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0869-2013
订阅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0869-2013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sanitary landfillGB 50869-201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
2024-12-4 11:46
1 总则
1.0.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贯彻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政策,保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简称填埋)处理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和作业管理。1.0.3 填埋处理工程应不断总结设计与运行经验,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
2024-12-4 11:46
2 术语
2.0.1 卫生填埋 sanitary landfill 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臭味等进行控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2.0.2 填埋库区 compartment 填埋场中用于填埋生活垃圾的区域。2.0.3 填埋库容 landfill capacity 填埋库区填入的生活垃圾和功能性辅助材料所占用的体积,即封场堆体表层曲面与平整
2024-12-4 11:46
3 填埋物入场技术要求
3.0.1 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居民家庭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商业服务网点垃圾、清扫保洁垃圾、交通物流场站垃圾、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及其他具有生活垃圾属性的一般固体废弃物。3.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混合填埋处置时,应经预处理改善污泥的高含水率、高黏度、易流变、高持水性和低渗透系数的特性,改性后的泥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024-12-4 11:46
4 场址选择
4.0.1 填埋场选址应先进行下列基础资料的搜集: 1 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2 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 3 附近居住情况与公众反映; 4 附近填埋气体利用的可行性; 5 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6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7 设计频率洪水位、降水量、蒸发量、夏季主导风向及风速、基本风压值; 8 道路、交通
2024-12-4 11:46
5 总体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处理规模与填埋库容 5.3 总平面布置 5.4 竖向设计 5.5 填埋场道路 5.6 计量设施 5.7 绿化及其他
2024-12-4 11:46
5.1 一般规定
5.1.1 填埋场总体设计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做到技术可靠、节约用地、安全卫生、防止污染、方便作业、经济合理。5.1.2 填埋场总占地面积应按远期规模确定。填埋场的各项用地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当地土地、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填埋场宜根据填埋场处理规模和建设条件作出分期和分区建设的总体设计。5.1.3 填埋场主体工程构成内容应包括:计量设施,地基处理与防渗系统,防洪、雨污分流及地下
2024-12-4 11:46
5.2 处理规模与填埋库容
5.2.1 填埋场处理规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Ⅰ类填埋场:日平均填埋量宜为1200t/d及以上; 2 Ⅱ类填埋场:日平均填埋量宜为500t/d~1200t/d(含500t/d); 3 Ⅲ类填埋场:日平均填埋量宜为200t/d~500t/d(含200t/d); 4 Ⅳ类填埋场:日平均填埋量宜为200t/d以下。5.2.2 填埋场日平均填埋量应根据城市环境卫生专业
2024-12-4 11:46
5.3 总平面布置
5.3.1 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场址地形(山谷型、平原型与坡地型),结合风向(夏季主导风)、地质条件、周围自然环境、外部工程条件等,并应考虑施工、作业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3.2 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合理布置,主要功能区包括填埋库区、渗沥液处理区、辅助生产区、管理区等,根据工艺要求可设置填埋气体处理及利用区、生活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区等。5.3.3 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
2024-12-4 11:46
5.4 竖向设计
5.4.1 填埋场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做到有利于雨污分流和减少土方工程量,并宜使土石方平衡。5.4.2 填埋库区垂直分区标高宜结合边坡土工膜的锚固平台高程确定,封场标高与边坡应按本规范第13章封场与堆体稳定性的规定执行。5.4.3 填埋库区库底渗沥液导排系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2%。在截洪沟、排水沟等的走线设置上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应使雨水导排顺畅且避免过度冲刷。5.4.4 调节池宜设
2024-12-4 11:46
5.5 填埋场道路
5.5.1 填埋场道路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分为永久性道路和库区内临时性道路进行布局。永久性道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中的露天矿山道路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设计;库区内临时性道路及回(会)车和作业平台可采用中级或低级路面,并宜有防滑、防陷设施。填埋场道路应满足全天候使用,并应做好排水措施。5.5.2 道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填埋场地形、地质、填埋作业顺序,各填埋阶段标高以及堆土区、渗
2024-12-4 11:46
5.6 计量设施
5.6.1 地磅房应设置在填埋场的交通入口处,并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5.6.2 地磅进车端的道路坡度不宜过大,宜设置为平坡直线段,地磅前方10m处宜设置减速装置。5.6.3 计量地磅宜采用动静态电子地磅,地磅规格宜按垃圾车最大满载重量的1.3倍~1.7倍配置,称量精度不宜小于贸易计量Ⅲ级。5.6.4 填埋场的计量设施应具有称重、记录、打印与数据处理、传输功能,宜配置备用电源。条文说明5.
2024-12-4 11:46
5.7 绿化及其他
5.7.1 填埋场的绿化布置应符合总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场区绿化率宜控制在30%以内。5.7.2 填埋场绿化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填埋场永久性道路两侧及主要出入口、库区与辅助生产区、管理区之间、防火隔离带外、受西晒的生产车间及建筑物、受雨水冲刷的地段等处均宜设置绿化带。填埋场封场覆盖后应进行生态恢复。5.7.3 填埋库区周围宜设安全防护设施及不少于8m宽
2024-12-4 11:46
5.7 绿化及其他
5.7.1 填埋场的绿化布置应符合总平面布置和竖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场区绿化率宜控制在30%以内。5.7.2 填埋场绿化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填埋场永久性道路两侧及主要出入口、库区与辅助生产区、管理区之间、防火隔离带外、受西晒的生产车间及建筑物、受雨水冲刷的地段等处均宜设置绿化带。填埋场封场覆盖后应进行生态恢复。5.7.3 填埋库区周围宜设安全防护设施及不少于8m宽
2024-12-4 11:46
6 地基处理与场地平整
6.1 地基处理 6.2 边坡处理 6.3 场地平整
2024-12-4 11:46
12345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8 , Processed in 0.10884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