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GB50013-2018
订阅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GB50013-2018

6.6 泵房布置
6.6.1 泵房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当一侧布置有操作柜时,其净宽不宜小于2.0m。6.6.2 泵房内的架空管道,不得阻碍通道和跨越电气设备。6.6.3 泵房地面层的净高,除应考虑通风、采光等条件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吊架时,净高不应小于3.0m; 2 吊起设备的底部与其吊运所跨越物体顶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3 桁架式起重机最高点与屋
2024-12-5 16:44
7 输配水
7.1 一般规定 7.2 水力计算 7.3 长距离输水 7.4 管道布置和敷设 7.5 管渠材料及附属设施 7.6 调蓄构筑物
2024-12-5 16:44
7.1 一般规定
7.1.1 输配水管(渠)线路的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 沿现有或规划道路敷设、缩短管线的长度,避开毒害物污染区以及地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构造处; 2 减少拆迁、少占良田、少毁植被、保护环境; 3 施工、维护方便,节省造价,运行安全可靠; 4 在规划和建有城市综合管廊的区域,优先将输配水管道纳人管廊。7.1.2 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
2024-12-5 16:44
7.2 水力计算
7.2.1 管(渠)道总水头损失宜按下式计算:7.2.2 管(渠)道沿程水头损失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塑料管及采用塑料内衬的管道: 2 混凝土管(渠)及采用水泥沙浆内衬管道: 3 输配水管道: △(当量粗糙度)、n(粗糙系数)、Ch(海曾-威廉系数)3个摩阻系数,可采用水力物理模型试验检测相关参数值,再进行推算获得;没有试验值时,可根据管道的管材种类,按本标准附录A表A.
2024-12-5 16:44
7.3 长距离输水
7.3.1 管(渠)线线路应在深入进行实地踏勘和线路方案比选优化后确定。7.3.2 输水系统应在保证水质安全、安全可靠和各种运行工况设计水量、水压均满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重力流、加压、调压、调蓄等输水方式的技术、经济比选优化。7.3.3 经济管径应根据投资、运行成本等采用折算成现值的动态年计算费用方法,计算比选确定。7.3.4 管道各种设计工况应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水力坡降线和工作压力。7.3.
2024-12-5 16:44
7.4 管道布置和敷设
7.4.1 输配水管道线路位置的选择应近远期结合,分期建设时预留位置应确保远期实施过程中不影响已建管道的正常运行。7.4.2 输配水管道走向与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工程协调和配合。7.4.3 地下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冰冻情况、外部荷载、管材性能、抗浮要求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7.4.4 架空或露天管道应设置空气阀、调节管道伸缩设施、保证管道整体稳定的
2024-12-5 16:44
7.5 管渠材料及附属设施
7.5.1 输配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根据管径、内压、外部荷载和管道敷设区的地形、地质、管材供应,按运行安全、耐久、减少漏损、施工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以及清水管道防止二次污染的原则,对钢管(SP)、球墨铸铁管(DI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化学建材管等经技术、经济、安全等综合分析确定。7.5.2 金属管道应考虑防腐措施。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浆衬里。金属管道外防腐宜采用环氧煤沥青、胶粘
2024-12-5 16:44
7.6 调蓄构筑物
7.6.1 单管(渠)输水系统应设置事故调蓄水池,调蓄容积应根据其他水源补充能力、管道检修或事故抢修时间、输水水质以及水质保持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调蓄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不宜小于2个,并应能单独工作和分别泄空。 输送原水时,调蓄容积不宜大于7d的输水量,并应采取防止富营养、软体动物、甲壳浮游动物滋生堵塞管道和减缓积泥的措施。输送清水时,调蓄容积不应大于1d的输水量,并应满足本标准第7.6.6条、
2024-12-5 16:44
8 水厂总体设计
8.0.1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合理布局给水系统; 2 不受洪涝灾害威胁; 3 有较好的排水和污泥处置条件; 4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5 有便于远期发展控制用地的条件; 6 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7 少拆迁,不占或少占农田; 8 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供
2024-12-5 16:44
9 水处理
9.1 一般规定 9.2 预处理 9.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 9.4 混凝、沉淀和澄清 9.5 过滤 9.6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 9.7 除氟 9.8 除砷 9.9 消毒 9.10 臭氧氧化 9.11 颗粒活性炭吸附 9.12 中空纤维微滤、超滤膜过滤 9.13 水质稳定处理
2024-12-5 16:44
9.1 一般规定
9.1.1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经过调查研究以及必要的试验验证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操作管理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9.1.2 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必须设置消毒工艺。9.1.3 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水厂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
2024-12-5 16:44
9.2 预处理
I 预沉处理9.2.1 当原水含沙量和浊度较高时,宜采取预沉处理。9.2.2 预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原水含沙量及其粒径组成、沙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地形条件采用沉沙、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9.2.3 预沉处理的设计含沙量应通过对设计典型年沙峰曲线的分析,结合避沙蓄水设施的设置条件,合理选取。9.2.4 预沉处理工艺、设计参数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CJJ
2024-12-5 16:44
9.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
9.3.1 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等,经综合比较确定。聚丙烯酰胺加注量应控制出厂水中的聚丙烯酰胺单体含量不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的限值。9.3.2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宜按最大投加量的7d~15d计算。9.3.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配应采用溶液投加方式。有条件的水厂应采
2024-12-5 16:44
9.4 混凝、沉淀和澄清
I 一般规定9.4.1 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4.2 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应小于2个。9.4.3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均匀配水和集水。9.4.4 沉淀池积泥区和澄清池沉泥浓缩室(斗)的容积,应根据进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处理水量、加药量
2024-12-5 16:44
9.5 过滤
I 一般规定9.5.1 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抗蚀性能,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9.5.2 滤池型式应根据设计生产能力、运行管理要求、进出水水质和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等因素,结合厂址地形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5.3 滤池的分格数应根据滤池形式、生产规模、操作运行和维护检修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除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外,不得少于4格。9.5.4 滤池的单格面积应根据滤池形式
2024-12-5 16:4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10 , Processed in 0.09888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