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订阅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4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
2024-12-6 15:48
1 总则
1.0.1 为使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构)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错误运行,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1.0.3 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
2024-12-6 15:48
2 术语
2.0.1 对地闪击 lightning flash to earth 雷云与大地(含地上的突出物)之间的一次或多次放电。2.0.2 雷击 lightning stroke 对地闪击中的一次放电。2.0.3 雷击点 point of strike 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上的那一点。一次闪击可能有多个雷击点。2.0.4 雷电流 lightning current 流经雷击点
2024-12-6 15:48
3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3.0.1 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3.0.2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
2024-12-6 15:48
4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1 基本规定 4.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5 其他防雷措施
2024-12-6 15:48
4.1 基本规定
4.1.1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0.3条第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1.2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1)建筑物金属体。 2)金属装置。
2024-12-6 15:48
4.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装设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或网。架空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2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下列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1)当有管帽时应按表4.2.1的规定确定。 2)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
2024-12-6 15:48
4.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3.1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
2024-12-6 15:48
4.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4.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
2024-12-6 15:48
4.5 其他防雷措施
4.5.1 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部分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
2024-12-6 15:48
5 防雷装置
5.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 5.2 接闪器 5.3 引下线 5.4 接地装置
2024-12-6 15:48
5.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
5.1.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及其应用条件,宜符合表5.1.1的规定。 注:1 敷设于黏土或潮湿土壤中的镀锌钢可能受到腐蚀; 2 在沿海地区,敷设于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宜延伸进入土壤中; 3 不得在地中采用铅。5.1.2 防雷等电位连接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1.2的规定。连接单台或多台Ⅰ级分类试验或D1类电涌保护器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尚应按
2024-12-6 15:48
5.2 接闪器
5.2.1 接闪器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注:① 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度为1μm; ② 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²、扁钢至少32.4g/m²; ③ 仅应用于接闪杆。当应用于机械应力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mm、最长1m的接闪杆,并增加固定;
2024-12-6 15:48
5.3 引下线
5.3.1 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按本规范表5.2.1的规定取值。5.3.2 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本规范表5.2.6的规定。5.3.3 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 当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5.2.9条的规定。 利用建筑构件内钢
2024-12-6 15:48
5.4 接地装置
5.4.1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应符合表5.4.1的规定。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接地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和第4.4.5条的规定。 注:1 热镀锌钢的镀锌层应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²、扁钢至少32.4g/m²; 2 热镀锌之前螺纹应先加工好; 3 不同截面的型钢,其截面不小于290mm&su
2024-12-6 15:48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5:39 , Processed in 0.10983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