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2009
订阅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200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JGJ 116-200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40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为建筑工程行
2024-12-6 10:18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使现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做到抗震安全、经济、合理、有效、实用,制定本规程。 注:抗震安全,指加固后的现有建筑在预期的后续使用年限内能够达到不低于其抗震鉴定的设防目标。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建筑的设计及施工。 古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
2024-12-6 10:18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2.2 符号
2024-12-6 10:18
2.1 术语
2.1.1 现有建筑 available buildings 除古建筑、新建建筑、危险建筑以外,迄今仍在使用的既有建筑。2.1.2 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continuing seismic service life 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要重新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并完
2024-12-6 10:18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NG—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压力; Ve—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 S—结构构件地震基本组合的作用效应设计值。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f0、fk0—材料现有的强度设计值、标准值; f、fk—加固材料的强度设计值、标准值; k—加固后结构构件刚度; My
2024-12-6 10:18
3 基本规定
3.0.1 现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 2. 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3. 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 4
2024-12-6 10:18
4 地基和基础
4.0.1 本章适用于存在软弱土、液化土、明显不均匀土层的抗震不利地段上的建筑地基和基础。不利地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划分。4.0.2 抗震加固时,天然地基承载力可计入建筑长期压密的影响,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规定的方法进行验算。其中,基础底面压力设计值应按加固后的情况计算,而地基土长期压密提高系数仍按加固前取值。4.0.3 当地
2024-12-6 10:18
5 多层砌体房屋
5.1 一般规定5.2 加固方法5.3 加固设计及施工
2024-12-6 10:18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适用于砖墙体和砌块墙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5.1.2 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楼层中,自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应超过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 2. 对非刚性结构体系的房屋,应选用有利于消除不利因素的抗震加固方案;当采用加固柱或墙垛,增设支撑或支架等保持非刚性结
2024-12-6 10:18
5.2 加固方法
5.2.1 房屋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宜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1. 拆砌或增设抗震墙:对局部的强度过低的原墙体可拆除重砌;重砌和增设抗震墙的结构材料宜采用与原结构相同的砖或砌块,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2. 修补和灌浆:对已开裂的墙体,可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砌筑砂浆饱满度差且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的墙体,可用满墙灌浆加固。 修补后墙体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按原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计算;
2024-12-6 10:18
5.3 加固设计及施工
Ⅰ 水泥砂浆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5.3.1 采用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网应采用呈梅花状布置的锚筋、穿墙筋固定于墙体上;钢筋网四周应采用锚筋、插入短筋或拉结筋等与楼板、大梁、柱或墙体可靠连接;钢筋网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片与墙面的空隙不应小于5mm 。 2. 面层加固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验算时,有关构件支承长度的影响系数应作相应
2024-12-6 10:18
6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 一般规定6.2 加固方法6.3 加固设计及施工
2024-12-6 10:18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填充墙框架)、框架—抗震墙结构以及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加固,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和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B类房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的有关规定,C类房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2024-12-6 10:18
6.2 加固方法
6.2.1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体系和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1. 单向框架应加固,或改为双向框架,或采取加强楼、屋盖整体性且同时增设抗震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的措施。 2. 单跨框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在不大于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最大间距且不大于24m的间距内增设抗震墙、翼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或将对应轴线的单跨框架改为多跨框架。 3. 框架梁柱配
2024-12-6 10:18
6.3 加固设计及施工
Ⅰ 增设抗震墙或翼墙6.3.1 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翼墙加固房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且不应低于原框架柱的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墙厚不应小于140mm,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0%。对于B、C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其墙厚和配筋应符合其抗震等级的相应要求。 3. 增设抗震墙后应按框架-抗震墙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增设的混凝
2024-12-6 10:18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2:21 , Processed in 0.104171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