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TB10100-2018(2024年版)
订阅

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TB10100-2018(2024年版)

5.5 其他服务设施
5.5.1 问询处、综合服务台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集散厅或候车区。5.5.2 铁路客站站房应根据车站规模和旅客进站、出站流线设置站内商业设施。小型铁路客站站内商业规模宜为铁路客站站房建筑面积的2%~4%,中型铁路客站站内商业规模宜为铁路客站站房建筑面积的4%~8%,特大型、大型铁路客站站内商业规模宜为铁路客站站房建筑面积的8%~10%。有商业发展潜力的车站亦可根据需要确定商业规模。站内商业设施的设置应
2024-12-6 09:53
5.6 客运作业及附属用房
5.6.1 客运作业用房宜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客运值班室、检补票室、公安值班室、综控(广播)室、上水工室、卸污工室、开水间、安检室及与运营有关的其他房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补票室应设在候车区(厅、室)、出站口、检票口附近,其使用面积应根据最大班人数按不小于2㎡/人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10㎡。存放票款、票据的检补票室应有防盗设施。 2 上水工室和卸污工室应分别设置,其使用面积应根据最
2024-12-6 09:53
5.7 行包用房
5.7.1 客货共线铁路客站宜设置行李托取处,特大型、大型铁路客站的行李托运和提取应根据旅客进站、出站流线分开设置;中型铁路客站的行李托运处与提取处可合设;小型铁路客站可设行李托取点。5.7.2 办理行包业务的铁路客站应设置行包通道,特大型、大型铁路客站的行包库宜与跨越线路的行包地道相连。办理高铁快运业务的特大型、大型客站应设置综合物流通道,中型客站宜设置综合物流通道或货运电梯。综合物流通道和货运
2024-12-6 09:53
5.8 空间环境
5.8.1 铁路客站站房内空间应通透、开敞、明亮,尺度应满足不同空间功能需求。5.8.2 铁路客站站房主要空间设计应具有视觉引导作用,方便旅客识别与疏散。5.8.3 铁路客站站房建筑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污染物控制等室内环境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8.4 铁路客站站房公共区宜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采光设计应采取减少炫光的措施。5.8.5 铁路客站站房室内声学设计应符合下列
2024-12-6 09:53
5.9 内部装修与构造
5.9.1 铁路客站站房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建筑形式相协调。 2 安全、耐用、经济,便于检修和维护。 3 采用防火、防腐、环保、易清洁的材料。 4 导向标志、商业广告、消防等设施,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强弱电等终端设备应与室内装修结合设计、统筹布置。商业广告不应干扰铁路客站站房内各种标志的布置。 5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
2024-12-6 09:53
5.10 建筑幕墙与金属屋面
5.10.1 铁路客站幕墙设计应遵循安全、实用、美观的原则,并应便于制作、安装和维护。5.10.2 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易受撞击的幕墙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撞设施。5.10.3 铁路线路上方外墙不宜装设石材和玻璃幕墙。必需装设时,应在幕墙下方设挑檐、防冲击棚等防护设施。5.10.4 旅客主要通道上方及铁路线路上方严禁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且不应采用倒挂(贴)石材、面砖等材料。5.10.5
2024-12-6 09:53
5.11 建筑节能
5.11.1 铁路客站站房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 10016等有关标准的规定。5.11.2 铁路客站站房应根据热环境分区确定能源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输送距离。5.11.3 铁路客站站房主要功能区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天然采光系数面积比不宜小于60%,并应按式(5.11.3)计算:5.11.4 铁路客站站房
2024-12-6 09:53
5.12 口岸站
5.12.1 口岸站应设铁路客站和口岸查验设施。5.12.2 口岸站站房及客运服务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口岸站站房及客运服务设施应按出入境和境内分别设置。出入境与境内共用旅客通道时,应设置出入境旅客与境内旅客分开或隔离的设施。 2 出入境候车室可按多室设置。 3 出入境候车室及行包托运处的设置应符合查验机构监管要求。5.12.3 口岸查验设施应包括边防、海关、检验检疫设施,查
2024-12-6 09:53
5.13 地下车站
5.13.1 地下车站总体布局应根据城市规划、线路敷设方式、周边环境及城市景观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5.13.2 地下车站设计在满足功能及客流需求的同时,应采用保证乘降安全和管理方便的通风、照明、卫生、防水、防灾等措施。5.13.3 地下车站建筑面积应包含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并宜按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分别计列。5.13.4 地下车站公共区、办公区和设备
2024-12-6 09:53
6 客运服务设施
6.1 站台、雨棚6.2 跨线设施6.3 检票口6.4 电梯与自动扶梯6.5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2024-12-6 09:53
6.1 站台、雨棚
6.1.1 铁路客站站台长度、宽度、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 10099的规定。6.1.2 站台出入口或建筑物边缘至靠线路侧旅客站台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3.0m,困难条件下,中、小型站不应小于2.5m;改建既有站侧净距不应小于2.0m。6.1.3 旅客站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台应采用刚性防滑地面,并应满足通行车辆的荷载要求。 2 站台地面横坡不应大于1%
2024-12-6 09:53
6.2 跨线设施
6.2.1 旅客进站、出站通道设置应根据旅客流量、铁路客站站房功能布局及进出站流线等情况综合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 10099的有关规定。6.2.2 旅客进站、出站通道宽度和高度应计算确定,且净宽和净高应符合表6.2.2的规定。6.2.3 旅客天桥、地道通向站台出入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旅客天桥、地道通向站台宜设双向出入口。高速铁路和客货共线铁路旅客站
2024-12-6 09:53
6.3 检票口
6.3.1 进站、出站检票口设置数量应根据旅客流量、检票口通过能力、候检时间等因素计算确定。6.3.2 设置自动检票机的铁路客站,每组自动检票机旁应设人工检票口。6.3.3 进站检票口与直对的疏散门或通向站台楼梯踏步的距离不宜小于4m,与自动扶梯工作点的距离不宜小于7m。出站检票口与直对的疏散门或楼梯踏步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与自动扶梯工作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m。地下车站出站检票口与出入口通道边缘的距
2024-12-6 09:53
6.4 电梯与自动扶梯
6.4.1 旅客进站、出站通道上宜设置电梯、自动扶梯。水平换乘距离大于300m的换乘通道宜设置自动人行道,自动人行道倾角不应大于12°。6.4.2 室外运行的自动扶梯宜设顶棚和围护设施,电梯、自动扶梯应设置排水设施。6.4.3 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并应具有变频调速功能。自动扶梯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旅客进站、出站通道上的自动扶梯,与楼梯并排设置时,倾角宜采用23.2&
2024-12-6 09:53
6.5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6.5.1 铁路客站应设置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向系统应设置在车站广场、站房、站台、天桥、地道、城市通廊等部位。 2 导向系统可采用静态或动态标志。 3 导向系统的设置应安全、规范、系统、醒目、连续、易于辨识。 4 不同功能的导向系统应互相区别和易于辨识,当受空间条件限制时应满足主要功能要求。 5 导向系统应与市政导向系统协调并衔接。 6
2024-12-6 09:53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44 , Processed in 0.11967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