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2016
订阅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2016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Code for thermal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GB 50176-201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6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2024-12-4 15:30
1 总则
1.0.1 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1.0.3 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2024-12-4 15:30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2.2 符号
2024-12-4 15:30
2.1术语
2.1.1 建筑热工 building thermal engineering 研究建筑室外气候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室内外热湿作用对围护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筑设计改善室内热环境方法的学科。2.1.2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分隔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建筑部件。2.1.3 热桥 thermal bridge 围护结构中
2024-12-4 15:30
2.2 符号
2.2.1 通用符号: A——面积; C——宽度; c——比热容; CDD26——以26℃为基准的空调度日数; d≤5——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d≥25——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
2024-12-4 15:30
3 热工计算基本参数和方法
3.1室外气象参数3.2室外计算参数3.3室内计算参数3.4基本计算方法
2024-12-4 15:29
3.1 室外气象参数
3.1.1 最冷、最热月平均温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冷月平均温度tmin·m应为累年一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2 最热月平均温度tmax·m应为累年七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3.1.2 采暖、空调度日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度日数HDD18应为历年采暖度日数的平均值; 2 空调度日数CDD26应为历年空调度日数的平均值。
2024-12-4 15:29
3.2 室外计算参数
3.2.1 冬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应为累年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温度; 2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e·min应为历年最低日平均温度中的最小值。3.2.2 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te应按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值的不同,依据表3.2.2的规定取值。表3.2.2 冬季室外热工计算温度3.2.3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
2024-12-4 15:29
3.3 室内计算参数
3.3.1 冬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温度:采暖房间应取18℃,非采暖房间应取12℃; 2 相对湿度:一般房间应取30%~60%。3.3.2 夏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非空调房间:空气温度平均值应取室外空气温度平均值+1.5K、温度波幅应取室外空气温度波幅—1.5K,并将其逐时化; 2 空调房间:空气温度应取26℃
2024-12-4 15:29
3.4 基本计算方法
3.4.1 单一匀质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m2·K/W); δ——材料层的厚度(m); 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本规范附录B表B.1的规定取值。3.4.2 多层匀质材料
2024-12-4 15:29
4 建筑热工设计原则
4.1 热工设计分区 4.2 保暖设计 4.3 防热设计 4.4 防潮设计
2024-12-4 15:29
4.1 热工设计分区
4.1.1 建筑热工设计区划分为两级。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指标及设计原则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可参考本规范附录A图A.0.3。表4.1.1 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指标及设计原则4.1.2 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区划指标及设计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全国主要城市的二级区属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表A.0.1的规定。表4.1.2 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区划指标及设计要求4.1.3
2024-12-4 15:29
4.2 保温设计
4.2.1 建筑外围护结构应具有抵御冬季室外气温作用和气温波动的能力,非透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应控制在本规范允许的范围内。4.2.2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冬冷地区、温和A区建筑设计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夏热冬暖A区、温和B区宜满足冬季保温要求。4.2.3 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平面和立面设计、门窗洞口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4.
2024-12-4 15:29
4.3 防热设计
4.3.1 建筑外围护结构应具有抵御夏季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综合热作用的能力。自然通风房间的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外累年日平均温度最高日的最高温度的差值,以及空调房间非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应控制在本规范允许的范围内。4.3.2 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寒冷B区建筑设计宜考虑夏季防热要求。4.3.3 建筑物防热应综合采取有利于防热的建筑总平
2024-12-4 15:29
4.4 防潮设计
4.4.1 建筑构造设计应防止水蒸气渗透进入围护结构内部,围护结构内部不应产生冷凝。4.4.2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1节的要求。4.4.3 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运行时的各种工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4.4 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结露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2节的要求。4.4.5 围护结构防潮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2024-12-4 15:29
12345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39 , Processed in 0.10212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