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订阅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JGJ 3-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88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3-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2024-12-6 09:46
1 总则
1.0.1 为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结构(包括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
2024-12-6 09:46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条文说明本章是根据标准编制要求增加的内容。 “高层建筑”大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而定义,国际、国内的定义不尽相同。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多在10层以上;我国不同标准中有不同的定义。本规程主要是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并与国家有关标准基本协调。 本规程中的“剪力墙(shear wall)”,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2024-12-6 09:46
2.1 术语
2.1.1 高层建筑 tall building,high-rise building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2.1.2 房屋高度 building height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2.1.3 框架结构 frame structure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
2024-12-6 09:46
2.2 符号
2.2.1 材料力学性能 C20——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mm2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fck、fc——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tk、ft——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yk—&
2024-12-6 09:46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材料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4 结构平面布置 3.5 结构竖向布置 3.6 楼盖结构 3.7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3.8 构件承载力设计 3.9 抗震等级 3.10 特一级构件设计规定 3.11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3.12 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
2024-12-6 09:46
3.1 一般规定
3.1.1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3.1.2 抗震设计的高层混凝土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注:本规程中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中特殊设防类、重
2024-12-6 09:46
3.2 材料
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
2024-12-6 09:46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3.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区分为A级和B级。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1的规定,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2的规定。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 3.3.2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3.3.2的规定。条文说明3.3.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
2024-12-6 09:46
3.4 结构平面布置
3.4.1 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3.4.2 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形状。3.4.3 抗震设计的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3.4.3),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3 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
2024-12-6 09:46
3.5 结构竖向布置
3.5.1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3.5.2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变化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1可按式(3.5.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3.5.3 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
2024-12-6 09:46
3.6 楼盖结构
3.6.1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3.6.2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时,8、9度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6、7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无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板,板端搁置在梁上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2 预制板板端宜预留胡子筋,其长度不宜小
2024-12-6 09:46
3.7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3.7.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3.7.2 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的水平位移应按本规程第4章规定的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第5章规定的弹性方法计算。3.7.3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u/h宜符合下列规定:1 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2024-12-6 09:46
3.8 构件承载力设计
3.8.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γ0Sd≤Rd (3.8.1-1) 地震设计状况 Sd≤Rd/γRE (3.8.1-2)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 Sd——作用组
2024-12-6 09:46
3.9 抗震等级
3.9.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
2024-12-6 09:4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6:06 , Processed in 0.105603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