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
订阅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

4.6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4.6.1 采用钢丝绳网-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以下简称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其聚合物品种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重要结构的加固,应选用改性环氧类聚合物配制; 2 对一般结构的加固,可选用改性环氧类、改性丙烯酸酯类、改性丁苯类或改性氯丁类聚合物乳液配制; 3 不得使用聚乙烯醇类、氯偏类、苯丙类聚合物以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配制; 4 在结构加固工
2024-12-6 11:40
4.7 阻锈剂
4.7.1 既有混凝土结构钢筋的防锈,宜按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采用喷涂型阻锈剂。承重构件应采用烷氧基类或氨基类喷涂型阻锈剂。 4.7.2 喷涂型阻锈剂的质量应符合表4.7.2的规定。表4.7.2 喷涂型阻锈剂的质量 4.7.3 喷涂型阻锈剂的性能应符合表4.7.3的规定。表4.7.3 喷涂型阻锈剂的性能指标 注:对亲水性的阻锈剂,宜在增喷附加涂层后测定其氯离子含量降低率。 4.7.4 对掺加氯盐
2024-12-6 11:40
5 增大截面加固法
5.1 设计规定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5.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5.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5.5 构造规定
2024-12-6 11:40
5.1 设计规定
5.1.1 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 5.1.2 采用本方法时,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3。 5.1.3 当被加固构件界面处理及其粘结质量符合本规范规定时,可按整体截面计算。 5.1.4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5.1.5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
2024-12-6 11:40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5.2.1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受弯构件时,应根据原结构构造和受力的实际情况,选用在受压区或受拉区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加层的加固方式。 5.2.2 当仅在受压区加固受弯构件时,其承载力、抗裂度、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及挠度的计算和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关于叠合式受弯构件的规定进行。当验算结果表明,仅需增设混凝土叠合层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时,也应按构造要求配置受压钢筋和分
2024-12-6 11:40
5.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5.3.1 受弯构件加固后的斜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当hw/b≤4时V≤0.25βcƒcbh0 (5.3.1-1) 2 当hw/b≥6时V≤0.20βcƒcbh0 (5.3.1-2) 3 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中:V——构件加固后剪力设计值(
2024-12-6 11:40
5.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5.4.1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图5.4.1)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式确定: (5.4.1) 式中:N——构件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 φ——构件稳定系数,根据加固后的截面尺寸,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值采用; Ac0、Ac—
2024-12-6 11:40
5.5 构造规定
5.5.1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新增截面部分,可用现浇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浇筑而成。也可用掺有细石混凝土的水泥基灌浆料灌注而成。 5.5.2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原构件混凝土表面应经处理,设计文件应对所采用的界面处理方法和处理质量提出要求。一般情况下,除混凝土表面应予打毛外,尚应采取涂刷结构界面胶、种植剪切销钉或增设剪力键等措施,以保证新旧混凝土共同工作。 5.5.3 新增混凝土层
2024-12-6 11:40
6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6.1 设计规定6.2 加固计算6.3 构造规定
2024-12-6 11:40
6.1 设计规定
6.1.1 本方法适用于承重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局部加固6.1.2 采用本方法加固梁式构件时,应对原构件加以有效的支顶。当采用本方法加固柱、墙等构件时,应对原结构、构件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承载状态进行验算、观测和控制,置换界面处的混凝土不应出现拉应力,当控制有困难,应采取支顶等措施进行卸荷。6.1.3 采用本方法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其非置换部分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现场检测结果
2024-12-6 11:40
6.2 加固计算
6.2.1 当采用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6.2.1)式中:N——构件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 φ——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值采用; αc——置换部分新增混凝土的强度
2024-12-6 11:40
6.3 构造规定
6.3.1 置换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构件混凝土提高一级,且不应低于C25。6.3.2 混凝土的置换深度,板不应小于40mm;梁、柱,采用人工浇筑时,不应小于60mm,采用喷射法施工时,不应小于50mm。置换长度应按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检测及验算结果确定,但对非全长置换的情况,其两端应分别延伸不小于100mm的长度。6.3.3 梁的置换部分应位于构件截面受压区内,沿整个宽度剔除(图6.3.3a),
2024-12-6 11:39
7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7.1 设计规定7.2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计算7.3 普通钢筋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计算7.4 型钢预应力撑杆的加固计算7.5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7.6 普通钢筋体外预应力构造规定7.7 型钢预应力撑杆构造规定
2024-12-6 11:39
7.1 设计规定
7.1.1 本方法适用于下列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 1 以无粘结钢绞线为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时,宜用于连续梁和大跨简支梁的加固; 2 以普通钢筋为预应力下撑式拉杆时,宜用于一般简支梁的加固; 3 以型钢为预应力撑杆时,宜用于柱的加固。7.1.2 本方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一侧配筋率小于0.2%的构件)的加固。7.1.3 采用体外预应力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
2024-12-6 11:39
7.2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计算
7.2.1 采用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受弯构件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假定钢绞线的应力等于施加预应力时的张拉控制应力,亦即假定钢绞线的应力增量值与预应力损失值相等。 2 当采用一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两跨;或当采用两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四跨时,距张
2024-12-6 11:3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7 , Processed in 0.10140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