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 GB51220-2017
订阅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 GB51220-2017

5.5 绿化土层
5.5.1 垃圾堆体覆盖层上部应铺设绿化用土层,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00mm。5.5.2 绿化土层应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宜小于80%。5.5.3 应根据拟种植的植物特性确定绿化土层表面的施肥和翻耕施工方法。条文说明5.5.1 绿化是填埋场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填埋场美化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绿化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土层太薄不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本条要求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00mm是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
2024-12-4 11:55
5.5 绿化土层
5.5.1 垃圾堆体覆盖层上部应铺设绿化用土层,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00mm。5.5.2 绿化土层应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宜小于80%。5.5.3 应根据拟种植的植物特性确定绿化土层表面的施肥和翻耕施工方法。条文说明5.5.1 绿化是填埋场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填埋场美化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绿化需要一定厚度的土层,土层太薄不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本条要求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00mm是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
2024-12-4 11:55
6 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垂直防渗工程 6.3 场底防渗层修复 6.4 堆体内渗沥液抽排 6.5 地下水收集与处理
2024-12-4 11:55
6.1 一般规定
6.1.1 当地下水受到填埋场污染时,填埋场封场工程应采取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6.1.2 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可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确定地下水污染的原因、程度,有针对性地从下列方案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控制措施: 1 在垃圾堆体周边设置垂直防渗; 2 在垃圾堆体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设置垂直防渗; 3 在垃圾堆体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的下游设置垂直防渗,并在垂直防渗设施内侧(靠垃圾堆体一侧
2024-12-4 11:55
6.2 垂直防渗工程
6.2.1 垂直防渗总体方案应根据垃圾堆体周边地下不透水层深度、不透水层上部各地质构造层特性及垃圾堆体周边地面设施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2.2 当垃圾堆体周边10m以内存在建(构)筑物,且填埋气体存在地下迁移的可能时,在建(构)筑物与垃圾堆体之间应设置地下垂直防渗墙。6.2.3 垂直防渗工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 176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6.
2024-12-4 11:55
6.3 场底防渗层修复
6.3.1 当检测到填埋场地下水(或膜下水)受到污染时,应对场底防渗层进行破损检测,有条件的可进行防渗层渗漏位置探测。6.3.2 当探测到填埋场场底防渗层渗漏位置时,可实施防渗层修复。6.3.3 防渗层修复方案应根据破损状况、垃圾深度、场底地质条件、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条文说明6.3.1 场底防渗层破损检测是判断防渗层破损程度和破损位置的手段,目前虽然判断破损位置还
2024-12-4 11:55
6.4 堆体内渗沥液抽排
6.4.1 对于渗沥液导排不畅造成垃圾堆体水位过高的,可采用在垃圾堆体打井抽排或布设水平盲沟导排的方式降低渗沥液水位。6.4.2 渗沥液的抽排和导排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6.4.1、6.4.2 生活垃圾中含有很多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随着渗沥液导排被慢慢聚集在渗沥液导排管外部的垃圾层里,慢慢地形成了一层淤泥层,阻挡了垃圾渗沥液向导排管里渗透,最后造成垃圾堆体内的渗沥液无法排出而滞留在垃
2024-12-4 11:55
6.5 地下水收集与处理
6.5.1 当填埋场场底地下水已被污染时,可对地下水实施截流,截流措施应考虑防止场外地下水向场内流动和防止场内地下水向场外扩散。6.5.2 地下水实施截流后应将其导出,并将其纳入渗沥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6.5.3 采用双层防渗层的填埋场,如监测到上层防渗层渗漏,应单独收集上层防渗层渗漏的水,并将其纳入渗沥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条文说明6.5.1、6.5.2 地下水的截流需要根据不同的填埋场地形和水文
2024-12-4 11:55
7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与利用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 7.3 填埋气体处理与利用
2024-12-4 11:54
7.1 一般规定
7.1.1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确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 133的有关规定。7.1.2 经监测存在填埋气体地下迁移现象时,应采取防止气体向场外迁移的工程措施。条文说明7.1.1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处理与是填埋场安全、环保的重要手段,填埋场封场以后,填埋气体的产生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填埋场封场应把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作为主体工
2024-12-4 11:54
7.2 填埋气体导排收集
7.2.1 封场前无气体导排收集设施的垃圾堆体,应设置填埋气体导排收集设施。7.2.2 可根据垃圾堆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采用垂直导排井、水平导排盲沟或井和盲沟混合式填埋气体导排系统。7.2.3 填埋气体导排井和导排盲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 133的有关规定。7.2.4 应根据封场后填埋气体产生速率逐渐降低的规律,适时调整气体导排
2024-12-4 11:54
7.3 填埋气体处理与利用
7.3.1 选择填埋气体利用方案之前,宜进行抽气试验,预测气体产生量。所选择的气体处理工艺应与气体利用方式相匹配。7.3.2 无气体利用设施的,主动导排收集的填埋气体应经火炬燃烧后排放。7.3.3 填埋气体利用方式的选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 133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7.3.1 由于填埋气体中含有一半左右的可燃气体甲烷,它既是资源又是一种温室
2024-12-4 11:54
8 渗沥液导排与处理工程
8.0.1 封场前无渗沥液导排设施或导排设施被堵的垃圾堆体,封场工程应考虑设置渗沥液导排设施,渗沥液导排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垃圾堆体上设置的渗沥液垂直导排井宜与填埋气体导排井共用,当填埋气体导排井不适于进行渗沥液导排时,可单独建设渗沥液导排井; 2 新设置的垂直导排井底部距场底渗沥液导排层的距离应保证场底防渗层的安全,并应满足控制水位低于堆体警戒水位的要求,警戒水位的确定应
2024-12-4 11:54
9 防洪与地表径流导排
9.1 填埋场及垃圾堆体防洪 9.2 垃圾堆体表面径流导排
2024-12-4 11:54
9.1 填埋场及垃圾堆体防洪
9.1.1 应对填埋场原有防洪设施进行评估校核,对填埋区外截洪沟进行洪峰流量校核时,汇水总面积应包括填埋堆体的表面面积。9.1.2 对校核后不符合防洪要求的防洪设施或防洪设施受损的应加以改造、修缮。9.1.3 原填埋场无防洪设施的,封场工程应设置防洪设施。9.1.4 填埋区周边存在滑坡风险的区域应实施护坡工程。条文说明9.1.1~9.1.3 在填埋场运行期间有可能发生场外地形变化而造成汇水面积变化
2024-12-4 11:5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0 , Processed in 0.10118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