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JGJ255-2012
订阅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JGJ255-2012

3.10 其他材料
3.10.1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工程接缝部位采用的聚乙烯泡沫棒填充衬垫材料的密度不应大于37kg/m³。3.10.2 防水卷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的规定,宜采用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等卷材,其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2mm。3.10.3 采光顶用天篷帘、软卷帘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用遮阳天篷帘》JG/T 252和《建筑用遮阳软卷帘》
2024-12-4 08:53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4.3 排水设计 4.4 防雷、防火与通风 4.5 节能设计 4.6 光伏系统设计
2024-12-4 08:53
4.1 一般规定
4.1.1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外观设计、使用年限等要求,经过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其造型、结构形式、面板材料和五金附件,并能方便制作、安装、维修和保养。4.1.2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4.1.3 光伏采光顶与光伏金属屋面的设计应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太阳能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光伏系统的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应满足光伏系统设计
2024-12-4 08:53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4.2.1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的物理性能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体形、功能以及建筑物所在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条件进行设计。4.2.2 采光顶、金属屋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光顶、金属屋面的所受荷载与作用应符合本规程第5.3和5.4节的相关规定。 2 在自重作用下,面板支承构件的挠度宜小于其跨距的1/500,玻璃面板挠度不超过长边的1/120。 3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支承构
2024-12-4 08:53
4.3 排水设计
4.3.1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的防水等级、防水设防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的规定。屋面排水系统应能及时地将雨水排至雨水管道或室外。4.3.2 排水系统总排水能力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物屋面,其设计重现期宜为10年;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屋面,其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和溢流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不
2024-12-4 08:53
4.4 防雷、防火与通风
4.4.1 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有关规定。4.4.2 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的防雷系统应可靠连接。当采光顶未处于主体结构防雷保护范围时,应在采光顶的尖顶部位、屋脊部位、檐口部位设避雷带,并与其金属框架形成可靠连接;金属屋面可按要求设置接闪器,可采用面板作为接闪器,并与金属框架、主体结构可靠连接。连接部位应清
2024-12-4 08:53
4.5 节能设计
4.5.1 有热工性能要求时,公共建筑金属屋面的传热系数和采光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5.1-1的规定,居住建筑金属屋面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5.1-2的规定。表4.5.1-1 公共建筑金属屋面传热系数和采光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限值表4.5.1-2 居住建筑金属屋面传热系数限值条文说明4.5.1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针对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屋面透明部
2024-12-4 08:53
4.6 光伏系统设计
4.6.1 光伏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的相关规定。4.6.2 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电网条件、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确定光伏系统类型,可选择并网光伏系统或独立光伏系统。4.6.3 光伏系统宜由光伏方阵、光伏接线箱、逆变器、蓄电池及其充电控制装置(限于带有储能装置系统)、电能表和显示电能相关参数仪表等组成。4.6.4 光伏组件应具有带电
2024-12-4 08:53
5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材料力学性能 5.3 作用 5.4 作用组合
2024-12-4 08:53
5.1 一般规定
5.1.1 采光顶和金属屋面应按围护结构进行设计,并应具有规定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变形协调能力,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5.1.2 采光顶、金属屋面的面板和直接连接面板的支承结构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25年;间接支承屋面板的主要支承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与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同。5.1.3 直接连接面板的支承结构,其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
2024-12-4 08:53
5.2 材料力学性能
5.2.1 热轧钢材、冷成型薄壁型钢材料强度设计值及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采用。5.2.2 不锈钢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可取其屈服强度σ0.2。不锈钢抗拉强度设计值fts1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除以1.15后采用;其抗剪强度设计值fvs1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sk1的一半采用。5.2.
2024-12-4 08:53
5.3 作用
5.3.1 采光顶和金属屋面风荷载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面板、直接连接面板的屋面支承构件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2 跨度大、形状或风荷载环境复杂的采光顶、金属屋面,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 3 风荷载负压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正压标准值不应小于0.5kN/㎡。5.3.2 采光顶和金属屋面的雪荷载、施工检修
2024-12-4 08:53
5.4 作用组合
5.4.1 面板及与其直接相连接的结构构件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当作用和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其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地震作用组合效应时,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永久重力荷载效应标准值;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取值
2024-12-4 08:53
6 面板及支承构件设计
6.1 框支承玻璃面板 6.2 点支承玻璃面板 6.3 聚碳酸酯板 6.4 金属平板 6.5 压型金属板 6.6 支承结构设计 6.7 硅酮结构密封胶
2024-12-4 08:52
6.1 框支承玻璃面板
6.1.1 采光顶用框支承玻璃面板单片玻璃厚度和中空玻璃的单片厚度不应小于6mm,夹层玻璃的单片厚度不宜小于5mm。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各片玻璃厚度相差不宜大于3mm。6.1.2 框支承用夹层玻璃可采用平板玻璃、半钢化玻璃或钢化玻璃。6.1.3 框支承玻璃面板的边缘应进行精磨处理。边缘倒棱不宜小于0.5mm。6.1.4 玻璃面板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进行热应力、热
2024-12-4 08:52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0:44 , Processed in 0.10296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