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JGJ91-2019
订阅

科研建筑设计标准 JGJ91-2019

8.3 通 风
8.3.1 实验室送排风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工作时间大量连续使用机械排风的实验室,宜在满足人员防护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局部排风,必要时可采用全面排风。 2 设机械进排风的实验室建筑应进行风平衡及热平衡的分析计算,排风量较大时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间歇使用的排风系统且排风量不大于2次/h换气时,可设置有组织的自然进风。在供暖地区,冬季应由建筑物的供暖系统补充自然进风的耗热量。
2024-12-5 11:11
8.4 空气调节
8.4.1 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应尽可能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基数、洁净度、使用班次和消声要求等相近的实验室宜相邻布置。 8.4.2 在不影响科学实验工作的条件下,宜采取局部工艺措施和局部区域的空气调节替代全室性的空气调节。当室外气象条件及科学实验要求允许时,可尽量利用自然通风方式替代全室性的空气调节。 8.4.3 当建筑规模较小或使用比较分散,设集中空气调节不合理时,可采取分散式空气调节系统。 8
2024-12-5 11:11
9 建筑电气
9.1 一般规定 9.2 供配电 9.3 照 明 9.4 接 地 9.5 智能化
2024-12-5 11:11
9.1 一般规定
9.1.1 对辐射干扰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应与潜在的电磁干扰源贴近布置。 9.1.2 对人体可能产生伤害的实验区应设监测和警示信号。 9.1.3 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实验室,电气设计应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9.1.4 科研建筑电气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2024-12-5 11:11
9.2 供配电
9.2.1 科研建筑的用电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的有关规定。 9.2.2 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用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 9.2.3 供配电系统应预留适当的备用容量及扩展的条件。 9.2.4 变电站站址应避开对电磁干扰敏感的实验室。当有困难时,可采取屏蔽措施。 9.2.5 实验室负荷可与其他负荷共用变压器。但对
2024-12-5 11:11
9.3 照 明
9.3.1 科研实验用房,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标准应符合表9.3.1的规定。 9.3.2 科研建筑用房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按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确定,其数值不宜小于0.6,计量室、测量室不宜小于0.7。 9.3.3 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时,非实验区和走道的照度不宜低于实验区照度的1/3。 9.3.4 采用一般照明加局部照明时,一般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面总照度的1/3,且不宜低于100lx。 9.
2024-12-5 11:11
9.4 接 地
9.4.1 科研建筑按具体要求,可设置实验室工作接地、供电电源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静电接地、实验室特殊防护接地及防雷接地。 9.4.2 实验室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按实验仪器、设备的具体要求确定,当无特殊要求时,不宜大于4Ω。供电电源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实验室特殊防护接地电阻值按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2024-12-5 11:11
9.5 智能化
9.5.1 科研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的规定。 9.5.2 科研建筑应设置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根据需要可设置内网、外网及相应的数据中心机房。 2 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的有关规定,应满足科研实验、办公、展示、教学、试验的需求和语音、数据、图像等信
2024-12-5 11:11
10 气体管道
10.1 一般规定 10.2 管道、阀门和附件 10.3 管道连接 10.4 安全技术 10.5 气源站及气瓶库
2024-12-5 11:11
10.1 一般规定
10.1.1 本章适用于氢气、氧气、氮气、氩气、甲烷、乙炔、压缩空气、真空、混合气体等室内气体管道的设计。 10.1.2 气体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和《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等相关规定。 10.1.3 各种气源宜采用集中供应方式,气源站宜为独立建筑。 10.1.4 特种气体
2024-12-5 11:11
10.2 管道、阀门和附件
10.2.1 管道材料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气体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应采用不锈钢管。 2 气体纯度小于99.99%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热镀锌无缝钢管。 3 高纯气体管道与附件连接的密封垫应采用有色金属、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氟橡胶材料。 4 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不锈钢管。 10.2.2 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段宜采用金属软管。当采用非金属软管时,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聚
2024-12-5 11:11
10.3 管道连接
10.3.1 气体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用螺纹连接。高纯气体管道应采用承插焊接。 10.3.2 气体管道与设备、阀门及其他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丝扣填料应采用聚四氟乙烯带。
2024-12-5 11:10
10.4 安全技术
10.4.1 气体管道设计的安全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组)用可燃气体设备的支管和放空管上应设置阻火器等安全控制装置。 2 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应设置报警装置。 3 气瓶应放在主体建筑物之外的气瓶存放间。对日用气量不超过一瓶的气体,室内可放置一个该种气体的气瓶,但气瓶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4 气瓶存放间应有不小于3次/h换气的通风措施。 5 可燃气体存放
2024-12-5 11:10
10.5 气源站及气瓶库
10.5.1 氧气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单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如与其他建(构)筑物毗连,其毗连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无门、窗、洞的防火墙,该氧气气源站至少应设一个直通室外的门。氧气供应源给水排水、照明、电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的有关规定。 10.5.2 氮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气体供应源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内。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
2024-12-5 11:1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2024-12-5 11:1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024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