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订阅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 GB/T 51318-2019

6 材料
6.0.1 工程材料的选用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确定。6.0.2 管节主体结构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6.0.3 管节主体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以及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等应符合耐久性要求,并应满足抗裂、抗渗、抗冻、抗腐蚀性等要求。6.0.4 管节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预应力管节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2024-12-4 16:25
7 荷载和组合
7.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7.2 荷载组合
2024-12-4 16:25
7.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7.1.1 沉管法隧道结构上作用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其分类应符合表7.1.1的规定。表7.1.1 沉管法隧道作用荷载分类续表7.1.17.1.2 荷载应根据隧道功能、地质特征、埋置深度、结构特征、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7.1.3 永久荷载标准值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结构自重应按结构设计尺寸、压舱混凝土厚度、防锚层厚度及材料重度标准值计算; 2 隧道
2024-12-4 16:24
7.2 荷载组合
7.2.1 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在施工或运营期间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取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7.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沉管法隧道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其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1;次要
2024-12-4 16:24
8 结构计算
8.1 一般规定 8.2 浮力计算 8.3 管节静力计算 8.4 舾装件计算
2024-12-4 16:24
8.1 一般规定
8.1.1 沉管法隧道结构应进行管节预制、系泊、浮运、沉放等施工工况和正常运营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变形、稳定性、抗浮和沉降等计算分析。8.1.2 管节结构应就其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不同工况下可能出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结构分析,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条文说明8.1.1 沉管隧道施工工况复杂,每种工况都需要进行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变形计算主要指管节结构变形、管
2024-12-4 16:24
8.2 浮力计算
8.2.1 干舷高度应根据管节尺寸、混凝土重度、结构含钢量、水体重度、施工荷载、管节制作误差等因素确定,管节完成舾装后的干舷高度宜控制在100mm~200mm。8.2.2 管节在漂浮状态的定倾高度不宜小于300mm。如管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因侧向牵引、锚拉、横向水流、浪涌或风压而产生较大倾角的状态,应按船舶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稳定性验算。8.2.3 管节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应按下列公式进行抗浮计算:
2024-12-4 16:24
8.3 管节静力计算
8.3.1 管节横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节横向计算应根据水深情况、覆土情况等分段进行计算; 2 管节横向分析宜采用平面应变模型进行计算(图8.3.1)。图8.3.1 管节横向内力计算简图1——水压力;2——覆土荷载;3——侧向土压力;4——侧向水压力;5——结
2024-12-4 16:24
8.4 舾装件计算
8.4.1 端封墙、系缆桩、测量塔、拉合座、吊点、鼻托、压载水舱及临时支承系统等舾装件,应根据受力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结构强度、变形及稳定性分析。8.4.2 端封墙应根据施工期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梁板结构进行计算,并应采用最高水位进行校核。8.4.3 系缆桩可按水工模型试验确定的系缆力进行设计。8.4.4 测量塔宜按空间体系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按浮运、沉放工况分别进行计算,塔顶水平变形不宜大于15m
2024-12-4 16:24
9 管节结构
9.1 一般规定 9.2 结构形式和构造要求 9.3 接头、 9.4 预留预埋
2024-12-4 16:24
9.1 一般规定
9.1.1 管节结构设计除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和使用功能外,还应满足运营环境、施工工艺等要求。9.1.2 管节结构设计时应同步进行预留预埋构件设计。9.1.3钢筋混凝土沉管法隧道管节横断面宜采用左右对称的矩形断面。9.1.4 管节结构尺寸除应满足各阶段结构受力、变形要求外,尚应满足管节浮运期的干舷及运营期抗浮安全要求。9.1.5 管节舾装设施应满足系泊、浮运、沉放、对接等施工工艺要求。条文说明9.1
2024-12-4 16:24
9.2 结构形式和构造要求
9.2.1 沉管法隧道可采用整体式管节或节段式管节。9.2.2 管节长度应根据建设边界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整体式管节每节长度不宜大于130m,节段式管节每节长度不宜大于180m。9.2.3 沉管管节应纵向分段浇筑,整体式管节纵向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0m,分段之间采用后浇带连接;节段式管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3m,分段之间采用节段接头连接。9.2.4 整体式管节横断面宜采用分层浇筑,节段式管节横断
2024-12-4 16:24
9.3 接头
9.3.1 沉管法隧道接头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沉管段基础差异沉降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计算; 2 混凝土干缩、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计算; 3 结构的水密性和抗震性设计; 4 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措施。9.3.2 管节接头宜采用柔性接头,外侧设置GINA止水带,内侧设置OMEGA止水带,并设置横向、竖向、纵向限位装置。9.3.3 管节接头和节段接头应进行水密性设计。9.
2024-12-4 16:24
9.4 预留预埋
9.4.1 预留预埋设施应根据其用途按临时结构或永久结构设计。9.4.2 临时预留预埋设施应选用易封堵或易拆除的结构形式。9.4.3 永久预留预埋设施应按与主体结构同寿命原则进行耐久性设计。9.4.4 预留设施应避开管节结构受力较大的复杂区域、施工缝和预留孔洞等部位,当预留设施对原结构受力不利时,应对原结构作加固补强处理。9.4.5 预留预埋件的设计除应满足本标准规定外,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2024-12-4 16:24
10 管节浮运、沉放
10.1 一般规定 10.2 管节浮运 10.3 管节沉放
2024-12-4 16:2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46 , Processed in 0.10227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