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91-2010
订阅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591-2010

附录B 施工检查记录表
2024-12-4 11:29
附录C 施工验收记录表
C.0.1 分项验收应按表C.0.1记录。
2024-12-4 11:29
附录D 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
D.1 原 理D.2 光度计法D.3 粒子计数器法D.4 检漏气溶胶的发生
2024-12-4 11:29
D.1 原理
D.1.1 对送、排(回)风高效空气过滤器的现场检漏,应采用扫描法在过滤器与安装框架接触面、过滤器边框与滤纸接触面以及其全部滤芯出风面上进行。D.1.2 扫描法可分为有光度计法和光学粒子计数器法。检漏应优先选用粒子计数器法。D.1.3 光度计法可用于最大穿透率大于等于0.001%的过滤器检漏,应采用多分散的检漏气溶胶,其质量中值直径为0.5μm~0.7μm,几何标准偏差约为1.7
2024-12-4 11:29
D.2 光度计法
D.2.1 被检漏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D.2.2 在同一送风面上安有多台过滤器时,在结构上允许的情况下,宜用每次只暴露1台过滤器的方法进行测定。D.2.3 当几台或全部过滤器必须同时暴露在气溶胶中时,为了对所有过滤器造成均匀混合,宜在风机吸入端或这些过滤器前方支干管中引入检漏用气溶胶,并立即在受检过滤器的正前方测定上风侧浓度。D.2.4 对于高效过滤
2024-12-4 11:29
D.3 粒子计数器法
D.3.1 被检漏过滤器必须已测过风量,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D.3.2 当用检漏气溶胶检漏时,检漏方法与光度计法相同。D.3.3 高效过滤器上游浓度及采样流率应符合表D.3.3的规定。如上游浓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适当措施。增加上游浓度。当用大气尘检漏时,可采用短路新风机组或对每一台高效过滤器进风面用气泵引入室外空气等方法。采样流率为2.83L/min时,采样口面积宜为1
2024-12-4 11:29
D.4 检漏气溶胶的发生
D.4.1 气溶胶物质可按以下原则选择:用于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试验的气溶胶可为液态,也可以为固态。常用的气溶胶物质包括:DEHS/DES/DOS(癸二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矿物油;石蜡油;PSL(聚苯乙烯乳胶球);大气尘溶胶。D.4.2 多分散气溶胶可按以下方法发生:采用laskin喷嘴来发生液态测试气溶胶(图D.4.2)。可使用挡板形式惯性分离器等方式回收粒径较大的颗粒,进
2024-12-4 11:29
附录E 洁净室综合性能检验方法
E.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E.2 静压差的检测E.3 单向流洁净室截面风速不均匀度的检测E.4 微粒计数浓度的检测E.5 温湿度的检测E.6 噪声的检测E.7 照度的检测E.8 悬浮微生物的检测E.9 表面导静电性能的检测E.10 微振的检测E.11 自净时间的检测E.12 气流的检测E.13 甲醛浓度检测E.14 氨浓度检测E.15 臭氧浓度检测E.16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2024-12-4 11:29
E.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
E.1.1 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净化空调各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E.1.2 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E.1.3 测定室内微风速仪器的最小刻度或读数不应大于0.02m/s,一般可用热球式风速仪,需要测出分速度时,应采用超声波三维风速计。E.1.4 对于单
2024-12-4 11:29
E.2 静压差的检测
E.2.1 静压差的测定应在所有房间的门关闭时进行,有排风时,应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并宜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相邻相通房间的压差,直至测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室外环境(或向室外开口的房间)之间的压差。E.2.2 对于洁净度5级或优于5级的单向流洁净室,还应测定在门开启状态下,离门口0.6m处的室内侧工作面高度的粒子数。E.2.3 有不可关闭的开口与邻室相通的洁净室,还应测定开口处
2024-12-4 11:29
E.3 单向流洁净室截面风速不均匀度的检测
E.3.1 测定截面、测点数和测定仪器应符合E.1.3条和E.1.4条的规定。测定截面也可按规定高度确定。E.3.2 测定风速宜用测定架固定风速仪,不得不手持风速仪测定时,手臂应伸直至最长位置,使人体远离测头。
2024-12-4 11:29
E.4 微粒计数浓度的检测
E.4.1 室内检测人员应控制在最低数量,不宜超过2人,面积超过100m2又需快速完成测定任务时,可适当增加人数。人员必须穿洁净服,应位于测点下风侧并远离测点,动作要轻,保持静止。E.4.2 0.1μm至5μm微粒的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 当采用光学粒子计数器(OPC)测定0.1μm至5m的微粒计数浓度时,应按本规范第16.4.5条第1款给出的公式计算空气洁净度级别。粒子计
2024-12-4 11:29
E.5 温湿度的检测
E.5.1 无恒温恒湿要求的温湿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之前,空调净化系统应已连续运行至少8h。2 温度的检测可采用玻璃温度计、数字式温湿度计;湿度的检测可采用通风式干湿球温度计、数字式温湿度计、电容式湿度检测仪或露点传感器等。根据温湿度的波动范围,应选择足够精度的测试仪表。温度检测仪表的最小刻度不宜高于0.4℃,湿度检测仪表的最小刻度不宜高于2%。测点为房间中间
2024-12-4 11:29
E.6 噪声的检测
E.6.1 一般情况下可只检测A声级的噪声,必要时可采用带倍频程分析仪的声级仪,按中心频率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的倍频程检测,测点附近lm内不应有反射物。声级计的最小刻度不宜低于0.2dB(A)。E.6.2 测点距地面高1.1m。面积在15m2以下的洁净室,可只测室中心1点,15m2以上的洁净室除中心1点外,应再测对角4点,距侧墙各1m,测点朝
2024-12-4 11:29
E.7 照度的检测
E.7.1 室内照度的检测应为测定除局部照明之外的一般照明的照度。E.7.2 室内照度的检测可采用便携式照度计,照度计的最小刻度不应大于2lx。E.7.3 室内照度必须在室温趋于稳定之后进行,并且荧光灯已有100h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燃15min以上,白炽灯已有10h以上的使用期,检测前已点燃5min以上。E.7.4 测点距地面高0.8m,按1m~2m间距布点,30m2以内的房间测点距
2024-12-4 11:2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52 , Processed in 0.10203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