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14
订阅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14

4.7 管道水工保护
4.7.1 管道通过以下地段时应设置水工保护设施: 1 采用开挖方式穿越河流、沟渠段; 2 顺坡敷设和沿横坡敷设段; 3 通过田坎、地坎段; 4 通过不稳定边坡和危岩段。4.7.2 管道的水工保护设计应依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4.7.3 河流、沟渠穿越地段的水工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
2024-12-6 10:10
5 管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设计
5.1 载荷和作用力 5.2 许用应力5.3 材 料5.4 输油管道管壁厚度计算及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5.5 管道的强度校核5.6 管道的刚度和稳定
2024-12-6 10:10
5.1 载荷和作用力
5.1.1 输油管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应根据管道敷设形式、所处环境和运行条件,按下列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载荷、可变载荷和偶然载荷的组合后进行设计: 1 永久载荷: 1)输送油品的内压力; 2)钢管及其附件、防腐层、保温层、结构附件的自重; 3)输送油品的重量; 4)横向和竖向的土压力; 5)管道介质静压力和水浮
2024-12-6 10:10
5.2 许用应力
5.2.1 输油管道直管段的许用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路段管道的许用应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σ]——许用应力(MPa); K——设计系数,输送原油、成品油管道除穿跨越管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的规定取值外,输油站外
2024-12-6 10:10
5.3 材料
5.3.1 输油管道所采用的钢管、管道附件的材质选择应根据设计压力、温度和所输介质的物理性质,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的钢管和钢材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焊性。5.3.2 输油管道线路用钢管应采用管线钢,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的有关规定;输油站内的工艺管道应优先采用管线钢,也可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规定的钢
2024-12-6 10:10
5.4 输油管道管壁厚度计算及管道附件的结构设计
5.4.1 输油管道直管段的钢管管壁厚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δ——直管段钢管计算壁厚(mm); P——设计内压力(MPa); D——钢管外直径(mm); [σ]——钢管许用应力(MPa),应按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选用。5
2024-12-6 10:10
5.5 管道的强度校核
5.5.1 输油管道应计算由设计内压力、外部载荷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并应使其小于管道、管道附件及所连接设备的安全承受能力。5.5.2 穿越管段的强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的有关规定。5.5.3 埋地输油管道的直管段和轴向变形受限制的地上管段的轴向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σa——由于内压和温度变化产生的轴向应
2024-12-6 10:10
5.6 管道的刚度和稳定
5.6.1 管道的刚度应满足钢管运输、管道施工和运行时的要求。钢管的外直径与壁厚的比值不宜大于100。5.6.2 穿越公路的无套管管段、穿越用的套管,以及埋深较大的管段,均应按无内压状态验算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其水平方向直径的变形量不应大于钢管外径的3%。变形量应按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计算确定。5.6.3 加热输送的埋地管道应验算其轴向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热输送的埋地管道轴向力应
2024-12-6 10:10
6 输油站
6.1 站场选址和总平面布置6.2 站场工艺流程6.3 原油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6.4 成品油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6.5 液化石油气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6.6 站内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6.7 站场供配电6.8 站场供、排水及消防6.9 供热、通风及空气调节6.10 仪表及控制系统
2024-12-6 10:10
6.1 站场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6.1.1 站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场选址应合理利用土地,并应结合当地城乡建设规划。 2 站址宜选定在地势平缓、开阔、具有较好的工程、气象、水文、地质条件,且交通、供电、供水、排水及职工生活社会依托均较方便的地方;应保持与附近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铁路、公路等的安全间距要求。 3 站场位置选定应结合管道线路走向,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站场内应有足够的生产及施工操作场地;并行
2024-12-6 10:10
6.2 站场工艺流程
6.2.1 输油首站工艺流程宜具有收油、储存、增压正输(加热)、发送清管器、站内循环、计量的功能。 6.2.2 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间泵站工艺流程宜具有增压正输、压力越站、全越站、接收和发送清管器或清管器越站的功能; 2 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宜具有增压正输、加热正输、压力越站、热力越站、全越站、接收和发送清管器或清管器越站的功能; 3 中间热站工艺流
2024-12-6 10:10
6.3 原油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
6.3.1 原油储罐宜选用浮顶油罐。6.3.2 输油站储罐设置应满足管道安全运行的需求,储罐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油首站、注入站及末站设置的储油罐数量每站不宜少于3座,储油罐总容量不应小于按下式计算的储罐总容量:式中:V——输油站原油储罐总容量(m3); G——输油站原油年总运转量(t); ρ&
2024-12-6 10:10
6.4 成品油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
6.4.1 储存汽油、石脑油、煤油、溶剂油、航空煤油、喷气燃料油应选用内浮顶罐;闪点低于45℃的柴油宜选用内浮顶罐,闪点高于45℃的柴油、重油等可选用固定顶油罐。6.4.2 顺序输送管道首站、注入站的储罐容量应满足批次输送的罐容要求,储罐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油首站、注入站满足批次组织要求的储罐容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V——每批次、每种油品或每种牌号油品所需
2024-12-6 10:10
6.5 液化石油气管道站场工艺及设备
6.5.1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常温下,应选用卧式金属储罐或球形储罐; 2 管道首站、注入站、分输站、末站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V——管道首站、注入站、分输站、末站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量(m3); m——管道首站、注入站、分输站、末站液化石油气年总运转量(t); &
2024-12-6 10:10
6.6 站内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与保温
6.6.1 站内地面钢质管道和金属设施应采用防腐层进行腐蚀防护。6.6.2 站内地下钢质管道的防腐层应为加强级或特加强级,也可采取外防腐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方式。6.6.3 地面储罐的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质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93的有关规定。6.6.4 保温管道的钢管外壁及钢制设备外壁均应进行防腐,保温层外应设防护层。埋地管道及钢制设备的保温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024-12-6 10:10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4 , Processed in 0.09815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