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订阅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Code for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JGJ/T 229-201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 10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06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29-2010
2024-12-6 13:55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1.0.3 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
2024-12-6 13:55
2 术语
2.0.1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2.0.2 被动措施 passive techniques 直接利用阳光、风力、气温、湿度、地形、植物等现场自然条件,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
2024-12-6 13:55
3 基本规定
3.0.1 绿色设计应综合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3.0.2 绿色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室内设计、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应紧密配合。3.0.3 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3.0
2024-12-6 13:55
4 绿色设计策划
4.1 一般规定 4.2 策划内容
2024-12-6 13:55
4.1 一般规定
4.1.1 绿色设计策划应明确绿色建筑的项目定位、建设目标及对应的技术策略、增量成本与效益,并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书。 4.1.2 绿色设计策划宜采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条文说明4.1.1 绿色设计策划的目的是指明绿色设计的方向,预见并提出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建筑设计的内容,将总体规划思想科学地贯彻到设计中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绿色设计策划的成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方案设计策略的选择
2024-12-6 13:55
4.2 策划内容
4.2.1 绿色设计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前期调研; 2 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 3 绿色设计方案; 4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4.2.2 前期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调研:包括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条件等; 2 市场调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 3
2024-12-6 13:55
5 场地与室外环境
5.1 一般规定 5.2 场地要求 5.3 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2024-12-6 13:55
5.1 一般规定
5.1.1 场地的规划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5.1.2 场地规划与设计应通过协调场地开发强度和场地资源,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与可持续运营的要求。5.1.3 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并应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5.1.4 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优化建筑布局并进行场地环境生态补偿。条文说明5.1.2 场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市政基础设施
2024-12-6 13:54
5.2 场地要求
5.2.1 建筑场地应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或废弃地。5.2.2 城市已开发用地或废弃地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原有的工业用地、垃圾填埋场等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的场地,应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与再利用评估; 2 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评估和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采取场地改造或土壤改良等措施; 3 改造或改良后的场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5.2.3 宜选择具备良好市政基础设
2024-12-6 13:54
5.3 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3.1 场地规划与设计时应对场地内外的自然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查与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当需要进行地形改造时,应采取合理的改良措施,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 2 应保护和利用地表水体,禁止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并应采取措施,保持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 3 应调查场地内表层土壤质量,妥善回收、保存
2024-12-6 13:54
5.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5.4.1 场地光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合理地进行场地和道路照明设计,室外照明不应对居住建筑外窗产生直射光线,场地和道路照明不得有直射光射入空中,地面反射光的眩光限值宜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 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与选材应合理,并应有效避免光污染。5.4.2 场地风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规划布局应营造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气流
2024-12-6 13:54
6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6.1 一般规定 6.2 空间合理利用 6.3 日照和天然采光 6.4 自然通风 6.5 围护结构 6.6 室内声环境 6.7 室内空气质量 6.8 工业化建筑产品应用 6.9 延长建筑寿命
2024-12-6 13:54
6.1 一般规定
6.1.1 建筑设计应按照被动措施优先的原则,优化建筑形体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6.1.2 根据所在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建筑宜采用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当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宜采取补偿措施。6.1.3 建筑形体设计应根据周围环境、场地条件和建筑布局,综合考虑场地内外建筑日照、自然通风与噪声
2024-12-6 13:54
6.2 空间合理利用
6.2.1 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倡建筑空间与设施的共享。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宜减少交通等辅助空间的面积,并宜避免不必要的高大空间。6.2.2 建筑设计应根据功能变化的预期需求,选择适宜的开间和层高。6.2.3 建筑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充分利用外部自然条件,并宜将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自然通风和视野的位置,住宅卧室、医院病房、旅馆客房等空间布置应避免视线干扰。6
2024-12-6 13:54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1:23 , Processed in 0.098504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