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已作废】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订阅

【已作废】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

8.1 处理工艺
8.1.1 雨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收集雨水的水量、水质,以及雨水回用的水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8.1.2 收集回用系统处理工艺可采用物理法、化学法或多种工艺组合等。 8.1.3 屋面雨水水质处理根据原水水质可选择下列工艺流程: 1 屋面雨水→初期径流弃流→景观水体; 2 屋面雨水→初期径流弃流→雨水蓄水池沉淀→消毒→雨水清
2024-12-5 09:10
8.2 处理设施
8.2.1 雨水过滤及深度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有雨水清水池时,按下式计算:2 当无雨水清水池和高位水箱时,按回用雨水的设计秒流量计算。 8.2.2 雨水蓄水池可兼作沉淀池,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有关规定。 8.2.3 雨水过滤处理宜采用石英砂、无烟煤、重质矿石、硅藻土等滤料或其他新型滤料和新工艺。条文说明8.2.1 规定雨水处理设施的
2024-12-5 09:10
8.3 雨水处理站
8.3.1 雨水处理站位置应根据建筑的总体规划,综合考虑与中水处理站的关系确定,并利于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处理。 8.3.2 雨水处理构筑物及处理设备应布置合理、紧凑,满足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运行调试、管道敷设及维护管理的要求,并应留有发展及设备更换的余地,还应考虑最大设备的进出要求。 8.3.3 雨水处理站设计应满足主要处理环节运行观察、水量计量、水质取样化验监(检)测的条件。 8.3.4 雨
2024-12-5 09:10
9 调蓄排放
9.0.1 在雨水管渠沿线附近有天然洼地、池塘、景观水体,可作为雨水径流高峰流量调蓄设施,当天然条件不满足,可建造室外调蓄池。9.0.2 调蓄设施宜布置在汇水面下游。9.0.3 调蓄池可采用溢流堰式和底部流槽式。9.0.4 调蓄排放系统的降雨设计重现期宜取2年。9.0.5 调蓄池容积宜根据设计降雨过程变化曲线和设计出水流量变化曲线经模拟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采用下式计算: 9.0.6 调蓄池出水管
2024-12-5 09:10
10 施工安装
10.1 一般规定 10.2 埋地渗透设施 10.3 透水地面 10.4 管道敷设 10.5 设备安装
2024-12-5 09:10
10.1 一般规定
10.1.1 雨水利用工程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10.1.2 雨水利用工程的施工应由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 10.1.3 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或具有施工经验。 10.1.4 管道敷设应符合相应管材的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10.1.5 雨水入渗工程施工前应对入渗区域的表层土壤渗透能力进行评价。 10.1.6 雨水入渗工程采用的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
2024-12-5 09:10
10.2 埋地渗透设施
10.2.1 在渗透设施的开挖、填埋、碾压施工时,应进行现场事前调查、选择施工方法、编制工程计划和安全规程,施工不应损伤自然土壤的渗透能力。 10.2.2 入渗井、渗透管沟、入渗池等渗透设施应按下列工序进行施工: 挖掘→铺砂→铺土工布→充填碎石→渗透设施安装→充填碎石→铺土工布→回填→残土处理→清扫整理&ra
2024-12-5 09:10
10.3 透水地面
10.3.1 透水地面应按下列工序进行施工: 路基挖槽→路基基层→透水垫层→找平层→透水面层→清扫整理→渗透能力的确认。 10.3.2 路基开挖应达到设计深度,并应将原土层夯实,壤土、黏土路基压实系数应大于90%。路基基层应平整。基层纵坡、横坡及边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3 透水垫层应采用连续级配砂砾料、单级配砾石等透水性材料,并应
2024-12-5 09:10
10.4 管道敷设
10.4.1 室外雨水回用埋地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车行道下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10.4.2 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管道、配件和连接方式应能承受灌水试验压力,并能承受0.09MPa负压。 10.4.3 室外埋地管道管沟的沟底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
2024-12-5 09:10
10.5 设备安装
10.5.1 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在线仪表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不得少装、漏装。 10.5.2 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设备、水泵等应采取可靠的减振装置,其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的规定。 10.5.3 设备中的阀门、取样口等应排列整齐,间隔均匀,不得渗漏。条文说明10.5.1 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工艺流程要求进行,任何安装顺序、安装方向的错误均会导致
2024-12-5 09:10
11 工程验收
11.1 管道水压试验 11.2 验收
2024-12-5 09:10
11.1 管道水压试验
11.1.1 雨水收集和排放管道在回填土前应进行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 11.1.2 雨水蓄水池(罐)应做满水试验。条文说明雨水利用工程可参照给水排水工程验收等相关规范、规程、规定,按照设计要求,及时逐项验收每道工序,并取样试验。另外,还应结合外形量测和直观检查,并辅以调查了解,使验收的结论定性、定量准确。 11.1.1
2024-12-5 09:10
11.2 验收
11.2.1 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布置; 2 雨水入渗工程; 3 雨水收集传输工程; 4 雨水储存与处理工程; 5 雨水回用工程; 6 雨水调蓄工程; 7 相关附属设施。 11.2.2 验收时应逐段检查雨水供水系统上的水池(箱)、水表、阀门、给水栓、取水口等,落实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11.2.3 施工验收时,应具有下列文件: 1 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 隐蔽工程验收
2024-12-5 09:10
12 运行管理
12.0.1 雨水利用设施维护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工程运行的管理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上岗。在雨季来临前对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清洁和保养,并在雨季定期对工程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观测检查。12.0.2 防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应保持明显和完整。12.0.3 雨水入渗、收集、输送、储存、处理与回用系统应及时清扫、清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12.0.4 严禁向雨水收集口倾倒垃圾和生活污废水。12.0.5 渗透
2024-12-5 09:10
附录A 全国各大城市降雨量资料
A.0.1 各地多年平均最大24h点雨量见图A.0.1。图A.0.1 中国年最大24h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单位:mm)A.0.2 全国各大城市年均降雨量和多年平均最大月降雨量见表A.0.2。
2024-12-5 09:1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5-16 19:19 , Processed in 0.105948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