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
订阅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oil and gas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GB 50423-2013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4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6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输
2024-12-3 17:19
1 总则
1.0.1 为了在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以下简称穿越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油气输送管道在陆上穿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的新建和扩建工程设计。1.0.3 穿越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24-12-3 17:19
2 术语
2.0.1 管道穿越工程 pipeline crossing engineering 管道从天然或人工障碍物下部通过的建设工程。2.0.2 穿越管段 crossing section 穿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地段的管道,其长度包括穿越障碍物的长度和两侧连接段的长度。2.0.3 水域 water areas 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水塘、养殖塘、水渠区域。2.
2024-12-3 17:19
3 基本规定
3.1 基础资料 3.2 管道材料与计算 3.3 水域穿越 3.4 山岭、冲沟穿越
2024-12-3 17:19
3.1 基础资料
3.1.1 穿越工程设计前,应取得所输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介质物性资料及输送工艺参数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3.1.2 穿越工程设计应符合管道工程专项评价的结论及批复意见。3.1.3 选定穿越位置后,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39和《油气
2024-12-3 17:19
3.2 管道材料与计算
3.2.1 穿越工程用于输送油、气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用钢管》GB/T 9711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所输介质性质、钢管规格、钢材等级、使用条件补充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对于管径小于DN300,设计压力小于6.3MPa的输油钢管或设计压力小于4.0MPa的输气钢管,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6479、《
2024-12-3 17:19
3.3 水域穿越
3.3.1 穿越工程应获得设计所必需的水文资料;穿越水域上、下游建有对工程有影响的水库时,应取得通过水库防洪调度后的设防洪水及冲淤资料;位于库区的工程,还应取得库岸再造影响范围资料。3.3.2 选择的穿越位置应符合线路总体走向,应避开一级水源保护区。对于大、中型穿越工程,线路局部走向应按所选穿越位置进行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穿越位置宜选在岸坡稳定地段。若需在岸坡不稳定地段穿越,
2024-12-3 17:19
3.4 山岭、冲沟穿越
3.4.1 山岭隧道与铁路隧道、公路隧道交叉时,竖向净间距不宜小于30m。3.4.2 山岭隧道的高程应满足输送工艺要求。3.4.3 管道穿越泥石流沟时,管道应在泥石流堆积区稳定层内深埋,管顶埋深不应小于1.0m,并在管道上方设置排洪构筑物。3.4.4 选择冲沟穿越位置时,应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的地段。3.4.5 穿越湿陷性黄土冲沟,应综合设计沟顶的截水、排水、导水工程、坡面的防护工程、
2024-12-3 17:19
4 挖沟法穿越设计
4.1 埋设要求 4.2 水下管段稳定 4.3 作用与组合 4.4 管段计算 4.5 防护工程设计
2024-12-3 17:19
4.1 埋设要求
4.1.1 挖沟法穿越水域的位置,除结合线路走向外,应选择岸坡稳定、水流冲淤变化幅度不大、不影响有关水域的规划实施、地震断裂活动影响较小且施工条件较好的地段。4.1.2 挖沟法穿越管段的最小埋深。应根据工程等级与相应设计洪水冲刷深度或疏浚深度要求确定,并应符合表4.1.2的规定。当河流深泓线反复摆动时。穿越管段在深泓线摆动范围内埋深均应满足设计冲刷深度或疏浚深度要求。表4.1.2 挖沟法穿越管
2024-12-3 17:19
4.2 水下管段稳定
4.2.1 水下穿越管段沟埋敷设后,不应发生管段漂浮和移位。4.2.2 当水下穿越管段埋深不符合本规范第4.1.2条要求时,抗漂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W——单位长度管段总重力(包括管身结构自重、配重层重;不含管内介质重量)(N/m); K——稳定安全系数,大、中型穿越工程取1.30,小型穿越工程取1.
2024-12-3 17:18
4.3 作用与组合
4.3.1 水下穿越管段的作用计算应包括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并应按下列要求计算: 1 永久作用应包括输送介质的内压力、管段自重、输送介质重、管周土压力、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强制弹性变形产生的变形应力; 2 可变作用应包括试运行或试压时管内的水重与内压力、清管作用、施工拖管或吊管外力作用; 3 偶然作用应包括地震影响、落石冲击力、沉船、抛锚
2024-12-3 17:18
4.4 管段计算
4.4.1 穿越管段应根据设计选用壁厚和管材等级,核算强度、刚度及稳定性。4.4.2 核算穿越管段的强度应分别计算轴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弯曲应力,根据作用组合计算出的各单项应力之和均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钢管许用应力。 1 内压产生的环向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2 内压与温度变化产生的轴向应力应分别按式(4.4.2-2)与式(4.4.2-3)计算: 1) 当管段轴向变形不
2024-12-3 17:18
4.5 防护工程设计
4.5.1 防护设计应根据水域特性、水文参数、水域及周边地貌、地质情况,结合防护位置,采用适宜的护岸、护底、护脚、稳管和地表排水防护措施。4.5.2 在河流上设置导流构筑物时,应根据河道的河势、地质、水文参数、河道演变规律和防护要求规划治导线,并应避免冲刷农田、村庄、道路和管道。4.5.3 防护工程采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填筑材料宜就地取材。不应采用重黏土、粉砂、淤泥、盐渍
2024-12-3 17:18
5 水平定向钻法穿越设计
5.1 敷设要求 5.2 管段计算
2024-12-3 17:18
1234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6:05 , Processed in 0.09981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