急响应系统的功能设置应有利于加强安全防范,并应安全可靠。12.4.2 入侵报警系统发生报警时,宜能启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录像。12.4.3 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解锁相关疏散通道。12.4.4 当警情发生时,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宜能联动封锁相关通道的门。12.4.5 在火灾情况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宜能自动监视和记录火灾现场的画面,且视频监控系统宜
2024-12-6 10:42
13 电气设备抗震安全
13.1 一般规定 13.2 电气设施选址及布置 13.3 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2024-12-6 10:42
13.1 一般规定
13.1.1 本章适用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教育建筑配变电所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抗震设防。13.1.2 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气设备抗震安全,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必要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13.1.3 当学校的某些场所被确定为城市紧急避难疏散场所时,其照明、供水、供电及通信设施的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有关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并预留自备发电机的安装条件。条文说明13.1.1 地
2024-12-6 10:42
13.2 电气设施选址及布置
13.2.1 学校配变电所应根据校园的地质和地形,选择在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进行布置,避开不利和危险地段。13.2.2 校园内不应采用杆上变压器安装方式。室外配变电装置应设置封闭围栏,并应设警示牌。13.2.3 预装式变电站不宜在基本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使用。条文说明13.2.1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将建筑场地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具体见表4。表4 建筑场地
2024-12-6 10:42
13.3 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13.3.1 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应与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相适应。13.3.2 电力变压器和6kV~35kV开关柜的抗震能力不应低于表13.3.2的规定。表13.3.2 电力变压器和6kV~35kV开关柜的抗震能力 注:g为重力加速度。13.3.3 开关柜、配电及控制柜(屏)、直流屏等电气设备应采取防柜(屏)内电器松动、滑动、倾倒、震脱等抗震措施。13.3.4 电气设备及装置安装采用的金属螺
2024-12-6 10:42
14 电气节能
1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14.2 照明系统的节能 14.3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2024-12-6 10:42
1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14.1.1 教育建筑配变电所的选址应依据校园电气总体设计,接近负荷中心,其供电电压等级应符合本规范第4.3.1条的规定。14.1.2 教育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合理选取用电负荷需要系数,并确定变压器容量和台数。变压器选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的规定,并宜符合节能评价值的规定。14.1.3 补偿无功功率宜采用在配变电所内集中补偿和在用电设
2024-12-6 10:4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09886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