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针织工厂设计规范 GB51112-2015
订阅

针织工厂设计规范 GB51112-2015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织工厂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knitting factoryGB 51112-2015主编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6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1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针织工厂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针织工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1112-
2024-12-6 14:45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针织工厂建设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针织工厂及独立的针织品生产车间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1.0.3 针织工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1 本规范制定的目的是推进针织工厂工程设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我国针织工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规范制定
2024-12-6 14:45
2 术语
2.0.1 针织 knitting 用织针等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经串套连接成织物的工艺过程。2.0.2 纬编 weft knitting 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上,使其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时,纱线走向与织针长度方向基本垂直,每个线圈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形成。2.0.3 经编 warp knitting 由一组或几
2024-12-6 14:45
3 工艺设计
3.1 一般规定3.2 工艺流程3.3 设备选择与配置3.4 设备布置3.5 生产辅助设施3.6 车间运输
2024-12-6 14:45
3.1 一般规定
3.1.1 工艺设计应包括纬编、经编、羊毛衫、织袜和无缝内衣四部分的编织、染整、成衣以及生产辅助设施设计。3.1.2 工艺流程和主机设备应根据产品方案、质量要求、生产规模、原料特性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1.3 车间内工艺设备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及与辅助设施的关系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满足施工、安装、操作、维修、运输、安全生产的需要。3.1.4 公用工程的规格、容量及辅助设
2024-12-6 14:45
3.2 工艺流程
3.2.1 工艺流程应选择先进、成熟、高效、便捷、连续化和自动化的工艺技术,应满足编织、染整、成衣各工序之间的配套要求。3.2.2 工艺流程可按本规范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执行,也可根据产品的种类、特性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条文说明3.2.1 每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应根据不同产品所选用的原料、织物组织结构及其他技术要求,确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同时,还应考虑工艺流程和设备对市场需求
2024-12-6 14:45
3.3 设备选择与配置
3.3.1 工艺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工艺主、辅机设备和装置。3.3.2 所选设备应满足加工产品的技术要求,并应符合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节约能源、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的原则。3.3.3 设备选型宜采用智能型、大卷装、定长卷绕和短流程的工艺及辅助设备。3.3.4 所选染整设备应满足冷却水、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的要求,间歇式染色设备应满足浴比不大于1:8的要求。3.3.5 设备配台计算应
2024-12-6 14:45
3.4 设备布置
3.4.1 工艺设备应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布置,并应满足操作方便、排列整齐、便于维修、运输顺畅、避免往返交叉运输的要求。3.4.2 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操作、安装维修、运输、半制品堆置、架空管线和地下沟道设置等要求。3.4.3 同类型设备或操作上有关联的设备宜布置在一起。3.4.4 温湿度要求不同的生产车间和工序应分开或隔开布置。3.4.5 经编机车头和车尾的间距应满足织
2024-12-6 14:45
3.5 生产辅助设施
3.5.1 编织、染整、成衣各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设置相应的辅助设施,应包括保全保养室、原纱堆放室、坯布堆放室、机物料室、染化料贮存室、染化料调配室、辅料室、试化验室、调浆室、制网室、铸针室、碱回收站。3.5.2 车间附房应统一安排,各辅助生产设施宜靠近服务对象。3.5.3 针织工厂宜设置车间试化验室和中心试化验室,并宜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中心试化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可按本规范附录H确定。条文说明
2024-12-6 14:45
3.6 车间运输
3.6.1 车间内运输工具应根据不同工序运输产品的特点确定,并应满足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3.6.2 经编车间吊经轴和染整车间的起吊设备,应满足吊重、吊距和安全可靠的要求。3.6.3 多层厂房内应设置垂直运输的电梯,载重量和轿厢尺寸应满足生产需要,数量不宜少于2台。条文说明3.6.1 针织工厂各工序生产性质、车间环境差别较大,使用的运输工具也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运输工具还应方便
2024-12-6 14:45
4 总图运输
4.1 一般规定4.2 总平面布置4.3 竖向设计4.4 厂区管线4.5 厂区道路4.6 厂区绿化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24-12-6 14:45
4.1 一般规定
4.1.1 总图布置应符合当地的城镇总体规划要求,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需要,并应符合国家节约土地、环境保护、安全、卫生、防火的规定。4.1.2 总图布置应根据地区自然条件和设计基础资料,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4.1.3 总图布置应与厂外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相结合,并应优选总图布置方案。条文说明4.1.1 针织厂的总图布置应在厂区所在地的规划部门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2024-12-6 14:45
4.2 总平面布置
4.2.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自然条件、厂外动力配套条件、周围道路等因素,确定厂区建(构)筑物、道路运输、工程管线、绿化等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 2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生产性质及厂区地形划分功能分区,辅助和附属设施宜靠近服务车间或场所,动力设施宜靠近负荷中心; 3 在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建(构)筑物宜合并设置,组成单层或多层联合厂
2024-12-6 14:45
4.3 竖向设计
4.3.1 厂区竖向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道路交通运输、土石方工程、防洪要求及综合管线等因素,并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各建(构)筑物的场地标高。4.3.2 厂区的防洪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的防洪标准。4.3.3 竖向设计宜采用平坡式。当自然地面高差较大且地形复杂时,也可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台阶的划分应满足厂区的功能划分和交通运输的需要。4.3.4 厂区内地面标高应与厂外道路标高相协调。厂区入口
2024-12-6 14:45
4.4 厂区管线
4.4.1 厂区管线可采取直埋、管沟、架空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介质性质、管线材质、规格,结合场地条件、地区气候地理特征、生产工艺、安全生产、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综合择优确定。4.4.2 管线布置应与道路或建(构)筑物平行,干管应布置在与其相连接的支管较多处。管线应短捷顺直,并应减少交叉。4.4.3 地下管线、管沟不得布置在建(构)筑物的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内,并不宜平行敷设在道路下面。4.
2024-12-6 14:4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1:54 , Processed in 0.10051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