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订阅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6 防雷击电磁脉冲
6.1 基本规定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4 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2024-12-6 15:48
6.1 基本规定
6.1.1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6.1.2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条文说明6.
2024-12-6 15:48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6.2.1 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A区。 2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仍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B区。 3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0B区
2024-12-6 15:48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1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宜联合采取下列措施: 1 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应除外。 2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
2024-12-6 15:48
6.4 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4.1 复杂的电气和电子系统中,除在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LPZ0A或LPZ0B进入LPZ1区,按本规范第4章要求安装电涌保护器外,在其后的配电和信号线路上应按本规范第6.4.4~6.4.8条确定是否选择和安装与其协调配合好的电涌保护器。6.4.2 两栋定为LPZ1区的独立建筑物用电气线路或信号线路的屏蔽电缆或穿钢管的无屏蔽线路连接时,屏蔽层流过的分雷电流在其上所产生的电压降不应对线路和所接设
2024-12-6 15:48
附录A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A.0.1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k——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
2024-12-6 15:48
附录B 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
B.0.1 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应为其易受雷击的部位(图B.0.1)。B.0.2 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应为其易受雷击的部位(图B.0.2)。B.0.3 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应为其易受雷击的部位(图B.0.3)。B.0.4 对图B.0.2和图B.0.3,在屋脊有接闪带的情况下,当屋檐处于屋脊接闪带的保护范围内时
2024-12-6 15:48
附录C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C.0.1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接地装置各支线的长度取值小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e,或者有支线大于le而取其等于le时的工频接地电阻(Ω); A——换算系数,其值宜按图C.0.1确定; Ri——所要求的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
2024-12-6 15:48
附录D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D.0.1 单支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图D.0.1): 1 当接闪杆高度h小于或等于hr时: 1)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2)以杆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 3)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弧线与杆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弧线到地面为其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为一个对称的锥体。 4)接闪杆在
2024-12-6 15:48
附录E 分流系数kc
E.0.1 单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0.66,也可按本规范图E.0.4计算确定;图E.0.1(c)适用于引下线根数n不少于3根,当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0.44。注:1 S为空气中间隔距离,lx为引下线从计算点到等电位连接点的长度; 2 本图适用于环形接地体。也适用于各引下线设独自的接地体且各独自接
2024-12-6 15:47
附录F 雷电流
F.0.1 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见图F.0.1-1,其参量应按表F.0.1-1~表F.0.1-4的规定取值。雷击参数的定义应符合图F.0.1-2的规定。 注:1 短时雷击电流波头的平均陡度(average steepness of the front of short stroke current)是在时间间隔(t2-t1)内电流的平均变化率,即用该时间间隔的起点电流与末
2024-12-6 15:47
附录G 环路中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G.0.1 格栅形屏蔽建筑物附近遭雷击时,在LPZ1区内环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图G.0.1)在LPZ1区,其开路最大感应电压宜按下式计算:式中:Uoc/max——环路开路最大感应电压(V); μ0——真空的磁导系数,其值等于4π×10-7(Vs)/(Am);
2024-12-6 15:47
附录H 电缆从户外进入户内的屏蔽层截面积
H.0.1 在屏蔽线路从室外LPZOA或LPZOB区进入LPZ1区的情况下,线路屏蔽层的截面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c——线路屏蔽层的截面(mm²); If——流入屏蔽层的雷电流(kA),按本规范式(4.2.4-7)计算,计算中的雷电流按本规范表F.0.1-1的规定取值; ρc—&m
2024-12-6 15:47
附录J 电涌保护器
2024-12-6 15:47
J.1 用于电气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J.1.1 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不应小于表J.1.1所规定的最小值;在电涌保护器安装处的供电电压偏差超过所规定的10%以及谐波使电压幅值加大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提高表J.1.1所规定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小值。 注:1 标有①的值是故障下最坏的情况,所以不需计及15%的允许误差。 2 U0是低压系统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即相电压220V。
2024-12-6 15:47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12 , Processed in 0.101338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