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订阅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7.5 空气处理
7.5.1 空气的冷却应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下列处理方式: 1 循环水蒸发冷却; 2 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冷却; 3 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冷却方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冷却。7.5.2 凡与被冷却空气直接接触的水质均应符合卫生要求。空气冷却采用天然冷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的温度、硬度等符合使用要求; 2 地表水使用
2024-12-6 13:53
8 冷源与热源
8.1一般规定 8.2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8.3热 泵 8.4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8.5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8.6冷却水系统 8.7蓄冷与蓄热 8.8区域供冷 8.9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8.10制冷机房 8.11锅炉房及换热机房
2024-12-6 13:53
8.1 一般规定
8.1.1 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途、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等,通过综合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业余热的区域,热源宜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当废热或工业余热的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 2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024-12-6 13:53
8.2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8.2.1 选择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类型时,宜按表8.2.1中的制冷量范围,经性能价格综合比较后确定。表8.2.1水冷式冷水机组选型范围8.2.2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1.1。8.2.3 冷水机组的选型应采用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CO
2024-12-6 13:53
8.3 热 泵
8.3.1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融霜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 2 冬季设计工况时机组性能系数(COP),冷热风机组不应小于1.80,冷热水机组不应小于2.00; 3 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当室外设计温度低于当地平衡点温度,或对于室内温度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空调系统,应设置辅助热源
2024-12-6 13:53
8.4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8.4.1 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时,其使用的能源种类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合理确定;在具有多种可使用能源时,宜按照以下优先顺序确定: 1 废热或工业余热; 2 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源; 3 矿物质能源优先顺序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燃油等。8.4.2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机型应根据热源参数确定。除第8.4.1条第1款、第2款和利用区域或市政集中热水为热
2024-12-6 13:53
8.5 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8.5.1 空调冷水、空调热水参数应考虑对冷热源装置、末端设备、循环水泵功率的影响等因素,并按下列原则确定: 1 采用冷水机组直接供冷时,空调冷水供水温度不宜低于5℃,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5℃;有条件时,宜适当增大供回水温差。 2 采用蓄冷空调系统时,空调冷水供水温度和供回水温差应根据蓄冷介质和蓄冷、取冷方式分别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7.6条和第8.7.7条的规定。
2024-12-6 11:59
8.6 冷却水系统
8.6.1 除使用地表水之外,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应循环使用。技术经济比较合理且条件具备时,冷却塔可作为冷源设备使用。8.6.2 以供冷为主、兼有供热需求的建筑物,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可采取措施对制冷机组的冷凝热进行回收利用。8.6.3 空调系统的冷却水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口温度宜按照机组额定工况下的要求确定,且不宜高于33℃; 2 冷却水进口最低温度应
2024-12-6 11:59
8.7 蓄冷与蓄热
8.7.1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采用蓄冷(热)系统供冷(热): 1 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或有其他用电鼓励政策时; 2 空调冷、热负荷峰值的发生时刻与电力峰值的发生时刻接近、且电网低谷时段的冷、热负荷较小时; 3 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或逐时空调冷、热负荷的峰谷差悬殊,按照峰值负荷设计装机容量的设备经常处于部分
2024-12-6 11:59
8.8 区域供冷
8.8.1 区域供冷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分布式能源站、热电厂等余热作为制冷能源。8.8.2 采用区域供冷方式时,宜采用冰蓄冷系统。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供冷时,不宜小于7℃; 2 采用冰蓄冷系统时,不应小于9℃。8.8.3 区域供冷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建设的不同阶段及用户的使用特点进行冷负荷分析,并确定同时使用系数
2024-12-6 11:59
8.9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8.9.1 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时,应优化系统配置,满足能源梯级利用的要求。8.9.2 设备配置及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 以冷、热负荷定发电量; 2 优先满足本建筑的机电系统用电。8.9.3 余热利用设备及容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余热直接回收利用的方式; 2 余热利用设备最低制冷容量,不应低于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产生的余热制冷量。条文说明
2024-12-6 11:59
8.10 制冷机房
8.10.1 制冷机房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冷机房宜设在空调负荷的中心; 2 宜设置值班室或控制室,根据使用需求也可设置维修及工具间; 3 机房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地下机房应设置机械通风,必要时设置事故通风;值班室或控制室的室内设计参数应满足工作要求; 4 机房应预留安装孔、洞及运输通道; 5 机组制冷剂安全阀泄压管应接至室外
2024-12-6 11:59
8.11 锅炉房及换热机房
8.11.1 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锅炉房(蒸汽、热水)供热的空调系统,宜设换热机房,通过换热器进行间接供热。锅炉房、换热机房应设置计量表具。8.11.2 换热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高效、紧凑、便于维护管理、使用寿命长的换热器,其类型、构造、材质与换热介质理化特性及换热系统使用要求相适应; 2 热泵空调系统,从低温热源取热时,应采用能以紧凑形式实现小温差换热的板
2024-12-6 11:59
9 检测与监控
9.1一般规定 9.2传感器和执行器 9.3供暖通风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9.4空调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9.5空调冷热源及其水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2024-12-6 11:59
9.1 一般规定
9.1.1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应设置检测与监控设备或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与监控内容可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连锁与自动保护、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具体内容和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与要求、系统类型、设备运行时间以及工艺对管理的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 系统规模大,制冷空调设备台数多且相关联各部分相距
2024-12-6 11:5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136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