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50497-2019
订阅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50497-2019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excavation engineeringGB 50497-2019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 第31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
2024-12-5 16:18
1 总则
1.0.1 为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保证监测质量,提供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的依据,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对于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红黏土、冻土、盐渍土以及高灵敏性软土等特殊土和侵蚀性环境的基坑工程,尚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开展监测工作。1.0.3 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2024-12-5 16:18
2 术语
2.0.1 建筑基坑 building excavation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简称基坑。2.0.2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excavation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基坑周围可能受基坑影响的或可能影响基坑的既有建(构)筑物、设施、管线、道路、岩土体及水系等的统称。2.0.3 基坑工程监测 monitor
2024-12-5 16:18
3 基本规定
3.0.1 下列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1 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 2 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下列基坑: 1)土质基坑; 2)极软岩基坑、破碎的软岩基坑、极破碎的岩体基坑; 3)上部为土体,下部为极软岩、破碎的软岩、极破碎的岩体构成的土岩组合基坑。 3 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3.0.
2024-12-5 16:18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2 仪器监测 4.3 巡视检查
2024-12-5 16:18
4.1 一般规定
4.1.1 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进行重点观测;各监测项目的选择应利于形成互为补充、验证的监测体系。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现场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条文说明 4.1.1 基坑工程监测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各项目监测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其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例如支护
2024-12-5 16:18
4.2 仪器监测
4.2.1 土质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4.2.2 岩体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2进行选择。 4.2.3 土岩组合基坑工程应根据基坑设计安全等级、岩体质量、土岩分布、土岩结合面及地下水状况、支护形式、周边环境变形控制要求,按照本标准第4.2.1条、第4.2.2条选择监测项目,围护桩嵌岩处岩体的水平向位移宜进行监测。 4.2.4
2024-12-5 16:18
4.3 巡视检查
4.3.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支撑、围檩或腰梁是否有裂缝; 3)冠梁、围檩或腰梁的连续性,有无过大变形; 4)围檩或腰梁与围护桩的密贴性,围檩与支
2024-12-5 16:18
5 监测点布置
5.1 一般规定 5.2 基坑及支护结构 5.3 基坑周边环境
2024-12-5 16:17
5.1 一般规定
5.1.1 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监测对象受力及变形关键点和特征点上,并应满足对监测对象的监控要求。 5.1.2 监测点的布置不应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且便于监测、易于保护。 5.1.3 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监测断面上。 5.1.4 监测标志应稳固可靠、标示清晰。 条文说明 5.1.1 测点的位置
2024-12-5 16:17
5.2 基坑及支护结构
5.2.1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各侧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的部位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顶或基坑坡顶上。 5.2.2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m~60m,
2024-12-5 16:17
5.3 基坑周边环境
5.3.1 基坑边缘以外1倍~3倍的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测范围。 5.3.2 当基坑邻近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隧道、原水引水、合流污水、重要管线、重要文物和设施、近现代优秀建筑等重要保护对象时,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管理部门的技术要求。 5.3.3 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四角、
2024-12-5 16:17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6.1 一般规定 6.2 水平位移监测 6.3 竖向位移监测 6.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6.5 倾斜监测6.6 裂缝监测6.7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6.8 土压力监测6.9 孔隙水压力监测6.10 地下水位控制监测6.11 锚杆轴力监测6.12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6.13 坑底隆起监测6.14 爆破振动监测
2024-12-5 16:17
6.1 一般规定
6.1.1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监控要求、现场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仪器监测可采用现场人工监测或自动化实时监测。 6.1.2 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准点应选择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不受扰动的位置,基准点应稳定可靠; 2 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
2024-12-5 16:17
6.2 水平位移监测
6.2.1 水平位移监测包括围护墙(边坡)顶部、周边建筑、周边管线的水平位移观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活动觇牌法、视准线测小角法、激光准直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自由设站法等。 6.2.2 水平位移监测网宜进行一次布网,并宜采用假定坐标系统或建筑坐标系统。水平位移监测网可采用基准线、单导线、导线网、边角
2024-12-5 16:17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6:11 , Processed in 0.102075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