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 TB10020-2017
订阅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 TB10020-2017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n Rescue Engineering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Evacuation of Railway TunnelTB 10020-2017J 1455-2017主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施行日期:2017年5月1日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
2024-12-3 17:31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和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旅客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等事故后人员的安全疏散与救援,统一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客货共线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1.0.3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疏散、自救为主、方便救援的
2024-12-3 17:30
2 术语
2.0.1 隧道群 tunnel group 相邻隧道洞口间距小于一列旅客列车长度的一组隧道。2.0.2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in tunnel 设置在隧道内,满足着火列车停靠、人员疏散及救援的站点。2.0.3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between continuous tunnel port
2024-12-3 17:30
3 基本规定
3.0.1 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应综合考虑线路技术标准、工程分布、工程特征、环境条件、运营管理模式等因素进行总体方案设计。3.0.2 隧道防灾疏散应以洞外疏散为主,疏散路径和设施应结合隧道线路运输性质、环境条件、辅助坑道条件等设置,并制定相应的疏散预案。3.0.3 紧急救援站应满足着火列车停车后人员疏散要求;紧急出口、避难所及横通道应满足事故列车人员疏散要求。3.0.4 隧道内应设置贯通的疏散通道,单
2024-12-3 17:30
4 土建工程设计
4.1 一般规定4.2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4.3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4.4 紧急出口及避难所4.5 横通道4.6 疏散通道4.7 防护门4.8 其他
2024-12-3 17:30
4.1 一般规定
4.1.1 防灾疏散救援土建工程应统筹隧道、通风、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房建、给排水、机械等相关专业进行系统设计。4.1.2 紧急救援站应结合隧道及隧道群特点采用隧道内紧急救援站或隧道口紧急救援站。4.1.3 隧道及隧道群内设有车站时,防灾疏散救援工程应结合车站设施统筹设计。4.1.4 防灾疏散救援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处应采用一级防水标准,其他地段不应低于三级防水标准。条文说明4.1.3 本条
2024-12-3 17:30
4.2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
4.2.1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宜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便于利用辅助坑道地段,不宜设置在含有毒有害气体的地段。4.2.2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紧急救援站的位置、型式及规模。 2 紧急救援站站台长度、宽度、高度等。 3 横通道间距、尺寸。 4 横通道防护门的类型,通行净宽、净高。 5 待避区位置及尺寸。 6 防灾通风、供电、灭火、应急照明、应急通信
2024-12-3 17:30
4.3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
4.3.1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宜设置在疏散条件较好、明线段较长的地段。4.3.2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紧急救援站的位置、型式及规模。 2 疏散设施的设计参数。 3 待避区位置及面积。 4 防灾通风、供电、灭火、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监控及标志等消防设施。4.3.3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可采用以下型式: 1 洞口疏散型:适用于明线段长度大于250m的隧道群
2024-12-3 17:30
4.4 紧急出口避难层
4.4.1 紧急出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优先选择平行导坑或横洞。 2 当选择斜井作为紧急出口时,其坡度不宜大于12%,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00m。 3 当选择竖井作为紧急出口时,其垂直高度不宜大于30m,楼梯总宽度不应小于1.8m。 4 斜井、横洞式紧急出口断面净空尺寸不宜小于3.0m×2.2m(宽×高);平行导坑断面净空尺寸不宜小于4.0m&t
2024-12-3 17:30
4.5 横通道
4.5.1 并行的两座隧道或隧道与平行导坑之间的横通道间距不宜大于500m,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000m。4.5.2 横通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行净空不宜小于2.0m×2.2m(宽×高)。 2 横通道应设防护门。4.5.3 横通道内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等设施。条文说明4.5.1《Safety in Railway Tunnels》UIC-Code&t
2024-12-3 17:30
4.6 疏散通道
4.6.1 疏散通道宜利用隧道的水沟和电缆槽盖板面设置。4.6.2 疏散通道走行面高度不应低于轨顶面,其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小于2.2m。条文说明4.6.2 我国对疏散通道(救援通道)宽度要求没有统一,见说明表4.6.2-1: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第5.2.2条第6款关于疏散平台的规定:设置于单侧的疏散平台宽度一般情况下不小于0.7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0.5
2024-12-3 17:30
4.7 防护门
4.7.1 紧急救援站的横通道与隧道连接处应设防护门,防护门净空尺寸不应小于1.7m×2.0m(宽×高)。4.7.2 紧急救援站以外的横通道应设防护门,防护门净空尺寸不应小于1.5m×2.0m(宽×高)。4.7.3 紧急出口、避难所与隧道连接处应设防护门,防护门净空尺寸不应小于1.5m×2.0m(宽×高)。4.7.4 防护门宜
2024-12-3 17:30
4.8 其他
4.8.1 盾构隧道利用下部空间作为疏散廊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疏散廊道两端应采用竖井、斜井等辅助坑道或通过地下车站与隧道外连通。 2 隧道行车空间与疏散廊道之间应设置竖向通道,竖向通道可采用封闭楼梯间、滑道等连接。竖向通道沿隧道长度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竖向通道的疏散方向应朝向隧道与地面连接的最近出口或通道。 3 疏散廊道通行净空不应小于0.75m×2.
2024-12-3 17:30
5 通风设计
5.1 一般规定·5.2 通风方式5.3 通风标准5.4 通风计算5.5 设备选型与布置·5.6 通风机房、风道及通风井
2024-12-3 17:30
5.1 一般规定
5.1.1 紧急救援站应按火灾工况进行防灾通风设计,紧急出口、避难所应按列车故障工况进行通风设计。5.1.2 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位置、类型、人员疏散路径及疏散方向等因素。5.1.3 隧道火灾防排烟通风设计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纵坡、洞内外环境条件、行车方式、人员疏散条件和火灾规模等因素计算确定。5.1.4 隧道内紧急救援站防灾通风应满足横通道和待避区无烟气扩散的要求。条文说明
2024-12-3 17:30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28 , Processed in 0.222267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