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订阅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6.3 日照和天然采光
6.3.1 进行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对日照的要求,应使用日照模拟软件进行日照分析。6.3.2 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房间的有效采光面积和采光系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居住建筑的公共空间宜有天然采光,其采光系数不宜低于0.5%
2024-12-6 13:54
6.4 自然通风
6.4.1 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布局、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宜对建筑室内风环境进行计算机模拟,优化自然通风系统。6.4.2 房间平面宜采取有利于形成穿堂风的布局,避免单侧通风的布局。6.4.3 严寒、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的自然通风设计应兼顾冬季防寒要求。6.4.4 外窗的位置、方向和开启方式应合理设计;外窗的开启面积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6.4.5 可采取下列措
2024-12-6 13:54
6.5 围护结构
6. 5.1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外窗的气密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6.5.2 除严寒地区外,主要功能空间的外窗夏季得热负荷较大时,该外窗应设置外遮阳设施,并应对夏季遮阳和冬季阳光利用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天窗、东西向外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6.5.3 墙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严寒、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的外墙出挑构
2024-12-6 13:54
6.6 室内声环境
6.6.1 建筑室内的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量及楼板撞击声隔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 50118的规定,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6.6.2 毗邻城市交通干道的建筑,应加强外墙、外窗、外门的隔声性能。6.6.3 下列场所的顶棚、楼面、墙面和门窗宜采取相应的吸声和隔声措施: 1 学校、医院、旅馆、办公楼建筑的走廊及
2024-12-6 13:54
6.7 室内空气质量
6.7.1 室内装修设计时宜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预评价。6.7.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必须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材料中甲醛、苯、氨、氡等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要求。6.7
2024-12-6 13:54
6.8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6.8.1 建筑设计宜遵循模数协调的原则,住宅、旅馆、学校等建筑宜进行标准化设计。6.8.2 建筑宜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或工业化部品,可选择下列构件或部品: 1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工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构件; 2 整体厨卫、单元式幕墙、装配式隔墙、多功能复合墙体、成品栏杆、雨篷等建筑部品。6.8.3 建筑宜采用现场干式作业的技术及产品;宜采用工业化的装修方式。6.8.4 用于砌筑
2024-12-6 13:54
6.9 延长建筑寿命
6.9.1 建筑体系宜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空间的变化。6.9.2 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应选用长寿命的产品,并应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使用寿命的部品组合在一起时,其构造应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6.9.3 建筑外立面应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修材料和建筑构造,并宜设置便于建筑外立面维护的设施。6.9.4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可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的规定。结构构件的
2024-12-6 13:54
7 建筑材料
7.1 一般规定 7.2 节 材 7.3 选 材
2024-12-6 13:54
7.1 一般规定
7.1.1 绿色设计应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节省材料的用量。7.1.2 严禁采用高耗能、污染超标及国家和地方限制使用或淘汰的材料。7.1.3 应选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材料。7.1.4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综合其各项指标对绿色目标的贡献与影响。设计文件中应注明与实现绿色目标有关的材料及其性能指标。条文说明7.1.1 绿色建筑设计应通过控制建筑规模、集中体量、减小体积,优化结构体系与设备系统,使用高性能及耐久
2024-12-6 13:54
7.2 节材
7.2.1 在满足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应控制建筑规模与空间体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体量宜紧凑集中; 2 宜采用较低的建筑层高。7.2.2 绿色建筑的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结构、设备与室内装修应进行一体化设计; 2 宜采用无需外加饰面层的材料; 3 应采用简约、功能化、轻量化装修。7.2.3 在保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情况下,应通过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材
2024-12-6 13:54
7.3 选材
7.3.1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材料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 2 宜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3 应充分利用建筑施工、既有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尚可继续利用的材料; 4 宜采用速生的材料及其制品;采用木结构时,宜选用速生木材制作的高强复合材料; 5 宜选用本地的建筑材料。7.3.2 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资源的消耗量
2024-12-6 13:54
8 给水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8.3 供水系统 8.4 节水措施
2024-12-6 13:54
8.1 一般规定
8.1.1 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水资源规划方案应包括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的内容。8.1.2 设有生活热水系统的建筑,宜优先采用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等作为热源,并合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条文说明8.1.1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中,方案设计阶段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的要求是作为控制项提出的。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区
2024-12-6 13:54
8.2 非传统水源利用
8.2.1 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冲厕用水等不与人体接触的生活用水,宜采用市政再生水、雨水、建筑中水等非传统水源,且应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有条件时应优先使用市政再生水。8.2.2 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 供水管道应设计涂色或标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2024-12-6 13:54
8.3 供水系统
8.3.1 供水系统应节水、节能,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合理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大于0.45MPa; 2 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建筑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8.3.2 热水用水量较小且用水点分散时,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用水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时,应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并应设置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
2024-12-6 13:54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20 , Processed in 0.10033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