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订阅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immersed tunnel GB/T 51318-201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9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 第13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沉管法隧
2024-12-4 16:25
1 总则
1.0.1 为使沉管法隧道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耐久适用,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管节采用沉管法的隧道结构勘察与设计。1.0.3 沉管法隧道结构勘察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2 从结构体系上分,沉管法隧道有钢筋混凝土隧道和钢壳隧道两种。钢壳隧道主要用于早期的沉管法隧道建设,尤其是北美地区。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起源于欧
2024-12-4 16:25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2024-12-4 16:25
2.1 术语
2.1.1 沉管法隧道 immersed tunnel 在水域中主要由若干预制完成的基本结构单元,将其通过浮运、沉放、水下对接形成的隧道。2.1.2 管节 element 一次或分次预制完成,可实施浮运、沉放、水下对接组成沉管结构的基本单元。2.1.3 浮运 floating transportation 管节预制完成后,浮于水面,将其拖运到指定位置的过程。2.1.4 沉放 im
2024-12-4 16:25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C——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Ff——管节浮力设计值; Gb——舾装、压舱及覆盖层等有效压重标准值; Gs——管节自重标准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Rd——结构构
2024-12-4 16:25
3 基本规定
3.0.1 沉管法隧道设计前应进行工程调查与勘测工作。3.0.2 沉管法隧道宜进行总体设计。3.0.3 沉管法隧道设计内容应包括运营期间的健康监测要求。3.0.4 沉管法隧道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需求确定主要设计指标。3.0.5 沉管法隧道应加强施工期间环境条件、施工状况的监测工作,实施信息化设计。 条文说明3.0.1 沉管法隧道对航运、水文、水下地形等基础条件非常敏感,与一般水下隧道不同,常规的工
2024-12-4 16:25
4 工程调查与勘测
4.1 一般规定 4.2 工程调查 4.3 工程勘测
2024-12-4 16:25
4.1 一般规定
4.1.1 工程调查与勘测应根据沉管法隧道的技术特点、设计要求和所在区域条件,采用相应的方法。搜集和调查的资料应准确可靠,勘测精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1.2 工程勘测方法及勘测工作量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程结构设置以及不同勘测手段的特殊性等确定。
2024-12-4 16:25
4.2 工程调查
4.2.1 工程调查应根据沉管法隧道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目的、要求,针对隧道结构特点和规模,确定搜集、调查资料的内容、范围和深度要求。4.2.2 工程调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现状及规划资料,包括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港口码头、航道运输、堤岸防护等; 2 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雾况、风向、风速等; 3 水文地质资料,包括水位、波浪、流速、流向、水温、重度、水质、防洪标
2024-12-4 16:25
4.3 工程勘测
4.3.1 隧道勘测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分阶段进行。勘测阶段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测、初步勘测和详细勘测,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测。4.3.2 水下地形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下地形测量应与陆上地形测量互相衔接; 2 可行性研究阶段,水下地形应以搜集既有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应满足相关审批部门的要求; 3 初步设计阶段的测绘比例宜采用1:1000~1:2000,测绘范围
2024-12-4 16:25
5 总体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隧道位置选择 5.3 几何设计 5.4 控制性技术方案
2024-12-4 16:25
5.1 一般规定
5.1.1 总体设计应包括隧道位置、线形、断面、干坞、管节浮运与沉放等内容。5.1.2 路线设计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应协调好与周边建(构)筑物、航道、地下管线间的关系。5.1.3 隧道设计应满足城市、堤防、航道、码头等远期规划实施后现状环境改变时隧道结构的安全。5.1.4 结构设计应符合使用条件、结构类型、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要求,并满足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功能等要求。
2024-12-4 16:25
5.2 隧道位置选择
5.2.1 隧道位置应避开滑坡、泥石流、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地段。5.2.2 隧道位置应根据地震活动性及工程地质条件选择抗震有利地段,无法满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5.2.3 隧道位置宜选择在水文、河势稳定以及河床平缓地段,基槽底最大水深不宜大于50m,水流速度窗口期满足管节浮运、沉放施工作业的要求。5.2.4 隧道位置选择应满足水文和航运条件,有利于隧道施工和环境保护,减少对驳岸、码头等既有构筑物的不良
2024-12-4 16:25
5.3 几何设计
5.3.1 隧道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中心线与航道中心线、堤岸治导线宜正交或大角度斜交; 2 隧道沉管段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不满足时宜结合隧道功能、管节长度、断面宽度、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平曲线半径。5.3.2 隧道总平面设计应满足隧道运营期管养维护、防灾救援等综合要求。5.3.3 隧道纵断面线形应根据地形、地貌等工程建设条件确定。5.3.4 隧道应埋设在规划航道底
2024-12-4 16:25
5.4 控制性技术方案
5.4.1 干坞方案应根据工程投资、工期筹划、管节数量以及场地、航道、水文等条件确定。5.4.2 隧道两端岸上衔接段方案应与干坞方案及管节预制工期匹配。5.4.3 管节浮运方式应根据干坞形式、航道条件、浮运距离、水文和气象等因素确定。5.4.4 管节沉放方式应根据航道条件、水文环境、管节结构、施工装备等因素确定。5.4.5 最终接头位置和结构形式应根据航道条件、隧道埋深、干坞方案、工期筹划等因素确
2024-12-4 16:25
1234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50 , Processed in 0.35109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