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
订阅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

7.3 普通钢筋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计算
7.3.1 采用普通钢筋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简支梁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1 估算预应力下撑式拉杆的截面面积Ap: (7.3.1-1)式中:Ap——预应力下撑式拉杆的总截面面积(mm2); ƒpy——下撑式钢拉杆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h02——由下撑式拉杆中部水平
2024-12-6 11:39
7.4 型钢预应力撑杆的加固计算
7.4.1 采用预应力双侧撑杆加固轴心受压的钢筋混凝土柱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1 确定加固后轴向压力设计值N; 2 按下式计算原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N0设计值; (7.4.1-1)式中:φ——原柱的稳定系数; Ac0——原柱的截面面积(mm²); ƒc0—&md
2024-12-6 11:39
7.5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
7.5.1 钢绞线的布置(图7.5.1)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绞线应成对布置在梁的两侧;其外形应为设计所要求的折线形;钢绞线形心至梁侧面的距离宜取为40mm。 图7.5.1 钢绞线的几种布置方式1—钢垫板;2—锚具;3—无粘结钢绞线;4—支承垫板;5—钢吊棍;6—拉紧螺栓 2 钢绞线跨中水平段的支承点,对纵向张拉
2024-12-6 11:39
7.6 普通钢筋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
7.6.1 采用普通钢筋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梁,当其加固的张拉力不大于150kN,可用两根HPB300级钢筋;当加固的预应力较大,宜用HRB400级钢筋。 2 预应力下撑式拉杆中部的水平段距被加固梁下缘的净空宜为30mm~80mm。 3 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图7.6.1)的斜段宜紧贴在被加固梁的梁肋两旁;在被加固梁下应设厚度不
2024-12-6 11:39
7.7 型钢预应力撑杆构造规定
7.7.1 采用预应力撑杆进行加固时,其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撑杆用的角钢,其截面不应小于50mm×50mm×5mm。压杆肢的两根角钢用缀板连接,形成槽形的截面;也可用单根槽钢作压杆肢。缀板的厚度不得小于6mm,其宽度不得小于80mm,其长度应按角钢与被加固柱之间的空隙大小确定。相邻缀板间的距离应保证单个角钢的长细比不大于40。 2 压杆肢末端的传
2024-12-6 11:39
8 外包型钢加固法
8.1 设计规定8.2 外粘型钢加固计算8.3 构造规定
2024-12-6 11:39
8.1 设计规定
8.1.1 外包型钢加固法,按其与原构件连接方式分为外粘型钢加固法和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均适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柱及梁的加固。8.1.2 当工程要求不使用结构胶粘剂时,宜选用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也称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原柱完好,但需提高其设计荷载时,可按原柱与型钢构架共同承担荷载进行计算。此时,型钢构架与原柱所承受的外力,可按各
2024-12-6 11:39
8.2 外粘型钢加固计算
8.2.1 采用外粘型钢(角钢或扁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8.2.1)式中:N——构件加固后轴向压力设计值(kN);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加固后的截面尺寸,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采用; ψsc—&mda
2024-12-6 11:39
8.3 构造规定
8.3.1 采用外粘型钢加固法时,应优先选用角钢;角钢的厚度不应小于5mm,角钢的边长,对梁和桁架,不应小于50mm,对柱不应小于75mm。沿梁、柱轴线方向应每隔一定距离用扁钢制作的箍板(图8.3.1)或缀板(图8.3.2a、b)与角钢焊接。当有楼板时,U形箍板或其附加的螺杆应穿过楼板,与另加的条形钢板焊接(图8.3.1a、b)或嵌入楼板后予以胶锚(图8.3.1c)。箍板与缀板均应在胶粘前与加固角
2024-12-6 11:39
9 粘贴钢板加固法
9.1 设计规定9.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9.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9.4 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9.5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9.6 构造规定
2024-12-6 11:39
9.1 设计规定
9.1.1 本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本方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一侧配筋率小于0.2%的构件加固。9.1.2 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9.1.3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将钢板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轴向应力作用。9.1.4 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上的钢板
2024-12-6 11:39
9.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9.2.1 采用粘贴钢板对梁、板等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外贴钢板的拉应变εsp应按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设确定; 2 钢板应力σsp取等于拉应变εsp与弹性模量Esp的乘积; 3 当考虑二次受力影响
2024-12-6 11:39
9.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9.3.1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应采用胶粘的箍板进行加固,箍板宜设计成加锚封闭箍、胶锚U形箍或钢板锚U形箍的构造方式(图9.3.1a),当受力很小时,也可采用一般U形箍。箍板应垂直于构件轴线方向粘贴(图9.3.1b);不得采用斜向粘贴。图9.3.1 扁钢抗剪箍及其粘贴方式1—扁钢;2—胶锚;3—粘贴钢板压条;4—板;5—钢板底面
2024-12-6 11:39
9.4 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9.4.1 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大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柱时,应将钢板粘贴于构件受拉区,且钢板长向应与柱的纵轴线方向一致。 9.4.2 在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受拉边混凝土表面上粘贴钢板加固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9.4.2-1) (9.4.2-2) (9.4.2-3) (9.4.2-4)式中:N——加固后轴
2024-12-6 11:39
9.5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9.5.1 采用外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时,应按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置方式,将钢板粘贴于相应位置的混凝土表面上,且应处理好端部的连接构造及锚固。 9.5.2 轴心受拉构件的加固,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式确定: (9.5.2) 式中:N——加固后轴向拉力设计值; ƒsp——加固钢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9.5.3
2024-12-6 11:3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09796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