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Discuz! Board 资源 消防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订阅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8.1 无筋扩展基础
8.1.1 无筋扩展基础(图8.1.1)高度应满足下式的要求:H0≥(b-b0)/2tanα (8.1.1)式中:b——基础底面宽度(m); b0——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m); H0——基础高度(m); tanα——基础台阶宽高比b2
2024-12-6 11:19
8.2 扩展基础
8.2.1 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两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 2. 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0。 3. 扩展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小于100mm。
2024-12-6 11:19
8.3 柱下条形基础
8.3.1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2.1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大于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顶面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 2. 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0.25倍。 3. 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基础梁的平面尺寸应大于柱的平面尺寸
2024-12-6 11:19
8.4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
8.4.1 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其选型应根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8.4.2 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布置、地下结构底层平面以及荷载分布等因素按本规范第5章有关规定确定。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重合。当不能
2024-12-6 11:19
8.5 桩基础
8.5.1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竖向受压桩按桩身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8.5.2 桩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对预制桩,尚应进行运输、吊装和锤击等过程中的强度和抗裂验算。 2. 桩基础沉降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5.15
2024-12-6 11:19
8.6 岩石锚杆基础
8.6.1 岩石锚杆基础适用于直接建在基岩上的柱基,以及承受拉力或水平力较大的建筑物基础。锚杆基础应与基岩连成整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锚杆孔直径,宜取锚杆筋体直径的3倍,但不应小于一倍锚杆筋体直径加50mm。锚杆基础的构造要求,可按图8.6.1采用。 2 锚杆筋体插入上部结构的长度,应符合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 3 锚杆筋体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水泥砂浆强度不宜低于30MPa,
2024-12-6 11:19
9 基坑工程
9.1 一般规定9.2 基坑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9.3 土压力与水压力9.4 设计计算9.5 支护结构内支撑9.6 土层锚杆9.7 基坑工程逆作法9.8 岩体基坑工程9.9 地下水控制
2024-12-6 11:19
9.1 一般规定
9.1.1 岩、土质场地建(构)筑物的基坑开挖与支护,包括桩式和墙式支护、岩层或土层锚杆以及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基坑工程应符合本章的规定。9.1.2 基坑支护设计应确保岩土开挖、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并应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损害。9.1.3 基坑工程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结构体系的方案和技术经济比较; 2. 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验算; 3. 支护结构的承载力、稳定和变形计算;
2024-12-6 11:19
9.2 基坑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
9.2.1 基坑工程勘察宜在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1倍~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勘察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稳定性验算、降水或止水帷幕设计的要求。当基坑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察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关资料。9.2.2 应查明场区水文地质资料及与降水有关的参数,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高程及变化幅度; 2. 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条件及土层的渗透系数; 3. 分
2024-12-6 11:19
9.3 土压力与水压力
9.3.1 支护结构的作用效应包括下列各项: 1. 土压力; 2. 静水压力、渗流压力; 3.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的建(构)筑物荷载、地面超载、施工荷载及邻近场地施工的影响; 4. 温度变化及冻胀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内力和变形; 5. 临水支护结构尚应考虑波浪作用和水流退落时的渗流力; 6. 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时建筑物的相关荷载作用; 7. 基坑周边主干道交通
2024-12-6 11:19
9.4 设计计算
9.4.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作用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可采用简化规则,应按下式进行计算:Sd=1.25Sk (9.4.1-1)式中:Sd——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k——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2. 对于轴向受力为主的构件,Sd简化计算可按下式进行:Sd=1.35Sk (9.4.1-2)9.
2024-12-6 11:19
9.5 支护结构内支撑
9.5.1 支护结构的内支撑必须采用稳定的结构体系和连接构造,优先采用超静定内支撑结构体系,其刚度应满足变形计算要求。9.5.2 支撑结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内支撑结构应按与支护桩、墙节点处变形协调的原则进行内力与变形分析; 2. 在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作用下支撑结构的承载力和位移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支撑体系可根据不同条件按平面框架、连续梁或简支梁分析;
2024-12-6 11:19
9.6 土层锚杆
9.6.1 土层锚杆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软弱土层、不稳定土层和不良地质地段及钻孔注浆引发较大土体沉降的土层。9.6.2 锚杆杆体材料宜选用钢绞线、螺纹钢筋,当锚杆极限承载力小于400kN时,可采用HRB 335钢筋。9.6.3 锚杆布置与锚固体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锚杆锚固体上下排间距不宜小于2.5m,水平方向间距不宜小于1.5m;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m。锚杆的倾
2024-12-6 11:19
9.7 基坑工程逆作法
9.7.1 逆作法适用于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基坑工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采用全逆作法、半逆作法、部分逆作法。9.7.2 逆作法的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基坑支护的地下连续墙或排桩与地下结构侧墙、内支撑、地下结构楼盖体系一体的结构分析计算; 2. 土方开挖及外运; 3. 临时立柱做法; 4. 侧墙与支护结构的连接; 5. 立柱与底板和楼盖的连接; 6
2024-12-6 11:19
9.8 岩体基坑工程
9.8.1 岩体基坑包括岩石基坑和土岩组合基坑。基坑工程实施前应对基坑工程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岩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采取可靠的整治措施。9.8.2 岩体基坑工程设计时应分析岩体结构、软弱结构面对边坡稳定的影响。9.8.3 在岩石边坡整体稳定的条件下,可采用放坡开挖方案。岩石边坡的开挖坡度允许值,应根据当地经验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可按本地区已有稳定边坡的坡度值确定。9.8.4
2024-12-6 11:19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17 , Processed in 0.106015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