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TB10100-2018(2024年版)
订阅

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TB10100-2018(2024年版)

7 结构
7.1 一般规定7.2 荷载与作用7.3 材料7.4 特殊结构7.5 地下车站结构7.6 基础7.7 深基坑7.8 雨棚与站台墙7.9 其他
2024-12-6 09:53
7.1 一般规定
7.1.1 结构设计应采用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结构体系。7.1.2 地下车站、“桥一建”合一车站中承轨层及其下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其他铁路客站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50年。7.1.3 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和结构安全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车站、“桥一建”合一车站、跨线高架站房、最高聚集人数为6000人及以上的站
2024-12-6 09:53
7.2 荷载与作用
7.2.1 永久荷载与作用应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和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自重,土压力,静水压力和水浮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基础变位产生的作用,预加应力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设计的荷载。7.2.2 可变荷载应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设备荷载、积灰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均匀温度、梯度温度,严寒及寒冷地区冻胀力)、列车相关荷载、汽车荷载、活载引起的土侧压力、人群荷载、流水压力、
2024-12-6 09:53
7.3 材料
7.3.1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久性按50年设计的主体结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2 耐久性按100年设计的主体结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3 承轨层及其下部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7.3.2 钢
2024-12-6 09:53
7.4 特殊结构
7.4.1“桥一建”合一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承轨层及其下部结构构件应同时符合铁路桥梁与民用建筑相关标准的规定。 2 对于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的客运铁路正线、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货运铁路正线及运行双层集装箱列车、重载列车的线路,不宜采用“桥一建”合一结构。 3 结构应按空间体系进行整体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特殊
2024-12-6 09:53
7.5 地下车站结构
7.5.1 地下车站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应根据站址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7.5.2 地下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除应满足铁路建筑限界要求外,尚应计入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轨行区范围内还应计算空气动力学的影响。7.5.3 地下车站结构应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设计,并按勘察单位提供的抗浮水位进行抗浮稳定性检算。7.5.4 地下车站结构形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形式应与所采用的
2024-12-6 09:53
7.6 基础
7.6.1 基础应结合建筑场地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特点、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进行设计,并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控制要求。7.6.2 采空区、不良地质、抗震不利等地段的结构基础,应采取可靠措施避免地基失稳。7.6.3 基础设计应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7.6.4 与铁路客站结构分离的独立桥梁与相邻结构共用基础,应进行整体基础沉降和沉降差计算分析,满足列车运行对变形的要求。7.
2024-12-6 09:53
7.7 深基坑
7.7.1 铁路客站深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铁路客站与城市轨道交通、市政配套工程相结合时,应统筹考虑基坑方案,并宜将基坑与结构、基础结合设计。 2 基坑安全等级和技术标准应综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站房总体工程筹划、既有线过渡方案、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3 支护结构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及验算要求。 4 基坑应根据支护结构正常使用和周边环
2024-12-6 09:53
7.8 雨棚与站台墙
7.8.1 站台立柱雨棚的结构选型应根据其建筑形式及所处环境等因素确定。高风压、沿海、酸雨等地区的雨棚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7.8.2 有承轨层结构的铁路客站,承轨层上的站台层与承轨层外的站台墙之间的沉降差不应影响正常使用,可采取地基处理、设置过渡段、临时虚铺等控制沉降差的措施;有软土等不良地质的铁路客站站台墙应结合路基设计进行地基处理。7.8.3 站台立柱雨棚的基础应与站台梁、路基挡墙、地道等结
2024-12-6 09:53
7.9 其他
7.9.1 临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计入施工误差和结构变形后,必须满足铁路建筑限界的要求。7.9.2 既有铁路客站改建时,功能变化区域的既有结构应进行可靠性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后续使用要求和使用年限确定改建设计方案。7.9.3“桥一建”合一车站站台层、高架候车层、旅客天桥桥面舒适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当跨越正线时,应考虑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和风压对结构舒适度的影响。7.9.4
2024-12-6 09:53
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8.1 一般规定8.2 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8.3 供暖8.4 通风8.5 空气调节8.6 其他
2024-12-6 09:53
8.1 一般规定
8.1.1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方案应根据铁路客站站房建筑规模、周边环境、当地能源条件和国家节能减排及环保政策等综合确定。8.1.2 铁路客站站房设备区空气调节系统应独立设置;公共区与办公区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8.1.3 供暖、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和输配系统的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宜采用国家1级能效等级的产品和设备。条文说明8.1.2 对于使用时间、负荷需求不一致的空气调节区域,如采用集中空气调
2024-12-6 09:53
8.2 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
8.2.1 铁路客站站房各主要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8.2.2 铁路客站站房各主要房间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表8.2.2的规定。8.2.3 铁路客站站房采用通风系统时,公共区夏季室内空气计算温度不宜大于室外空气通风计算温度5℃,且不应大于30℃。8.2.4 铁路客站站房内各主要房间空气调节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8.2.4的规定。8.2.5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现
2024-12-6 09:53
8.3 供暖
8.3.1 铁路客站站房冬季供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d的地区,铁路客站站房应设置供暖设施,并宜采用集中供暖。 2 有供暖需求的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可采用局部供暖。8.3.2 铁路客站站房热负荷计算应结合门斗及旅客流线确定。8.3.3 严寒、寒冷地区铁路客站站房的售票厅、集散厅、候车区(厅、室)宜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8.3.4 严
2024-12-6 09:53
8.4 通风
8.4.1 铁路客站站房的候车室、售票厅等房间宜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辅助设置机械通风;公共厕所应设置机械通风。其换气次数宜符合表8.4.1的规定。8.4.2 无外窗办公用房应设置机械通风。8.4.3 铁路客站站房内采用机械通风消除余热的电气房屋应设自动温控风机。8.4.4 铁路客站站房内公共区域的餐饮操作间应设独立通风系统。8.4.5 铁路客站站房厕所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
2024-12-6 09:5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9 01:44 , Processed in 0.23392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