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已废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订阅

【已废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9.7 除氟
I 一般规定9.7.1 当原水氟化物含量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的规定时,应进行除氟。9.7.2 饮用水除氟可采用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除氟工艺一般适用于原水含氟量 1~10mg/L 、含盐量小于 10000mg/L 、悬浮物小于 5mg/L 、水温 5~30℃。9.7.3 除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泥渣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
2024-12-5 09:40
9.8 消毒
Ⅰ 一般规定9.8.1 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 9.8.2 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原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消毒剂来源、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可能、净水处理工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采用氯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也可采用上述方法的组合。9.8.3 消毒剂投加点应根据原水水质、工艺流程和消毒方法等,并适当考虑水质变化的可能确定,可在过滤后单独投加,也可在工艺流程中多点投
2024-12-5 09:40
9.9 臭氧净水
I 一般规定9.9.1 臭氧净水设施的设计应包括气源装置、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气体输送管道、臭氧接触池以及臭氧尾气消除装置。9.9.2 臭氧投加位置应根据净水工艺不同的目的确定:1 以去除溶解性铁和锰、色度、藻类,改善臭味以及混凝条件,减少三氯甲烷前驱物为目的的预臭氧,宜设置在混凝沉淀(澄清)之前;2 以氧化难分解有机物、灭活病毒和消毒或与其后续生物氧化处理设施相结合为目的的后臭氧,宜设置在过滤之前
2024-12-5 09:40
9.10 活性炭吸附
Ⅰ 一般规定9.10.1 活性炭吸附或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宜用于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某些有机、有毒物质含量或色、臭、味等感官指标仍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的净水处理。9.10.2 炭吸附池的进水浊度应小于 1 NTU 。9.10.3 活性炭吸附池的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炭吸附池的运行经验确定。9.10.4 活性炭应具有吸附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和再生后性能恢复好等特性。
2024-12-5 09:40
9.11 水质稳定处理
9.11.1 原水与供水的水质稳定处理,宜分别按各自的水质根据饱和指数 IL。和稳定指数 IR综合考虑确定。当 IL> 0.4 和 IR< 6 时,应通过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其酸化处理工艺;当 IL<-1.0 和 IR> 9 时,宜加碱处理。碱剂的品种及用量,应根据试验资料或相似水质条件的水厂运行经验确定。可采用石灰、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侵蚀性二氧化碳浓度高于 15mg/L 时,可采用曝气法去除
2024-12-5 09:40
10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
10.1 一般规定10.2 工艺流程10.3 调节10.4 浓缩10.5 脱水10.6 泥饼处置和利用
2024-12-5 09:40
10.1 一般规定
10.1.1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应包括沉淀池 ( 澄清池 ) 排泥水、气浮池浮渣和滤池反冲洗废水等。10.1.2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后排入河道、沟渠等天然水体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 。10.1.3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应按满足全年 75%~95%日数的完全处理要求确定。10.1.4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的干泥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 = (K1C0+
2024-12-5 09:40
10.2 工艺流程
10.2.1 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水厂所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净水工艺确定,由调节、浓缩、脱水及泥饼处置四道工序或其中部分工序组成。10.2.2 调节、浓缩、脱水及泥饼处置各工序的工艺流程选择 ( 包括前处理方式 ) 应根据总体工艺流程及各水厂的具体条件确定。10.2.3 当水厂排泥水送往厂外处理时,水厂内应设调节工序,将排泥水匀质、匀量送出。10.2.4 当沉淀池排泥水平均含固率大于 3
2024-12-5 09:40
10.3 调节
Ⅰ 一般规定 10.3.1 排泥水处理系统的排水池和排泥池宜采用分建;但当排泥水送往厂外处理,且不考虑废水回用,或排泥水处理系统规模较小时,可采用合建。10.3.2 调节池 ( 排水池、排泥池 ) 出流流量应尽可能均匀、连续。10.3.3 当调节池对入流流量进行匀质、匀量时,池内应设扰流设施;当只进行量的调节时,池内应分别设沉泥和上清液取出设施。10.3.4 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废水宜采用重
2024-12-5 09:40
10.4 浓缩
10.4.1 排泥水浓缩宜采用重力浓缩,当采用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0.4.2 浓缩后泥水的含固率应满足选用脱水机械的进机浓度要求,且不低于 2%。10.4.3 重力浓缩池宜采用圆形或方形辐流式浓缩池,当占地面积受限制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斜板 ( 管 ) 浓缩池。10.4.4 重力浓缩池面积可按固体通量计算,并按液面负荷校核。10.4.5 固体通量、液面负荷宜通过
2024-12-5 09:40
10.5 脱水
Ⅰ 一般规定 10.5.1 泥渣脱水宜采用机械脱水,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干化场。10.5.2 脱水机械的选型应根据浓缩后泥水的性质、最终处置对脱水泥饼的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可采用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对于一些易于脱水的泥水,也可采用带式压滤机。10.5.3 脱水机的产率及对进机含固率的要求宜通过试验或按相同机型、相似排泥水性质的运行经验确定,并应考虑低温对脱水机产率的不利影响。10.5
2024-12-5 09:40
10.6 泥饼处置和利用
10.6.1 脱水后的泥饼处置可用作地面填埋或其他有效利用方式。有条件时,应尽可能有效利用。10.6.2 泥饼处置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和相关标准。10.6.3 当采用填埋方式处置时,渗滤液不得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体造成污染。10.6.4 当填埋场规划在远期有其他用途时,填埋泥饼的性状不得有碍远期规划用途。10.6.5 有条件时,泥饼可送往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与垃圾混合填埋。如果采用单独填埋,泥饼填
2024-12-5 09:40
11 检测与控制
11.1 一般规定11.2 在线检测11.3 控制11.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2024-12-5 09:40
11.1 一般规定
11.1.1 给水工程检测与控制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特点、净水构筑物组成、生产管理运行要求等确定。11.1.2 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置应提高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便于运行,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11.1.3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及规划要求。条文说明11.1.1 给水工程检测与控制涉及内容很广,原规范无此章节,此次修编增列本章。本章内容主要是规定一些检测与控制的
2024-12-5 09:40
11.2 在线检测
11.2.1 地下水取水时,应检测水源井水位、出水流量及压力。当井群采用遥测、遥讯、遥控系统时,还应检测深井泵工作状态、工作电流、电压与功率。11.2.2 地表水取水时,应检测水位、压力、流量,并根据需要检测原水水质参数。11.2.3 输水工程的检测项目应视输水距离、输水方式及相关条件确定。长距离输水时应检测输水起末端流量、压力,必要时可增加检测点。11.2.4 水厂进水应检测水压 ( 水位 )
2024-12-5 09:4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28 , Processed in 0.09925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