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毛纺织工厂设计规范 GB51052-2014
订阅

毛纺织工厂设计规范 GB51052-2014

4.4 综合管线
4.4.1 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工艺要求、管线内介质性质、地形地质、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4.4.2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工厂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各管线之间、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应相互协调、紧凑合理。4.4.3 管线综合布置应便捷,并应减少交叉。干管应布置在负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4.4.4 地下管线管
2024-12-6 14:54
4.5 厂区道路
4.5.1 厂内道路布置应与厂外道路衔接方便,并应满足生产工艺、交通运输、安装检修、管线布置、消防及环境卫生等要求。4.5.2 厂内道路宜与主要建筑物的外墙平行。主厂房周围宜设环形车道,当设置尽端式道路时,应设回车场、道,型式及各部尺寸应按通过的车型确定。4.5.3 有货车进出的库房前场地应留有车辆停放和车辆回转用地。4.5.4 厂区道路宜采用城市型道路,道路路面宽度应根据车辆通行和人行需
2024-12-6 14:54
4.6 绿 化
4.6.1 厂区绿化应满足项目所在地的规划要求,并应根据工厂特点安排绿化用地。4.6.2 绿化树种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植物生态习性、抗污性能和苗木来源,按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厂容景观等要求选择与布置。4.6.3 厂内道路弯道及交叉口附近的绿化设置,应符合行车视距的有关规定。4.6.4 厂前区和主要出入口的绿化布置,应具有观赏及美化效果。4.6.5 树木与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最小间距及
2024-12-6 14:54
4.7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4.7.1 总平面图宜列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厂区用地面积(hm2); 2 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m2); 3 建筑系数(%); 4 容积率; 5 铁路长度(km); 6 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m2); 7 绿化用地面积(m2); 8 绿地率(%); 9 土石方工程量(m3); 10 投资强度(万元/hm2)
2024-12-6 14:54
5 建筑结构
5.1 一般规定 5.2 生产厂房 5.3 辅助用房 5.4 建筑防火、防爆 5.5 结构型式和构造
2024-12-6 14:54
5.1 一般规定
5.1.1 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应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防水、隔热、防结露、防腐蚀等要求。5.1.2 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565的有关规定。5.1.3 建筑、结构设计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5.1.4 地震区的建筑应选用规则体型,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条文
2024-12-6 14:54
5.2 生产厂房
5.2.1 生产厂房的建筑、结构形式应根据当地建设条件和其他各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选用单层、多层、气楼式厂房,无窗厂房或其他形式的厂房。非全空调的生产车间应采用自然通风和排气效果良好的建筑形式。5.2.2 厂房建筑平面和内部空间应满足工艺布置、采光、照明、通风换气等要求,并应满足设备安装操作和相关公用工程设施布置的要求。5.2.3 厂房围护结构应根据建厂地区的气象条件确定,并应满
2024-12-6 14:54
5.3 辅助用房
5.3.1 生产附属用房宜与厂房紧邻布置。5.3.2 试验室和检验室宜设置在车间南北侧辅房,成品检验间宜布置在厂房的北面,试验室宜设有恒温室、恒湿室,纺纱试验室宜设置在前、后纺车间的中间位置,化验室应安装排气装置及软水设施,拼毛打样室应在北侧采光,且应靠近染色车间。5.3.3 原毛预热室、机物料室、染化料储存室等宜靠近厂房外墙布置。5.3.4 空调室的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进风部位不宜与厕所
2024-12-6 14:54
5.4 建筑防火、防爆
5.4.1 当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工序位于同一防火分区时,该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565的有关规定。生产厂房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4.2 支撑设备的钢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565的有关规定。5.4.3 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油料,化学油剂的危险品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纺织
2024-12-6 14:54
5.5 结构型式和构造
5.5.1 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设计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 2 厂房平面布置及柱网尺寸应根据工艺设备排列及场地自然条件等综合确定; 3 厂房高度除应满足采光与通风要求外,还应满足工艺设备高度、设备安装、检修和操作所需空间,以及设备、管道吊装的安全距离要求。5.5.2 结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洗毛、染色、湿整车间可采用带
2024-12-6 14:54
6 给水、排水
6.1 一般规定 6.2 水源与水处理 6.3 水量、水质、水压 6.4 给水系统和管道敷设 6.5 消防给水系统 6.6 排水系统和管道敷设 6.7 废水预处理与回用
2024-12-6 14:54
6.1 一般规定
6.1.1 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节约水资源、一水多用的原则,并应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要求。6.1.2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与埋深,应根据地形、地质、冰冻深度、总平面布置、给水排水管道、管道材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6.1.3 给水排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根据使用性质、防火要求、抗震要求及当地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并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6.1.4 工厂应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控制新鲜水用量。
2024-12-6 14:54
6.2 水源与水处理
6.2.1 水源选择应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城镇与工业企业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要求等条件经经济比较后确定。6.2.2 水源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量、水质应满足生产、生活要求; 2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宜为90%~97%。 3 采用城镇自来水为水源时,严禁与工厂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6.2.3 水源水质无法直接满足生产、生活要求时,应采取
2024-12-6 14:54
6.3 水量、水质、水压
6.3.1 给水用水量应根据工厂工艺用水量、软化水用水量、空调用水量、生活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水景用水量、汽车冲洗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水量、消防用水量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艺用水量、软化用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确定,小时变化系数宜为1.4~2.0; 2 空调用水补水量应按空调系统的循环水量确定; 3 生活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水景用水量、
2024-12-6 14:54
6.4 给水系统和管道敷设
6.4.1 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系统设计宜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贮水池和加压设施,并应满足卫生、安全、经济、节能的要求。 2 给水系统设计应综合利用水资源,并应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宜实行分质供水;宜采用循环和重复利用给水系统。当采用梯级用水、循环用水、再生水、雨水回用时,应做好水量平衡。 3 热水供水系统应根
2024-12-6 14:5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5-16 08:30 , Processed in 0.099566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