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地铁快线设计标准 CJJ/T298-2019
订阅

地铁快线设计标准 CJJ/T298-201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铁快线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metro expressCJJ/T298-2019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0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30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地铁快线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地铁快线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298-2019,自
2024-12-4 16:26
1 总则
1.0.1 为使地铁快线工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适用、运行高效、节能环保的目标,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站站停追踪运行或快慢车组合运行,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120km/h的钢轮钢轨地铁快线新建工程的设计。1.0.3 地铁快线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近期和远期。初期应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应为建成通车后第10年,远期应为建成通车后第25年。1.
2024-12-4 16:26
2 术语
2.0.1 地铁快线 metro express 列车正常运行条件下,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120km/h的全封闭线路运行的大运量和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2 服务标准 service standard 规划设计线路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平均旅行速度、车辆座席率和有效站立设计标准、列车最大和最小运行间隔,以及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等为乘客服务的主要技术指标。2.0.3 系统设计
2024-12-4 16:26
3 基本规定
3.0.1 地铁快线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线路的服务标准应符合线路功能定位的要求。3.0.2 地铁快线服务标准、线站位布设、运营组织与管理、系统运输能力与设计规模应符合线路功能定位、运能需求和建设时序的要求。3.0.3 规划复合功能的超长线路,经快慢车组合运行客流预测分析,根据规划功能需求或具备客流时间效益时,可采用快慢车组合运营。快慢车组合运
2024-12-4 16:26
4 运营组织与信号控制
4.1 运营组织 4.2 信号控制
2024-12-4 16:26
4.1 运营组织
4.1.1 运营组织方案应确定全线运行模式、列车运行交路、行车计划、旅行速度、配线等;列车运行交路及配线应满足运营灵活性的需求。 4.1.2 地铁快线系统设计能力应满足快慢车组合运行不小于20对/h、站站停追踪运行不小于30对/h的要求。线路设施及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能力应根据地铁快线运行模式下的较大值进行控制。 4.1.3 土建工程、信号系统、牵引供电、隧道通风系统、车辆基地等设计能力和规模应满足
2024-12-4 16:26
4.2 信号控制
4.2.1 信号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地铁快线运行速度及最小行车间隔要求,并应符合故障-安全原则。4.2.2 ATP系统限制速度不得高于地铁快线最高限制速度。ATO运行速度最大值应根据车辆、信号和线路条件计算确定,其与ATP系统限制速度的差值不宜大于12km/h,ATP系统紧急制动触发速度与ATO运行速度最大值之差不应大于5km/h。4.2.3 信号系统应采取防病毒入侵、防黑客攻击等保护措施,并应满足国
2024-12-4 16:26
5 车辆与限界
5.1 车辆5.2 限界
2024-12-4 16:26
5.1 车辆
5.1.1 车辆选型应根据预测客流量、环境条件、线路条件、运输能力要求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5.1.2 地铁快线车辆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车辆动态密封指数应符合本标准第8.2.2条的规定。5.1.3 地铁快线车辆的技术规格宜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1.3 地铁快线车辆的技术规格续表 5.1.3注:1 ΔL代表流线型车头附加长度,其取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1.13条的规定;
2024-12-4 16:26
5.2 限界
5.2.1 地铁快线限界应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相关限界标准的制定应根据最高限制速度进行检算。运行速度小于100km/h的区间限界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执行。5.2.2 车辆限界按隧道内外区域可分为隧道内车辆限界和隧道外车辆限界;按列车运行区域可分为区间车辆限界和站台计算长度内车辆限界。5.2.3 车辆限界按所处地段可分为直线车辆限界和曲线车辆限界;设备限
2024-12-4 16:26
6 线路与轨道
6.1 线路6.2 轨道
2024-12-4 16:26
6.1 线路
6.1.1 线路最大允许超高值不应大于150mm;最大欠超高值不应大于61mm,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75mm。6.1.2 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 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m)6.1.3 缓和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间应设置三次抛物线型的缓和曲线; 2 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列车运行速度以及曲线超高设置等因素,按表6.1.3
2024-12-4 16:26
6.2 轨道
6.2.1 轨道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线宜采用同种类型的无砟轨道,地面线可采用有砟轨道,不同形式轨道结构间应设置轨道过渡段; 2 无砟道床宜采用锚固措施加强道床结构与下部基础的连接; 3 正线无砟道床宜铺设双块式、长枕埋入式或预制板式轨道结构; 4 扣件应满足安全行车及防腐要求,且绝缘性能应满足供电、信号等系统要求; 5 无砟道床面应作为疏散通道,道床步行面应平
2024-12-4 16:26
7 土建工程
7.1 越行站 7.2 区间隧道 7.3 区间桥梁 7.4 区间设施 7.5 设备安装 7.6 站台屏蔽门 7.7 区间防护门
2024-12-4 16:26
7.1 越行站
7.1.1 越行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采用快慢车组合运行的线路,应明确越行站设置和越行站站台形式与功能。越行站的站台规模、楼扶梯布置应根据运营功能进行设计。 2 越行通过站台除应满足行车组织正常运营功能外,还应结合区间防灾要求明确越行站台防灾疏散功能。7.1.2 快慢车组合运行的车站站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快慢车组合运行的车站站台宽度应满足不等间隔停站站台最大乘客集散量
2024-12-4 16:26
1234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47 , Processed in 0.10322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