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 CJJ/T314-2022
订阅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标准 CJJ/T314-2022

10.5 信号
Ⅰ 一般规定10.5.1 信号系统应由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控制设备组成,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10.5.2 信号系统包括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车辆基地信号系统、集中维护支持(MSS)系统。10.5.3 信号系统的信息安全应按3级保护要求设计,应具有数据审计、防范病毒入侵、防黑客攻击等功能,并应在正式运营前通过等级保护测评。10.5.4 信号系统应按行车最大能
2024-12-4 16:46
10.6 自动售检票
10.6.1 票务系统应满足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票务清分及票务网络化运营管理的需求。10.6.2 对于快慢车等不同开行方式,系统设计应满足不同服务标准的收费要求。10.6.3 系统宜实现乘客一次进出闸检票、单程票乘客一次购票的付费区换乘。10.6.4 系统设计安全防护等级不应低于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第二级。
2024-12-4 16:46
10.7 综合监控
10.7.1 综合监控系统应采用集成和互联方式构成。10.7.2 综合监控系统应集成或互联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ATS)系统,应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10.7.3 换乘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宜按信息共享原则设置。10.7.4 在控制中心和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应进行模式控制、时间表控制和群组控制;安全联锁应由各系统控制层完成。10.7.5 综合监控宜采用模块化设计。10.7.6 综合监控宜
2024-12-4 16:46
10.8 火灾自动报警
10.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采用中央和车站两级监控管理模式,控制中心应监控和管理全线的火灾报警信息。10.8.2 无人值守的中间风井及其区间变电所应按火灾自动确认方式设计。10.8.3 车站、车辆基地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全线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10.8.4 列车火灾信息应上传至控制中心且应在中央控制室显示。
2024-12-4 16:46
10.9 环境与设备监控
10.9.1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应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并应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10.9.2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应实现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内部运营环境调节和控制。10.9.3 系统应遵循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检测控制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10.9.4 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应进行产品和系统计量标定。
2024-12-4 16:46
10.10 乘客信息
10.10.1 乘客信息系统应分层分级建设,宜按线网编播中心、线路中心、车站及车载控制显示的网络架构设置。10.10.2 乘客信息系统线网编播中心应具有获取外部信息、处理系统内数据、控制系统设备、编辑生成播出版式、制定播放优先等级、播出信息统计分析、提供系统安全机制的功能;线路中心系统宜具备线网编播中心同等功能并接收线网编播中心信息。10.10.3 车站系统应能执行控制中心中央级系统的命令,车站子
2024-12-4 16:46
10.11 门禁
10.11.1 门禁系统设置应与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相适应,门禁系统构成、功能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的规定。10.11.2 控制中心、车站、车辆基地、主变电站等重要设施的通道、系统和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应设置门禁点。
2024-12-4 16:46
10.12 屏蔽门
10.12.1 地下车站屏蔽门的结构应能承受人的挤压和活塞风荷载的作用,应满足越行列车过站时的风荷载要求。10.12.2 屏蔽门应具有在站台侧或轨道侧手动打开或关闭每一扇滑动门的功能。10.12.3 屏蔽门应设置应急门,应急门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列车编组数;屏蔽门两端应设置工作人员专用工作门。应急门和工作门不宜受屏蔽门系统的控制。
2024-12-4 16:46
10.13 控制中心
10.13.1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应建立控制中心(OCC)。10.13.2 控制中心宜设置为独立建筑;当与轨道交通工程其他建筑合建时,应设独立的进出口通道,并应确保控制中心用房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条文说明10.13.2 关于控制中心设置相对独立的进出口,主要应确保控制中心用房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2024-12-4 16:46
11 车辆基地
11.1 一般规定 11.2 检修工艺
2024-12-4 16:46
11.1 一般规定
11.1.1 车辆基地应包括运用库、检修厂房、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的生活设施。11.1.2 车辆基地的选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用地面积应满足功能和布置的要求,并应具有远期发展余地,应便于城市电力、给水排水、燃气管线引入及城市道路的连接,宜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宜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11.1.3 车辆基地设计应对所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环
2024-12-4 16:46
11.2 检修工艺
11.2.1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辆段宜分为大、架修段和定修段。大、架修段应承担车辆的大修和架修及定修、三月检、双周检、列检作业;定修段应承担车辆的定修及三月检、双周检、列检作业;停车场应承担列检和停车作业。11.2.2 车辆检修宜采用日常维修和定期维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车辆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的修程和周期应根据车辆技术条件、车辆质量和既有车辆基地的检修经验确定。车辆检修修程和检修周期宜符合表11.2
2024-12-4 16:46
12 防灾
12.0.1 一条线路、一座换乘车站及其相邻区间应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设计。12.0.2 经行车计算同时有两列以上列车运行的长大区间隧道,宜设置中间风井和直通地面的疏散检修避险通道。12.0.3 列车头部宜采用不设端门的流线型车头,轨道道床面宜为无障碍通道。地下线和高架线段宜设置侧向疏散通道。12.0.4 出入口通道的输送能力应与车站内楼梯和自动扶梯输送能力匹配,不得影响紧急情况下人员从站厅疏散
2024-12-4 16:46
13 环境保护
13.1 一般规定 13.2 生态环境保护 13.3 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 13.4 废水、污水、废气污染防治 13.5 其他
2024-12-4 16:46
13.1 一般规定
13.1.1 环境保护设计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遵循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避免或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环保措施应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13.1.2 选线、选址应与城市、区镇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应按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和线位布局,综合比选敷设方式及线路埋深。13.1.3 线位、站位、风亭、冷却塔、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选线选址,应结
2024-12-4 16:46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5 , Processed in 0.09997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