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订阅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13.3 工厂化干坞
13.3.1 干坞场地分区及规模应根据管节预制生产流水线工艺方案确定,分区应包括钢筋加工区、管节预制区、浅坞区、深坞区等。13.3.2 钢筋加工区、管节预制区应搭建加工厂房,管节预制区尚应采取混凝土养护保温措施。13.3.3 管节预制区与浅坞区间应设置防水的隔离闸门。13.3.4 管节预制区与浅坞区坞底应采用相同标高,且此标高不应低于设计最高水位。13.3.5 深坞区坞底标高Ha可按下式确定:
2024-12-4 16:24
13.4 移动干坞
13.4.1 移动干坞选择的驳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驳船甲板面的有效使用面积除应满足最大管节外包尺寸外,还应满足管节外模板架设、外部人行楼梯安装、内模板退出空间等施工场地要求; 2 驳船的最大载重量不应小于最大管节重量及其他临时施工机械重量; 3 驳船的刚度应满足管节预制精度要求; 4 驳船应具有下潜功能,最大下潜深度应满足管节与驳船分离要求; 5 对管节预制、拖航
2024-12-4 16:24
14 结构防水
14.1 一般规定 14.2 结构防水 14.3 接头、接缝防水
2024-12-4 16:24
14.1 一般规定
14.1.1 沉管法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功能、使用要求、构造特点、内外水压、施工条件等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防水使用年限、防水等级、防水技术指标; 2 管节防水混凝土; 3 管节接头防水; 4 管节混凝土外防水、防腐层; 5 管节混凝土接缝防水。14.1.2 沉管法隧道主体结构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隧道运营期最大水深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
2024-12-4 16:24
14.2 结构防水
14.2.1 管节为整体式结构形式时,管节混凝土宜设置全包外防水层。全包外防水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板可采用钢板、带肋的PVC塑料板等耐冲击、防水、防腐蚀类材料; 2 侧墙与顶板可采用涂料或自粘性卷材,特殊部位应设置附加层,顶板、顶板与侧墙转角处的防水层应设置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宜采取保护措施。14.2.2 管节采用工厂化干坞制作的节段式结构形式时,管节混凝土可不设置全包外防水层
2024-12-4 16:24
14.3 接头、接缝防水
14.3.1 管节接头应采用GINA止水带与OMEGA止水带构成双道防水线。14.3.2 管节接头的GINA止水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管节接头所承受的水压及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形量,确定GINA止水带的断面构造形式、断面尺寸、压力与压缩变形特性; 2 GINA止水带的材质宜为天然橡胶,其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GB 18173.2的相关
2024-12-4 16:24
15 耐久性
15.0.1 沉管法隧道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进行耐久性设计。15.0.2 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 2 有利于减轻环境作用的结构形式、布置和构造措施; 3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及耐久性指标; 4 与结构耐久性有关的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施工控制及验收要求; 5 管节结构预留预埋设施耐久性要求;
2024-12-4 16:24
16 抗震
16.1 一般规定 16.2 地震作用计算 16.3 抗震验算
2024-12-4 16:23
16.1 一般规定
16.1.1 沉管法隧道应进行抗震设计。16.1. 2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结构不破坏或轻微破坏,可保持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2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结构可能损坏但经修补后仍可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局部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16.1.3 沉管法隧道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
2024-12-4 16:23
16.2 地震作用计算
16.2.1 隧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结构应分别计算沿结构横向和纵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对于地基刚度或顶部荷载突变的隧道结构,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竖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应小于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65%; 3 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应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或时程分析法。16.2.2 隧道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应进行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
2024-12-4 16:23
16.3 地震验算
16.3.1 隧道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表16.3.1采用;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表16.3.1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注: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
2024-12-4 16:23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2024-12-4 16:23
引用标准名录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3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6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7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 8 《混凝土结构耐
2024-12-4 16:23
123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48 , Processed in 0.10045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