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10(2024年版)
订阅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10(2024年版)

3.9 结构材料与施工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 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
2024-12-6 10:17
3.10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3.10.1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和附属设施的功能要求、投资规模、震后的损失、社会影响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与论证。3.10.2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可行性,选定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性能目标。建筑的性能目标,宜采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的建筑性能状态要求进行表征,包括对应于不同地震动
2024-12-6 10:17
3.11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3.11.1 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的大型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条文说明3.11.1 2001规范提出了在建筑物内设置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要求。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是发展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科学的必要手段,我国过去限于基建资金,发展不快,这次在规范中予以规定,以促进其发展。
2024-12-6 10:17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4.4 桩基
2024-12-6 10:17
4.1 场地
4.1.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4.1.1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表4.1.1 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4.1.2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4.1.3 土层剪切波速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3个。 2. 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
2024-12-6 10:16
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2.1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 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砌体房屋; 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 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
2024-12-6 10:16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4.3.1 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4.3.2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注:本条饱
2024-12-6 10:16
4.4 桩基
4.4.1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1 6度~8度时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和框架-抗震墙房屋; 3)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
2024-12-6 10:16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5.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5.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5.4 截面抗震验算5.5 抗震变形验算
2024-12-6 10:16
5.1 一般规定
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
2024-12-6 10:16
5.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2.1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各楼层可仅取一个自由度,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2.1):表5.2.1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5.2.2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1 结构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2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
2024-12-6 10:16
5.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5.3.1 9度时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3.1);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可按各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并宜乘以增大系数1.5。 图5.3.1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简图5.3.2 跨度、长度小于本规范第5.1.2条第5款规定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的屋架、屋盖横梁及托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竖向
2024-12-6 10:16
5.4 截面抗震验算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注:本标准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5.4.2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表5.4.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5.4.3 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 条文说明 本节基本同89规范,仅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以下简称《统一标准
2024-12-6 10:16
5.5 抗震变形验算
5.5.1 表5.5.1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表5.5.1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5.5.2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
2024-12-6 10:16
6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 一般规定6.2 计算要点6.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4 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6 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6.7 筒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2024-12-6 10:1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158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