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
订阅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50423-2013

7 公路、铁路穿越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无套管穿越设计 7.3 有套管穿越设计
2024-12-3 17:18
7.1 一般规定
7.1.1 油气管道不宜与公路、铁路反复交叉穿越;需要与公路、铁路交叉时,其穿越点宜选在公路、铁路的路堤段和管道的直线段,穿越宜避开高填方区、路堑、路两侧为同坡向的陡坡地段。当条件受限时也可从公路、铁路的桥梁下交叉穿越。7.1.2 在穿越公路、铁路的套管或涵洞内,输送管道不应设置水平或竖向弯管。7.1.3 穿越铁路或二级及以上公路时,应采用顶进套管、顶进箱涵或水平定向钻穿越方式,并满足路基稳
2024-12-3 17:18
7.2 无套管穿越设计
7.2.1 无套管穿越管段设计应进行强度、疲劳、变形、稳定计算。7.2.2 无套管穿越管段承受的作用除按本规范第4.3.1条规定的以外,可变作用应包括车辆荷载,偶然作用应包括地基不均匀变形。7.2.3 无套管穿越管段结构计算,应根据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作用组合。主要组合应为永久荷载与车辆荷载之和;附加组合应为永久荷载与可能发生的可变荷载之和;特殊组合应为主要荷载与偶然作用荷载之和。主要组合
2024-12-3 17:18
7.3 有套管穿越设计
7.3.1 采用涵洞、套管等保护方法穿越公路、铁路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涵洞、钢筋混凝土套管或者钢质套管。7.3.2 钢筋混凝土涵洞、套管的设计应根据穿越公路、铁路的不同要求,分别执行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 60、《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的有关规定。7.3.3 钢质套管设计宜按本规范第7.2节中无套管穿越计算,强度设计系数F应执行本规范第3.2.2条
2024-12-3 17:18
8 焊接、试压及防腐
8.1 焊接、检验 8.2 清管、测径及试压 8.3 防腐
2024-12-3 17:18
8.1 焊接、检验
8.1.1 管道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与《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的有关规定执行。8.1.2 水域大、中型穿越管段、山岭长隧道、山岭中长隧道、铁路、二级与二级以上公路的穿越管段,对接接头焊缝均应进行100%射线探伤检验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8.1.3 采用射线探伤检验和超声波探伤检验应
2024-12-3 17:18
8.2 清管、测径及试压
8.2.1 穿越管段试压前应进行清管,试压后应再进行清管,输气管道应进行干燥处理。8.2.2 水域大、中型穿越,山岭长隧道、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穿越管段应单独进行试压。水域小型穿越管段、山岭中长隧道、山岭短隧道、二级及以下的公路穿越管段,在试压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与所在线路段合并进行试压。8.2.3 单独进行试压的穿越管段试压前应进行清管、测径。8.2.4 穿越管段应分强度试压与严密性试
2024-12-3 17:18
8.3 防腐
8.3.1 穿越管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程》GB/T 21447进行腐蚀控制设计。8.3.2 穿越管段应根据穿越工程需要选取适宜的防腐涂层。当所选防腐涂层种类与线路段相同时,应比相邻线路管段提高一个等级,或采用该种涂层标准中的最高级。防腐涂层的防腐、补口及补伤,应按管段所用防腐涂层的相关标准要求执行。8.3.3 水平定向钻穿越段位于岩石、卵石、砾石段地层时,宜选择耐磨、耐划
2024-12-3 17:18
附录A 偏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A.0.1 偏压隧道设计时,在假定偏压分布图形与地面坡度一致(图A.0.1)作用下,其垂直压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h——内侧由拱顶水平至地面的高度(m); h——外侧由拱顶水平至地面的高度(m); B——隧道宽度(m); γ
2024-12-3 17:18
附录B 浅埋隧道衬砌作用计算方法
B.0.1 地面基本水平的浅埋隧道,所受作用具有对称性(图B.0.1)。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B.0.1 地面基本水平线浅埋隧道作用计算 1 垂直压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B——隧道宽度(m); γ ——围岩重度(kN/m3); h—&mdash
2024-12-3 17:18
附录C 盾构隧道、顶管隧道作用计算
C.0.1 作用在结构上的竖向土压力,其标准值应按覆盖土层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指标确定。 1 当结构顶覆盖土层为淤泥质土时,隧道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隧道拱背部的竖向土压力可近似地简化成均布压力,其标准值为: 式中: Fsv.k1——隧道顶上部竖向土压力标准值(kN/m2); Fsv.k2&
2024-12-3 17:18
附录D 盾构管片内力计算
D.1 隧道截面内力计算的基本原则D.2 隧道截面内力惯用法与修正惯用法计算
2024-12-3 17:18
D.1 隧道截面内力计算的基本原则
D.1.1 隧道的结构计算,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和竣工后的状态下的作用分别进行计算。D.1.2 隧道横截面的设计作用,应以作为设计对象的隧道区间内最不利的条件为基础进行确定。D.1.3 钢筋混凝土管片的非静定力或弹性变形计算,可不计算钢筋影响,将混凝土全截面视为有效截面进行计算。D.1.4 管片截面内力计算可采用惯用计算法、修正惯用计算法、梁弹簧模型法。
2024-12-3 17:18
D.2 隧道截面内力惯用法与修正惯用法计算
D.2.1 隧道管片结构受力计算可按图D.2.1进行。 图D.2.1 隧道管片结构受力计算图D.2.2 惯用计算法和修正惯用计算法的隧道管片截面内力计算公式可按表D.2.2。 表D.2.2 惯用计算法和修正惯用计算法的隧道管片截面内力计算公式D.2.3 当利用惯用计算法、修正惯用计算法时,混凝土管片主体、管片接头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Mc&m
2024-12-3 17:18
附录E 顶管法隧道结构计算
E.1 管道允许顶力计算 E.2 套管强度验算 E.3 套管稳定性验算
2024-12-3 17:18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9 , Processed in 0.09801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