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已废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年版)
订阅

【已废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年版)

6.11 污水自然处理
Ⅰ 一般规定6.11.1 污水量较小的城镇,在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审慎采用污水自然处理。6.11.2 污水自然处理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水体的影响,不得降低周围环境的质量,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污水自然处理方式。6.11.3 在环境评价可行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或处置污水。6.11.4 采用土地处理,应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污染地下水。6.11.5 污
2024-12-5 09:06
6.12 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Ⅰ 一般规定6.12.1 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应根据水质目标选择,工艺单元的组合形式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满足实用、经济、运行稳定的要求。再生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水质标准的规定。6.12.2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消毒,必要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膜过滤、臭氧氧化和自然处理等工艺单元。6.12.3 再生水输配到用户的管道严禁与其他管网连接,输送过程中不得降
2024-12-5 09:06
6.13 消毒
Ⅰ 一般规定6.13.1 城镇污水处理应设置消毒设施。6.13.2 污水消毒程度应根据污水性质、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要求确定。6.13.3 污水宜采用紫外线或二氧化氯消毒,也可用液氯消毒。6.13.4 消毒设施和有关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有关规定。Ⅱ 紫外线6.13.5 污水的紫外线剂量宜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也可按下列标准确定: 1 二
2024-12-5 09:06
7 污泥处理和处置
7.1 一般规定 7.2 污泥浓缩 7.3 污泥消化 7.4 污泥机械脱水 7.5 污泥输送 7.6 污泥干化焚烧 7.7 污泥综合利用
2024-12-5 09:06
7.1 一般规定
7.1.1 城镇污水污泥,应根据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并逐步提高资源化程度。7.1.2 污泥的处置方式包括作肥料、作建材、作燃料和填埋等,污泥的处理流程应根据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选定。7.1.3 污泥作肥料时,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7.1.4 污泥处理构筑物个数不宜少于2个,按同时工作设计。污泥脱水机械可考虑1台备用。7.1.5 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2024-12-5 09:06
7.2 污泥浓缩
7.2.1 浓缩活性污泥时,重力式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kg/(m2·d)~60kg/(m2·d)。 2 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 3 由生物反应池后二次沉淀池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为99.2%~99.6%时,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为97%~98%。 4 有效水深宜为4m。 5 采用栅条浓缩机时,其外
2024-12-5 09:06
7.3 污泥消化
Ⅰ 一般规定7.3.1 根据污泥性质、环境要求、工程条件和污泥处置方式,选择经济适用、管理方便的污泥消化工艺,可采用污泥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工艺。7.3.2 污泥经消化处理后,其挥发性固体去除率应大于40%。Ⅱ 污泥厌氧消化7.3.3 厌氧消化可采用单级或两级中温消化。单级厌氧消化池(两级厌氧消化池中的第一级)污泥温度应保持33℃~35℃。 有初次沉淀池系统的剩余污泥或类似的污泥,宜与初沉污泥
2024-12-5 09:06
7.4 污泥机械脱水
Ⅰ 一般规定7.4.1 污泥机械脱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污泥脱水机械的类型,应按污泥的脱水性质和脱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 2 污泥进入脱水机前的含水率一般不应大于98%。 3 经消化后的污泥,可根据污水性质和经济效益,考虑在脱水前淘洗。 4 机械脱水间的布置,应按本规范第5章泵房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考虑泥饼运输设施和通道。 5 脱水后的污泥应设置污
2024-12-5 09:06
7.5 污泥输送
7.5.1 脱水污泥的输送一般采用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和管道输送三种形式。7.5.2 皮带输送机输送污泥,其倾角应小于20°。7.5.3 螺旋输送机输送污泥,其倾角宜小于30°,且宜采用无轴螺旋输送机。7.5.4 管道输送污泥,弯头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5倍管径。条文说明7.5.1 关于脱水污泥输送形式的规定。 规定了脱水污泥通常采用的三种输送形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螺旋输送机输
2024-12-5 09:06
7.6 污泥干化焚烧
7.6.1 在有条件的地区,污泥干化宜采用干化场;其他地区,污泥干化宜采用热干化。 7.6.2 污泥干化场的污泥固体负荷,宜根据污泥性质、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等因素,参照相似地区经验确定。 7.6.3 污泥干化场分块数不宜少于3块;围堤高度宜为0.5m~1.0m,顶宽0.5m~0.7m。 7.6.4 污泥干化场宜设人工排水层。 7.6.5 除特殊情况外,人工排水层下应设不透水层,不透水层应坡
2024-12-5 09:06
7.7 污泥综合利用
7.7.1 污泥的最终处置,宜考虑综合利用。7.7.2 污泥的综合利用,应因地制宜,考虑农用时应慎重。7.7.3 污泥的土地利用,应严格控制污泥中和土壤中积累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含量。农用污泥,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7.7.1 关于污泥最终处置的规定。 污水污泥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植物生长所需要,同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以改良土壤或回收能源。 污
2024-12-5 09:06
8 检测和控制
8.1 一般规定 8.2 检测 8.3 控制 8.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2024-12-5 09:06
8.1 一般规定
8.1.1 排水工程运行应进行检测和控制。8.1.2 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要求确定检测和控制的内容。8.1.3 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应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便于运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8.1.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和规划要求。条文说明8.1.1 规定排水工程应进行检测和控制。 排水工程检测和控制内容很广,原规范无此章节,此次编制主
2024-12-5 09:05
8.2 检测
8.2.1 污水厂进、出水应按国家现行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关项目的检测仪表。8.2.2 下列各处应设置相关监测仪表和报警装置: 1 排水泵站:硫化氢(H2S)浓度。 2 消化池:污泥气(含CH1)浓度。 3 加氯间:氯气(Cl2)浓度。8.2.3 排水泵站和污水厂各处理单元宜设置生产控制、运行管理所需的检测和监测仪表。8.2.4 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应设置工作
2024-12-5 09:05
8.3 控制
8.3.1 排水泵站宜按集水池的液位变化自动控制运行,宜建立遥测、遥讯和遥控系统。排水管网关键节点流量的监控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8.3.2 10万m3/d规模以下的污水厂的主要生产工艺单元,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8.3.3 10万m3/d及以上规模的污水厂宜采用集中管理监视、分散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8.3.4 采用成套设备时,设备本身控制宜与系统控制相结合。条文说明8.3.1 关于排水泵站和排水管网
2024-12-5 09:05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27 , Processed in 0.10189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